楊娟珍
摘 要: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率眾之基。黨的政治優(yōu)勢以及優(yōu)良傳統主要體現在重視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目前,黨員干部存在部分令人擔憂的問題,諸如信念偏差、信心缺乏和信仰模糊等。全面認識理想信念教育的制約因素,以科學化為視角,改革創(chuàng)新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理想信念;教育;制約因素;科學化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2-0083-02
引言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個民族奮力前行的向導,一個政黨治國理政的保障,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率眾之基。在中國共產黨發(fā)展壯大的歷程中,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黨員干部政治思想素質、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激情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在中國改革發(fā)展步入新的更高發(fā)展階段,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局勢,黨員干部的崇高理想信念也面臨著更加嚴酷的挑戰(zhàn),怎樣增強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成為目前黨的思想建設科學化無法繞開的重大課題。
一、全面認識理想信念的地位和作用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是保持奮力前行的向導。筆者認為,理想信念至少有四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1.精神支柱作用。理想信念作為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它使人有了明確的人生方向,擁有了無窮的奮斗力量,甚至能激起人們?yōu)橹I身。實現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這是引領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旗幟。正是有了這面旗幟,無數的共產黨人才有了為之奮斗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才表現出了為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堅持不懈奮斗的偉大實踐。
2.民族凝聚作用。作為凝聚民族力量的核心,共同的理想信念可以調動各民族人民精誠團結,為追求共同目標而不懈奮斗和努力。中國共產黨90多年輝煌成就的獲得,最根本的就在于黨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人民群眾的結果。中國共產黨能夠緊緊地將人民群眾和黨凝聚于此,從而不斷地壯大成長。
3.內在驅動作用。理想信念就像是一個人、一個組織的靈魂,一旦形成就會指引人們自覺地為目標而奮斗不懈。其內在的驅動作用,能激發(fā)人們的奮斗意志,使其為了理想信念藐視困難,甘于吃苦,再苦再累,也能甘之如飴,義無反顧。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p>
4.忠誠服務作用。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無數的黨員干部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作為己任,近年來,全國各地評選的年度感動人物,其中就有諸多的黨員干部,正是由于他們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可以為了人民群眾不辭勞苦甚至不惜犧牲個人。
二、目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現狀分析
堅持把思想建黨放在首位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寶貴經驗和優(yōu)良傳統。當前,總體而言,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主流趨向于向上、健康和積極,絕大多數黨員干部的精神之“鈣”沒有流失,理想信念依然堅挺。然而,新形勢下,在理想信念方面,一些黨員干部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我們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進行深刻的反思。當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種類型:
1.信仰模糊型。改革開放的飛速發(fā)展,在帶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也使一些西方社會的思潮逐漸傳入我國,各種思想魚龍混雜。特別是蘇聯解體以后,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遭受了嚴重挫折,而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自我調整,在硬實力和軟實力方面長期保持了領先優(yōu)勢,由此導致一些黨員干部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產生了疑慮和困惑,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感到懷疑,漸漸迷失了政治方向,淡漠、動搖甚至喪失了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內心做出了馬克思主義“無用”和“過時”的判斷。
2.信心不足型。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所處的轉型期,與之伴隨的許多社會問題,如貧富差距、就業(yè)壓力、醫(yī)療教育、貪污腐敗、群體性事件增多等,一些黨員干部不能正確認識這些現象,在工作中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悲觀失望心理,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動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現出“信心不足”或“失去信心”,眼中更多的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心中更多的是對未來缺乏目標和方向,所以,為人民服務的信心和干勁不足,工作缺乏激情。
3.信念偏差缺失型。少數黨員干部不能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從政為官不是想著怎樣為人民謀福利,而是把權力看作是私人謀利的工具,把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或是只顧眼睛向上,心里想著的不是怎樣服務人民,而是如何讓上級滿意。不能把自己的心思全部投入到積極的工作當中,崇尚及時行樂者有之、崇尚風水算命者有之、追求低級趣味有之……喪失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本色。
三、影響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當前,個別黨員干部所表現出的理想信念問題,雖然在黨內不是主流,但影響和危害不容小視。需要引起我們重視的是,我們黨一直重視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為什么還會產生這樣多的問題?為此,本文認為影響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國際性的信仰危機和文化迷茫加之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兩種社會制度在各個方面的差距使得我國部分黨員的理想信念陷入困惑與迷茫。2)當前,我國處在社會轉型與體制轉軌的關鍵時期,在重新調整和分配社會利益的過程中勢必產生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我國社會轉型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某些客觀的社會現象,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顯著存在滯后性;部分黨員干部的腐敗變質以及各種歪理邪說和愚昧的封建迷信思想在部分地區(qū)死灰復燃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3)目前,部分黨員在入黨時存在功利動機,將入黨作為其發(fā)展的敲門磚,并沒有科學地理解和認識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自身認知能力的局限性使得部分黨員理想信念產生動搖。4)在思想觀念上,部分黨組織重政績和經濟建設,輕視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在管理機制上,部分黨組織管理明顯滯后,沒有完善的評價監(jiān)督機制和明確的目標,導致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的影響。
四、以科學化為視角,改革創(chuàng)新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人們常說,問題所在之處,也就是答案所在之處。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須以科學化為視角,改革創(chuàng)新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應注重內容充實,在跟進理論創(chuàng)新中豐富理想信念教育內涵。實踐證明,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固守一種模式,需要緊跟時代不斷創(chuàng)新。新時期,我國處在社會轉型與體制轉軌的重要時期,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qū),社會當中的各種思想和風潮在不斷地交叉和碰撞,所以,要堅定不移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人民和武裝全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來凝聚全民族力量,用時代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和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鼓舞斗志,通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鞭策人,通過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來引領社會風尚,教育內容的充實,內涵的豐富性,能夠不斷地增強黨員干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能力,提升其思想覺悟。同時,歷史是理想信念教育最好的教材。所以,要善于依托歷史,在把握歷史基礎上深化國情教育。
2.要注重結合實際,在理論聯系實際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解答實際工作中的困惑,才能具有說服力。今后,理想信念教育在結合實際方面,一方面,應將解決黨員干部的實際問題同思想問題的解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對實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認真的分析,然后根據不同的情況解決問題,做到細致和深入,不但要合理、科學和有效的措施對黨員干部的實際工作問題和人民群眾的問題予以解決,而且也應重視對其思想上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最大限度地將現實和理想間的距離拉近,最終達到社會價值同個體自我價值的統一;另一方面,應緊密地把共產黨人崇高理想和實現現階段目標連接在一起,將貫徹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有機結合,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奮斗目標中以及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中融入個人理想的追求,做好本職工作,堅持不懈,努力奮斗,在實現理想目標的奮斗實踐過程中,堅定不移地樹立理想信念。
3.要善于形式創(chuàng)新,在思路方法創(chuàng)新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確保理想信念教育效果良好的關鍵條件是教育技巧的高超性以及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形式的創(chuàng)新性。為此應做到首先創(chuàng)新思路,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凸顯科學的思想方法,善于通過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立場對世界進行觀察,對國際難以預料和變化迅速的局勢能夠準確面對,同時應對黨員干部思想進行敏銳地觀察,做對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其次,創(chuàng)新方法和載體??刹扇【哂辛己糜行У慕逃椒ǎ鐔l(fā)式和案例式的教育,注重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同時應通過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和方法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可在傳統載體諸如課堂、會議、演講以及報告等基礎上,合理地運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短信發(fā)布、電子郵件(E-mail)、移動通訊以及數字電視等現代化傳播載體和新型話語平臺,更新傳播手段,傳播正確的信仰、理想以及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使黨員干部更加便捷地獲取相關信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4.要優(yōu)化制度機制,在完善的科學制度中確保理想信念教育常態(tài)化。培養(yǎng)正確的理想信念需要外在的要求和約束的支撐,通過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在保證理想信念教育時也離不開相應的學習制度。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和健康生活情趣的形成,更離不開必要的制度環(huán)境。因此,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體系建設,以建立健全選拔任用和監(jiān)督管理機制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實現干部工作的制度化、民主化以及科學化為目標,最大限度地形成充滿活力、能上能下、人盡其才以及廣納群賢的用人機制。完善長效的獎懲激勵和考核評估機制、黨員個人自我修養(yǎng)機制、管理和監(jiān)督機制以及教育和培訓機制,貫徹落實先進性教育活動與先進性建設的好經驗、好方法,堅持下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5.提升教育者的素質,在提升素質中擴大理想信念教育的感召力。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人員素質的高與低。為此,我們應該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較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教育者隊伍,從而深層次、進一步地提高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人員的知識水平、學歷層次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能力[1];理想信念教育者應嚴于律己,對相關學科進行廣泛地涉獵以及注重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等新知識,進一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吸引力與時代性,努力做到通過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同時應密切聯系群眾,關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滲透力;廉潔奉公、立身清正,當好標桿,以自己崇高的人格風范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作為號召、感染和影響受教育者的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1]曹詩友.論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J].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1(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