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口語交際;氛圍;心理;教學;作文;課外
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8—0045—01
口語交際能力的強弱是衡量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交際能力鍛煉和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因為這個時期學生的語言表達尚未成熟,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過程中。盡管他們在這一階段具有一定的說話能力,但要健康而可持續(xù)地發(fā)展和提高這種能力,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培養(yǎng)。要達到這樣的目標,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營造和諧、民主、互動的表達氛圍
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使學生的表達順利進行。這就要求教師要營造和諧、民主、互動的表達氛圍,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表達習慣。要鼓勵學生參與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激發(fā)語言表達的興趣。語言的表達應該是一個動態(tài)、雙向而生動的過程,這樣才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解放學生的嘴巴,采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讓學生自由表達,自主品評,在尊重學生個性選擇的前提下,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思想的碰撞,逐漸完善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幫助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
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幫助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增強和激發(fā)他們在眾人面前講話的勇氣和熱情。要讓學生知道,如果太看重老師或同學對自己的評價,甚至一邊發(fā)言一邊琢磨別人怎么看待自己,就會因為走神而出錯,更容易因為擔心而緊張。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教師要積極安慰學生、鼓勵學生,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說話者和聽話者處于平等地位,從而緩解說話者因顧盼他人感受而過度緊張。幫助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還應加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建設(shè),消除交往的隔閡,創(chuàng)設(shè)互動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大膽、友好地與同伴交往。
三、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1.每節(jié)“三分鐘的演講”、“兩分鐘的評說”。學生在課外經(jīng)常是侃侃而談,面對眾人卻畏首畏尾。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寫在紙條上,裝在盒子里,通過課前抽簽,決定上課后站在講臺上演講的話題,演講后由其他同學給出評價。
2.“課前美文欣賞”。課前安排一名學生準備優(yōu)美的詩歌或散文上臺朗讀,要求其他學生仔細聽,然后讓一位學生說出自己認為的好詞佳句,并由該學生完成一篇口頭作文。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和美的鑒賞能力。
四、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1.口頭作文。起初,利用課前兩分鐘,要求學生就前一天發(fā)生的事情隨意說說。漸漸地,要求他們圍繞一個中心或一個主題敘事、抒情、議論。最后,準備一些話題,讓學生抽簽后準備三分鐘,再圍繞這個話題即興演講。
2.書面作文。以往的作文常常是直接用文字表述,其實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口頭列提綱,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提綱,然后請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口頭作文,其他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最后形成書面作文。這樣循環(huán)往復,不斷創(chuàng)造機會,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效果很好。
五、通過課外活動,開辟口語交際新途徑
1.開展校內(nèi)的口語交際活動??蓪⒄Z文課外活動與學校實際、語文教學、語文興趣小組相結(jié)合,采用多種形式,包括講故事、演講比賽、看動作即興表演等。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學生獲得了口語交際的材料,擁有了口語交際的機會。
2.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絕好的口語交際素材。筆者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到工廠、街道等地方進行實踐活動,組織春游、軍訓、敬老活動,參觀采訪本鎮(zhèn)有特色的文化家庭,讓學生們接觸社會,熟悉生活,在實踐中學會分析,增長才干。
語言的表達對學生的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處處留心,有效開發(fā)、利用各類學習資源,努力營造和諧、互動的交際氛圍,創(chuàng)設(shè)真實的、生活化的交際情境,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努力拓寬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途徑,有效落實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實際體驗、操作中積累經(jīng)驗,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