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瑞芝
(郴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 湖南 郴州 423000)
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在胃潰瘍治療中的應用
秦瑞芝
(郴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 湖南 郴州 423000)
目的:評價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在胃潰瘍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總結治療經驗。方法:對照組納入胃潰瘍患者84例、觀察組納入83例,前者給予三聯療法治療,醫(yī)師簡單醫(yī)囑,后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對比8周后臨床療效、12個月后隨訪復發(fā)結果。結果:對照組痊愈率63.10%、HP清除率75.00%低于觀察組80.72%、96.39%,無效率13.10%、痊愈者復發(fā)率13.33%高于觀察組1.20%、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胃潰瘍治療中,給予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確實有助于增進療效,降低胃潰瘍復發(fā)率,對于改善患者長遠預后具有積極意義;單純藥物治療胃潰瘍,12個月后復發(fā)率較高。
健康教育;心理治療;胃潰瘍;臨床療效
胃潰瘍是消化內科收治患者例數最多的病種之一,普通人群發(fā)病率約為2%~16%,患者以上腹部疼痛、胃灼熱、噯氣等為主要癥狀表現,正常生活與工作受到影響[1]。胃潰瘍還存在惡性病變風險,據歐洲一項大規(guī)模隨機內鏡檢查報告顯示,普通人群胃潰瘍發(fā)病率高達1%~7%,及時獲得有效的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長遠預后[2]。但應注意的是胃潰瘍發(fā)病多與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單純藥物治療短期內雖然可獲得顯著療效,但復發(fā)率較高,2年內胃潰瘍獲得痊愈者復發(fā)率達15%,其中HP未獲得根治者復發(fā)率高達30%~50%[1]。此外,胃潰瘍復發(fā)具有較典型的心理應激誘發(fā)特征,心理因素是致療效不佳、疾病反復發(fā)作的重要原因之一?,F代醫(yī)學模式主張以患者為中心,強調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治療胃潰瘍不僅需要注重臨床技術性治療,還應注重減輕疾病對患者心理、社會關系的影響,注重改善患者長遠預后。為提高醫(yī)療服務水平,本院制定、落實胃潰瘍治療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實施路徑,取得一定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2年4月~2013年7月,消化內科收治的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初次以胃潰瘍就診,經胃鏡檢查確診;②近6個月內未服用抗生素,既往體健;③未合并有其它性質胃病,如胃癌;④未合并其它嚴重器質性、系統(tǒng)性疾病;⑤無相關藥物禁忌,采用三聯療法治療;⑥知情同意,認知精神均良好,具有一定溝通能力。退出標準:①失訪;②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③新發(fā)其它嚴重器質性、系統(tǒng)性疾病;④因意外事件退出研究,如車禍;⑤轉科、轉院,接受其它方法治療。常用隨機插入法,將納入患者隨機插入至對照組與觀察組,經隨訪后,剔除退出患者。對照組納入患者84例,其中男56例、女28例,年齡25~61歲、平均(43.5±3.2)歲,病程1個月~8年、平均(2.1±0.6)年,潰瘍個數1-7個、平均(2.0 ±0.6)個,潰瘍長徑MAX(1.40±0.36)cm,14C呼氣試驗HP檢驗陽性75例,癥狀表現:規(guī)律性發(fā)作53例、有噯氣與反酸癥狀57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49例、高中30例、大學及以上5例。觀察組納入患者83例,其中男56例、女27例,年齡24~60歲、平均(42.8±3.1)歲,病程1個月~8年、平均(2.0±0.7)年,潰瘍個數1-7個、平均(2.0±0.5)個,潰瘍長徑MAX(1.41±0.35)cm,14C呼氣試驗HP檢驗陽性74例,癥狀表現:規(guī)律性發(fā)作52例、有噯氣與反酸癥狀57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48例、高中30例、大學及以上5例。對照組與觀察組性別、年齡、病程、潰瘍數量與大小、癥狀表現、文化水平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經藥敏實驗,給予三聯用藥,如雷貝拉唑10mgBid+克拉霉素0.5gBid+阿莫西林1.0gBid。對照組僅給予基礎的醫(yī)囑,以規(guī)律用藥、定期復查、規(guī)律飲食與作息為主要醫(yī)囑內容,醫(yī)囑由醫(yī)師憑借自身經驗,自由執(zhí)行。觀察給予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主要內容如下。
1.2.1 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內容:①胃潰瘍基本概念、發(fā)病因素、危害與基本的治療原則;②胃潰瘍藥物治療基本策略,用藥注意事項,不良反應自我鑒別,起效情況;③胃潰瘍發(fā)作時的自我管理,情緒、疼痛控制方法;④發(fā)作預防方法,包括規(guī)律飲食、作息,飲食禁忌,不良行為習慣如吸煙、俯臥、進食過快。
(2)健康教育方法:①由醫(yī)師與護士共同完成,醫(yī)師主要講解用藥基本知識、治療策略,護士在送藥、對癥護理時,進行口頭講解;②在患者入院確診時,發(fā)放胃潰瘍宣傳手冊,有條件者組織學習影像學資料;③進行健康教育時,不夸大疾病危害,避免患者擔憂情緒過重;④對于病情相對較重患者,還應做好家屬管理,對家屬進行有關于家庭護理的健康教育,如飲食安全、督促用藥、糾正不良行為等。
1.2.2 心理治療
(1)心理護理主要目的:減輕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的重視、提高健康教育質量。
(2)心理護理策略:①減輕患者負面情緒,胃潰瘍反復發(fā)作帶來的軀體痛苦、對患者日?;顒拥挠绊懀o患者帶來一定心理壓力,主要包括擔憂、抑郁、焦慮等,因胃潰瘍治愈率低,患者還普遍伴有消極心理,心理護理應以積極的語言激發(fā)患者治療信心,糾正患者錯誤認知,強調若治療、管理得當胃潰瘍是有治愈可能的,積極做好自我管理有百利而無一害,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庭的負責;護士應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針對性的開展心理治療,如針對有出血傾向者,應做好安撫,告知患者及時獲得治療可將出血風險將至最低;②提高患者對疾病的重視,許多患者認為胃潰瘍是常見病,且難以治愈,只要控制急性發(fā)作即可,無需過分關注,應糾正這種錯誤認知,通過健康教育,講解胃潰瘍危害、對長遠預后的不利影響,詳細列舉數據,提高健康教育可信度,提高患者對疾病的重視,但宣傳應適度,避免患者過分擔憂;③提高健康教育的質量,許多患者對健康教育不夠重視,認為可通過自學了解自己所需的知識,但在缺少外界干預情況下,自學效果差強人意,心理護理還應敏感的把握患者這種心思,通過適當的提醒、敲打,打消患者這種錯誤的自我認知。
1.3 觀察指標
按照規(guī)定時間復查,8周后評估臨床療效,并進行12個月以上隨訪,統(tǒng)計HP清除率、6個月內復發(fā)率。
1.4 療效判定
胃潰瘍療效評估標準:①痊愈,潰瘍愈合,疤痕形成,6個月內未復發(fā),HP陰性;②有效,潰瘍初步愈合,潰瘍面縮小1/3以上,相關癥狀與體征消失,6個月內未復發(fā);③無效:潰瘍面縮?。?/3以下,停藥后復發(fā),或復查HP陽性[2]。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EXCEL建立數據庫,轉SPSS18.0軟件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以n(%)表示計數資料,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痊愈率、HP清除率低于觀察組,無效率、痊愈者復發(fā)率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臨床療效、HP清除率、痊愈者復發(fā)率對比[n(%)]
胃潰瘍藥物治療方法已基本成熟,三聯、四聯療法被證實療效顯著,痊愈率可在70%~90%[3]。但在實際治療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在未進行實驗干預情況下,單純藥物治療,療效難以讓人滿意,許多患者胃潰瘍反復發(fā)作、HP未獲得根治或再感染,轉變?yōu)殡y治性胃潰瘍,影響患者治療信心,一定程度上對醫(yī)院聲譽造成了損害。盡可能增進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長遠預后,是醫(yī)院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意識不足,是致胃潰瘍療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4]。理論上致胃潰瘍病發(fā)的因素都可影響治療效果,并成為復發(fā)危險因素。故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非常必要。以藥物治療為例子,抗菌藥物、胃酸抑制劑、改善胃腸動力藥物等,一般均有嚴格的用藥時間、用量、頻次安排,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意識不足,不僅影響用藥依從,還可能誘發(fā)疾病發(fā)作[5]。
本院對胃潰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著重解決的問題為:①明確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提高健康教育針對性、系統(tǒng)性,使患者形成系統(tǒng)的認知;②減輕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的重視、提高健康教育質量。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作用,增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意識,結果顯示對照組痊愈率、HP清除率低于觀察組,無效率、痊愈者復發(fā)率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胃潰瘍治療中,給予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與心理治療,確實有助于增進療效,降低胃潰瘍復發(fā)率,對于改善患者長遠預后具有積極意義。
[1]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胃潰瘍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草案)[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1,19(l):61 -65
[2]涂傳濤,陳世耀.消化性潰瘍的癥狀識別與鑒別[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33(12):4-5
[3]劉斐.不同方案根治幽門螺旋桿菌療效觀察的臨床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3:33-36
[4]陳建英.難治性消化性潰瘍病因與治療[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0,8(18):16-18
[5]吳星.80例消化性潰瘍內科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20(6):113-115
R656.6+2
B
1009-6019(2015)09-02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