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有讀書的興趣,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孩子去讀。
一、興趣的激發(fā)
農(nóng)村小學生剛開始讀一本書時,我采取的辦法是利用課外閱讀時間先給他們講故事的開頭或者讀書籍的開頭,從而激起他們聽的欲望,勾起他們對故事中事和物的揣測,產(chǎn)生讀的動力。這就是引人入勝的魅力吧!
二、選擇適合的讀物
有了讀書的興趣后,還要選擇適合農(nóng)村小學生閱讀的讀物。根據(jù)新課程目標,明確規(guī)定要閱讀敘事性作品、優(yōu)秀詩文,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100萬字。考慮到我們山區(qū)小學自身的實際情況,我們就盡量選擇課堂上語文教材推薦的一些書籍。比如,在五年級上學期學習了動物這個單元后,閱讀鏈接就推薦我們?nèi)プx《昆蟲記》《森林日報》,學習了父愛的課文后就會推薦孩子們?nèi)プx《父與子》,在五年級的下期學習了《東陽·童年·駱駝隊》就會推薦大家去讀《城南舊事》…… 一年下來,教師推薦的加上自己想讀的書籍不會低于10本。
三、選擇閱讀的方法
有了好的書籍,還要選擇正確的閱讀方法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每天中午我都保證學生有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其次,每天讀完以后,我會要求他們填讀書記錄表。表格有三欄,分別是日期、頁數(shù)、主要內(nèi)容。當滿滿一頁讀書記錄表被填滿以后,他們的成就感不言而喻,同時學生的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再次,每個周末我會布置關于本周閱讀后的作業(yè),單周是寫一篇你讀過的文章的讀后感,雙周是摘抄你讀過的書籍里面優(yōu)美的詞句;最后,我們還會將課堂上的小練筆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或者改寫成一段話或者改寫成一首小詩。
四、及時反饋與總結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要舉辦一次活動來檢查讀書的情況,比如:“成語接龍”“向你推薦一本書”“演一演”等等,讓孩子們體會到閱讀能做這么多有趣的事情,他們就會更加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下一次的閱讀中去。長此以往,閱讀就會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我相信,只要能夠堅持,好的閱讀習慣就一定會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