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合燕
教書,對任何一個老師來說都不陌生,但是教好書卻是讓很多老師都會頭疼起來的一件事。我是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語文課堂是一門五花八門的課堂,是一個戲臺,也是一個舞臺。很多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滿腹經(jīng)綸地向?qū)W生拋付,自認為自己講長篇大論定能吸引學生,然而恰恰相反,有的學生會聽得打瞌睡,就像教師專門為之彈奏的催眠曲一樣。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沒有投入課堂,那么這就是一堂很失敗的課堂。怎樣才能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呢?通過幾年的教學,我總結出以下經(jīng)驗。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學生是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玩的東西也不一樣。因此,成就了他們應該在豐富多彩的環(huán)境中生活。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需運用豐富的教學器材,創(chuàng)設引人注意的教學情境。很多教師在一堂課中都是采用單一的方式:一上課,就讓學生翻著幾課幾課,看著第幾自然段第幾自然段。學生一味地讀背,顯得枯燥無味。時間長了還會覺得厭煩。在我剛開始上語文課的那一學期,由于我剛踏入教學道路不久,對很多新鮮多樣的教學方式根本不了解,在課堂上就是直接進入課文,讀課文就是讀課文,講生字就是講生字,教學效果很不好。如果在導入新課和講解中,融入適當?shù)那榫尺M行教學,那就會自然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積極性提高了,大家的求知欲變強了,課堂氣氛自然就活躍起來了。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一節(jié)語文課,并不是全部學生都在聽課,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小插曲。例如在學習時,有學生在小聲講話,教師應當如何處理呢?假如大聲斥責,自尊心強的學生就會和你對著干,讓其他學生覺得老師高高在上,老師和學生之間就會形成一種壁障。那么在課堂上他就會覺得聽不聽、學不學、說不說都無所謂,自然會沉默不語,這樣課堂氣氛何來活躍呢?假如不加理會,又會不會讓學生的小錯變成大錯呢?這就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在安排其他學生學習的同時,與學生交流,聽聽學生的心里話,找找問題的所在。在交流中,讓學生認識錯誤,比教師大聲批評教育的效果更好。
三、建立新型的課堂模式
語文教師要成為學生的促進者,應當實現(xiàn)由教師的教向?qū)W生的學轉(zhuǎn)變,要求課堂上突出創(chuàng)新。當學生學好新知識,掌握新本領時,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成就感越大,學習積極性就會隨之提高,課堂氣氛也就隨之活躍起來。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的《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時,找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再編成課本劇,讓學生演繹故事,后再讓學生自評扮演情況,這樣讓學生角色扮演、角色互換,參與表演課文的生動故事,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比嚴肅的教學、枯燥的說教、教師的獨角戲更具有生動性。學生喜歡學,課堂氣氛自然變得活躍。
四、給學生發(fā)現(xiàn)的空間
尊重他們,讓他們擁有開放自如的心態(tài),教師適時加以鼓勵,這時學生定能產(chǎn)生充滿創(chuàng)造的、新的認識,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正在發(fā)生微妙的變化,他們越來越有思想,他們越來越不滿足于語文書、語文課。他們會廣泛涉獵各種書籍,知識面廣了,課堂上自然而然問題就多了、新穎了,氣氛也就活躍起來了。
五、注意朗讀方式的變化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課堂教學很大一方面是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情感的。 有的老師上課除了采用師范讀、學生齊讀、個別讀之外,不會再用其他的方式了。這樣的課堂讓我們從表面上能看到學生看書有多么認真,讀書的聲音有多么明朗。但是細想之下,如果我們每天的語文課上都做著一樣的事情,沒有一點點的創(chuàng)新,學生不會覺得厭煩嗎?這樣的課堂效果會很好嗎?所以,我們還可以采取男女聲讀、師生互讀等方式,隔三岔五地變換著方式,或許學生還能體會到新鮮感,這樣課堂氣氛自然就活躍起來了。
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積極行動起來,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各種各樣的花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