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摘 要:鑒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難度較大,教師需要啟發(fā)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探究數學題材,在數學教學課堂上引入實際生活素材和知識,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意義,并且使單調、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最終活躍教學課堂的氛圍,實現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闡述了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和實際生活統(tǒng)一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際生活;統(tǒng)一;教學質量
實際生活跟數學密不可分。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立足于實際生活,有效地統(tǒng)一實際生活和數學教材,以使學生由現實的、親近的、熟悉的生活數學融入教學課堂,借助思考探究、積極參與、動手操作等一系列的方式對形成知識的過程進行探究,在實際生活情境中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走向成功。
一、實現生活化的數學教學過程
認知始于行、而行的成果為知,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實現數學的學習,如此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實現行和知的統(tǒng)一,最終實現理想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分、秒”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學的難點是如何才可以使學生真正地體驗與感悟1分、1秒的時間長短,為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認知1秒的時候,要求學生觀察鐘表秒針走動的改變以及聽秒針的聲響,然后借助教學課件為學生呈現秒針的走動,讓學生親身感受“秒”的意義,以使學生體會到秒是能夠體會、聽見、看見的,從而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在提及“秒”的時候,學生自身的腦海中就具備了這個時間的大小概念,并且能夠跟眨一眨眼睛、拍一拍手、點一點頭、跳一跳等相聯(lián)系,這樣,學生所認知的“秒”也具備了形象具體的生活情境,并且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秒的時候,也學會了各種不同的認知秒的技巧。
二、營造實際生活情境導入新課
數學知識得以發(fā)展的淵源是實際生活。數學課程要求尤為注重教學務必以學生的興趣點跟學生熟知的實際生活情境作為視角,以使學生多多地由認知的實際生活事物中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在自身生活周圍到處都有數學的影子。為此,教師應當懂得立足于學生固有的實際生活經驗,營造有趣、生動的情境導入新課,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啟發(fā)學生在情境中分析、觀察、比較、操作、互動,讓學生感受到平時的實際生活和數學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更進一步地理解數學知識,且通過數學知識處理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用字母表示數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設下面的實際生活情境:(1)撲克牌的J、Q、K各自表示哪些數字?玩過撲克牌的學生會說他們各自表示11、12、13;(2)汽車車牌號的字母意義是什么?一些善于觀察生活的學生會說汽車牌號的字母表示地點。教師如此設計教學情境,能夠便于學生在實際生活情境中感受與學習數學知識,從而能夠在營造的教學情境中積極地探究,讓學生感受形成數學知識的過程,從而收獲豐富的情感感受,這有利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最終有效地導入了新課的教學,從而實現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設置生活化的數學練習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注重對學生觀察周圍生活事物的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關鍵。教師以教材作為中心,根據實際生活中選擇跟教材有關的問題,選用素材在進行處理之后,加工成為跟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相適應的猜想與假設等,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與探究。因為教師設計的數學問題源自學生的實際生活,并且是學生沒有解決過的問題,因此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了“元角分”這一部分的知識之后,要求學生跟父母去商店買東西,再記錄下買到的商品的價格,自己演算一下一共花了多少錢。學習數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互相聯(lián)系、不可分割,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來講,不但應通過實際生活素材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而且還應當以生活作為教學課堂的拓展和延伸,以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數學學習興趣,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時常要求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從而使學生學以致用,學生只有真正地靈活應用數學知識,才是切實學會了數學。并且,也只有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才可以使數學的價值和意義體現出來。在實際生活中,數學的應用非常普遍和廣泛。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之后,能夠要求學生講出實際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應用了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特點。這樣,有的學生說自行車中間的三角形支架,有的學生說測量使用的三腳架,也有的學生說掛衣鉤有一些是近似三角形的,等等。教師需要肯定學生的這一系列回答,然后啟發(fā)學生學習數學意義重大,進而不斷地激勵學生,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更上一層樓。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思想,結合班級學生的發(fā)展現狀,不斷地完善與優(yōu)化教材知識,實現學生實際生活和數學知識的有效統(tǒng)一,并且在教學中激勵學生不斷地探究,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切實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貫徹實施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思想。
參考文獻:
[1]王麗華.淺談小學數學課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王彬.淺析小學數學課程評價的多元化處理[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李卓.論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