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會玲
摘 要: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幼教方向)是升格產生的一種初中起點五年制高等幼兒教師職前教育模式。這種模式產生時間短,處于轉型期,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背景下接受著嚴峻的挑戰(zhàn)。本文通過對這種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的調查,旨在找到一種科學的教育模式,為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雙語幼教人才服務。
關鍵詞:五年一貫制 雙語幼教 人才培養(yǎng)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為余永歡主持的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立項的一般課題(課題編號:2014B519)成果。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全球信息時代的到來, 全球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合作變得日益頻繁,掌握一、兩門外語,了解各國文化之間的差異,是未來青少年必備的素質之一。這種素質和能力需要從小加以啟蒙和培養(yǎng),因此在幼兒階段進行雙語教育就成了社會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一、學前雙語教育現狀
雙語教育的思想起源始于古羅馬時期。早在公元一世紀時,古羅馬著名教育家昆體良就提出“雙語教育” (Bilingual Education)這個概念 。國外對兒童雙語教育(第二語言教育)的研究歷史已久,大多是在上世紀中葉左右,但那時多是指對來至非英語國家的移民兒童進行英語教育。20世紀 30 年代,語言學家布魯姆菲爾德 (Bloomfield ,1933) 提出:雙語能力就是熟練掌握兩種語言的能力;20 世紀 50 年代,“雙語”的概念開始不斷拓寬。霍根 (Haugen ,1953) 指出,能使用第二語言表達較完整的意義,就可以說具有雙語能力。20 世紀 60 年代,麥克納馬拉 (Macnamara,1967 ) 認為掌握母語,只要略了解第二種語言就可以說具備了雙語能力。麥凱和西格恩 (1989) 認為,雙語教育即“以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的教育,其中一種語言一般是學生的母語”??魉?(Cummins,1997) 提出,雙語教育通常是指“在教育生涯中的某一階段接受一種或兩種語言的教育。
我國對幼兒階段的英語教育關注較晚,國內對幼兒園英語教育的關注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但這個問題被廣泛地探討是在90年代中后期,開始引入了雙語教育這個概念的。許多學者專家積極參與或指導各種幼兒英語教育教學實驗。近10年來,許多幼兒教育工作者參與雙語幼教的各種教育實踐活動,并對這種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原因給予了較多關注,并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嚴學認為:雙語教育是“使用兩種語言,其中一種通常是學生的本族語言,作為教育教學的實施工具”;王斌華卻認為“在學校中全部的或部分的;外語 ( 英語 ) 傳授非語言學科的教學”。
當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校重視幼兒雙語教育。雖然,我國的學前雙語教育起步晚,但是,近些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學前雙語教育也在其推動下有較為迅猛的發(fā)展。許多幼兒園把學前雙語教育作為自己的特色教育,許多幼兒園的學前雙語教育含有很明顯的功利性,并不是一種科學的安排。由于學校專業(yè)教師的缺乏,學前雙語教育總是停留在自然階段、游離在幼兒教育“邊緣”,加強對雙語幼教人才的培養(yǎng),提高雙語幼兒專業(yè)教師的英語語言技能和教學技能,在根本上促使我國雙語幼教的健康快速發(fā)展是作為幼教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目標。通過一些權威報道和對許多幼兒園的調查和分析,目前我國幼兒雙語教育現狀令人堪憂。從教師自身的因素來分析,幼兒英語教師自主專業(yè)發(fā)展的意識不強,專業(yè)能力不強;有些幼兒園就是找一些有點英語基礎的老師臨時上課,其次從校外來看,社會對幼兒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支持力度不夠、管理比較松散。
二、我國幼兒雙語教師行業(yè)發(fā)展和素質的調查和分析
雙語幼兒教學是當前國內幼教領域最熱門的課程之一,其推廣普及程度幾乎遍及城市中的每家幼兒園,雙語幼兒教師自然就成為幼教行業(yè)最受歡迎同時也是人才崗位最大的缺口。幼兒園雙語教師的素質要求較高, 即教師以英語作為教學媒介,引導幼兒感受、體驗、認知生活經驗和感受另一種新的語言和文化, 幼兒園雙語活動具有學科性和教育性?!笆濉?期間幼教行業(yè)調研情況統(tǒng)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幼少兒教育發(fā)展計劃的相關文件中顯現“十二五”期間重點發(fā)展農村幼少兒教育,到2020年全國基本普及幼兒教育。全國范圍下,幼教行業(yè)目前缺口達百萬以上。雙語教育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在我國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投入不足、水平偏低、力量分散”的雙語教育研究與社會對雙語教育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巨大而鮮明的反差。
另外,本人通過到武漢等地回訪前幾屆畢業(yè)生、到武漢人才市場的調查、到武漢麗晶等培訓機構調研,了解到實施湖北將實行“學前教育三年振興行動計劃”,2015年湖北省幼兒在園人數將達137萬,武漢英語幼教有很大的缺口,專業(yè)的英語幼教有很好的就業(yè)前景。
在這種大好就業(yè)背景下,為了能夠更好的探索適合這個專業(yè)的教學模式,我們通過實地考察、訪談等調研形式調查我市幼兒園雙語教育的現狀,并對其進行梳理,指出咸寧市一些大、中型幼兒園普遍開展雙語教學,但教師多數都是由其他教師兼任,缺乏專門訓練有素的教師。這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么方法不當,要么發(fā)音不準。這樣很多幼兒在英語啟蒙階段,英語興趣就被扼殺。幼兒雙語教育現狀令人堪憂,具體表現在社會認可程度不高,教師文化素質偏低、缺乏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在這種形式下,很明顯,過去的中專畢業(yè)生就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幼教方向)是升格產生的一種初中起點五年制高等幼兒教師職前教育模式,這個模式一被推出,就廣泛被一些高職院校采用。
三、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幼教方向)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析
近年來,為了適應市場和經濟發(fā)展,全國學前教育專業(yè)辦學模式從中專層次提升到大專層次,各所學校對于課程方案的研究和探索也一直處在改革實驗當中。在教育部“十五”課題的研究期間,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幼兒工作者紛紛開展各類研究和實踐。由此許多不同學制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模式。隨著人才需求的現狀與趨勢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學前雙語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在各個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也凸顯優(yōu)化雙語師資的培養(yǎng)模式。根據大量調研, 我們不難發(fā)現,現有的學前教育(雙語幼教方向)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們必須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適度的調整,我們需要在學前教育中,適度的增加英語教育專業(yè)方面的課程,強化雙語幼教畢業(yè)生的專業(yè)素質。問卷調查統(tǒng)計數字顯示,大部分幼兒園或幼兒英語培訓機構對學前雙語教師的英語教學技能要求正在不斷提高。除了幼兒教師本身的簡筆畫、歌曲律動,音樂舞美專業(yè)知識以外,35.6%的用人單位要求幼兒英語教師能夠進行全堂簡單的英語教學,近75%的用人單位要求雙語教師能夠用雙語進行課堂教學;幾乎所有用人單位要求雙語教師要善于運用英語故事、游戲或英語兒歌來豐富課堂;超過半數的用人單位要求雙語教師能使用網絡和多媒體進行教學。大量調研顯示:雙語幼教人才既需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又需要有良好的聽說技能,特別是要有良好的語音語調。幼兒園雙語教師需要簡單的幼兒英語運用應該比較熟練; 表達應該流暢,而且要有較強的能力用英語組織幼兒活動;他們應當善于使用其他的幼教技能,如音樂、舞蹈、游戲等來輔助幼兒理解所講的英語。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技能,我們應當在教學中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模式。
(一)與合作企業(yè)簽訂訂單式培養(yǎng),共同構建教學體系
目前,我國雙語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優(yōu)秀雙語教師的缺乏,在幼兒園對好的雙語教師求賢若渴的大背景下,許多英語教育培訓機構、幼兒園與高職院校簽訂訂單式培養(yǎng)計劃,在培養(yǎng)學生時,我們注重培養(yǎng)這些學生英語基礎,要求學生發(fā)音準確,口語流利,能靈活地運用英語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雙語環(huán)境;同時,我們還注重幼兒教育的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根據幼兒的特點采取適宜的教學方式。
(二)與行企專家共同探討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按照訂單培養(yǎng)需求,聘請行業(yè)專家進行職業(yè)分析,共同構建課程體系。課程內容選取注重崗位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體現基于實際生活和工作的課程設計理念。以學生生活情境和幼教老師工作情景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實現課程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同步。
學生就業(yè)方向主要為雙語幼教,在從事這一職業(yè)時,學生必須獲取幼兒教師資格證,所以注重課程學習和考證緊密結合。
(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雙語幼教專任教師的培養(yǎng)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在教學中,通過對本地區(qū)幼兒教師雙語素質的研究,探討“學教交替、校企融合”的工學結合培養(yǎng)模式。在培訓內容上融入童話劇表演、音標操、兒童英語歌曲律動;使課程盡量豐富多彩,在教學方式上采用精彩分呈的說唱教學法、游戲和歌曲教學法,律動教學法,將幼教技能知識和雙語教育相結合,培養(yǎng)具有良好素質的“懂教育、會英語、能唱會跳、能寫會畫”的雙語幼兒教師來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姚健,蔣耀琴.興趣童趣情趣——幼兒園雙語教學實踐與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王玉.加強我國學前兒童雙語教育的研究勢在必行[J].幼兒教育,2007,(02):52-55.
[3]周兢.對我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定位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4,(12):4.
[4]余正,張明紅.學前英語教學活動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雒蘊平,盧偉.對學前雙語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反思[J].學前教育研究,2003,(06):21.
(作者單位:咸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系 湖北咸寧市 4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