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家庭倫理劇《小麥進城》擇取知青返城這樣一個特定歷史背景下的“鳳凰女”的勵志故事,將真摯的情感敘事和深刻的倫理關懷融入劇情,讓觀眾在靈魂深處鬧革命,達到了感召與啟發(fā)的目的。它通過塑造自我肯定、自我發(fā)展、自我超越的女主人公形象,詮釋了“中國式”愛情與婚姻的深刻內涵。作為“半邊天”的女性應當堅守自己的崗位,通過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與男性比肩而立,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從而奠定女性的社會和家庭地位。
關鍵詞:《小麥進城》 家庭 倫理 女性 主體意識
文學藝術作品對女性權利與地位的關注,往往都離不開婚姻與家庭及其時代背景。女性平等地位的取得應貫穿于社會、家庭,當然最穩(wěn)固最常態(tài)的平等應該取決于人的自我認可意識?;谶@一點,直到今天,男女平等仍還沒有真正實現(xiàn)。對于女性,被平等和等待平等都是不現(xiàn)實的。女性要追求真正的解放,實現(xiàn)自我價值,就應該首先承擔起自己作為家庭成員以及社會成員的責任。家庭倫理劇《小麥進城》擇取知青返城這樣一個特定歷史背景下的“鳳凰女”的勵志故事,詮釋了女性的責任擔當之于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意義。具體來說,《小麥進城》中主人公的責任擔當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在婚戀選擇上的忠貞不渝
中國有句古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可見,婚姻在女性一生中的重要地位。一樁美滿的婚姻是幸福家庭的開始。愛情與婚姻的“緣分”從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的角度分析也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愛情機遇”。比如《小麥進城》中女主人公王小麥的婚姻就是建立在這樣的“愛情機遇”之上。開始于50年代中期結束于70年代末的知青上山下鄉(xiāng)潮一下子拉近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很多從大中城市來的知識青年來到農村鍛煉時,正趕上婚配的年齡,在“在農村扎根一輩子”的精神倡導下,鼓勵知青與農村女孩結婚成為“扎根農村”的有效手段。很多優(yōu)秀的農村女孩也被納入到知青們擇偶的范圍?!缎←溸M城》中王小麥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機遇面前與從北京來的知青林木相識、相戀并成婚。林木的知識分子氣質深深地吸引著在大山里長大的王小麥,而王小麥的健康、開朗、聰明、能干也成了文弱書生林木的倚靠?!耙驗槎?,所以慈悲”是一切真摯情感建立的基礎,同樣包括愛情與婚姻。熒幕上王小麥與林木“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琴瑟和鳴、婦唱夫隨”的農家生活未嘗不是一種令人羨慕的和諧。沒有尊卑,只有珍愛。毫無疑問,這是超越物質與地位等級的純愛情結合。這是王小麥幸福而簡樸生活的開始,也是她執(zhí)著進城守候婚姻與扎根城市的原動力。
但是農村婦女與知青的婚姻充滿了時代的偶然,也潛伏著危機。知青下鄉(xiāng),讓千里迢迢素不相識的農村女認識了知青男;生存困境,讓文弱書生在特定環(huán)境下有了欣賞和肯定開朗善良聰慧能干的下里巴人在勞作上的價值的理由;“扎根農村”的輿論引導暫時模糊了城市與鄉(xiāng)村的界限,未來太遙遠,把握當下成了很多知青在農村成家的心理基礎。《小麥進城》中的男女主人公就是在諸多偶然中走進了婚姻。應該說,他們的婚姻與家庭也是建立在自由戀愛的基礎上的,但是差別與距離是真實的存在,所以隱患隨時有可能爆發(fā)。中國的婚姻往往不是僅僅建立在個體男女的愛情基礎之上,而是兩個家族、甚至兩種文化背景基礎之上的。同,則合;異,則分。
女主人公王小麥的父母親擔心女兒將來被拋棄而受傷害,所以并不看好她和林木的婚姻;林木的家人更是不認可這樁婚姻,認為王小麥想跨越農村與城市、農民與知識分子之間的距離對林家是一種損害。但是,主人公王小麥義無返顧地選擇了她的愛情和婚姻,并堅貞不渝地守衛(wèi)它。在農村,她并不缺少追求者,可她只愛林木,雖然林木并不能給予他任何體力上、物質上的幫襯;到了城市,林木的精神背叛和林家的百般刁難成了主人公王小麥的雙重壓力,但是她仍然執(zhí)著地堅守自己的婚姻,并處處為林木、林家化解危機。林木之于王小麥,既是她的所愛,也是她認為的責任。所以,她追隨,幫助,等待,鼓勵,包容,寬恕;所以她不會選擇糾纏,也沒有選擇離去。這就是女主人公身上所體現(xiàn)的對愛情的責任擔當。
二.在家庭經(jīng)營上的全力以赴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直重視婚姻與家庭,很多詩詞中都有遠古婚俗的痕跡?!傍F占鵲巢”這一成語最早出現(xiàn)于《詩經(jīng)·國風·召南》“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的詩句,是對古代男娶女嫁的一種形象比喻。中國漢族的婚姻習俗基本上是女居夫家、敬老愛幼,就好比鳩占據(jù)鵲巢一樣是天性。所以自古以來,成就一樁婚姻,男方至少得為新婚妻子提供一個住所??墒牵缎←溸M城》中女主人公王小麥并沒有得到這樣的待遇。林木對于他和王小麥的婚姻的付出,只有他自己和他的感情。是王小麥發(fā)現(xiàn)并認可了他的價值,并義無返顧地支撐起了林木和他們的家。
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統(tǒng)一的,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更沒有完美無缺的丈夫和妻子?!缎←溸M城》中男主人公林木的文雅氣質和淵博的知識與他不夠強健的體魄、不善于農耕是對立存在的,女主人公王小麥的聰敏、健康、活潑、勤勞、善良與她較低的文化水平以及農家出身也是同時存在的。但是,男女主人公的組合,在農村時他們恰到好處地揚長避短,男主人公側重于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設,女主人公側重于物質文明建設??梢哉f是各得其所,所以他們在農村時生活得很和諧。當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女主人公王小麥全力支持丈夫備考。她白天幾乎承擔了家里的所有事務,晚上還在燈下陪伴丈夫讀書,到考試時又背著生病的丈夫趕赴考場。由此看來,王小麥從來都沒有想利用林木的弱點控制林木,維護她的婚姻和家庭。相反,她一直在幫助丈夫重新展翅高飛。這是她用發(fā)展的思維在經(jīng)營她的愛情與婚姻。林木離開農村,回歸城市,不可避免地對王小麥和他們的婚姻構成沖擊。而王小麥不是被動地接受沖擊,而是主動迎難而上。她在眾多反對聲中選擇了艱難地追隨丈夫進入城市。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一個優(yōu)秀的女人的評判標準除了自我條件好,還要“宜室宜家”。這就是婚姻與家庭賦予走進婚姻的女性的責任?!缎←溸M城》中主人公王小麥在婆家人眼里,顯然不具備這些條件,對于林家,她似乎是個拖累。林家的窘?jīng)r沒有讓王小麥卻步,反而激起了她作為妻子、兒媳婦、長嫂的責任心。在林家人眼里,這個不受歡迎的農家女是卑賤的;在王小麥眼里,這個不近人情的家庭是困窘的,需要幫助的。她從經(jīng)營三口之“小家”到支撐七八口人的“大家”。她在城市環(huán)境的歷練中不僅完成了自我“蝶變”,還扶持了迷茫與頹廢的小叔和小姑,真誠撫慰了歷經(jīng)滄桑而落寞孤獨的婆婆,當然最成功地是用自己的人格感化了丈夫,延續(xù)了自己的愛情,挽救了觸礁的婚姻。當一個人物形象聚焦于這么多的光環(huán)之下時,難免會有失真之嫌??墒牵跣←溸@一形象的塑造不但沒有失真,反而有紀實之感。那是因為,中國一直都不缺乏像王小麥這樣的優(yōu)秀女性,缺乏的是去發(fā)現(xiàn)這些美的眼睛與心靈。女人不是弱者,更不能充當依附者。女人生而就對抗的是世俗的眼光,女人缺少的是成功的機會。所以,女人的成功,注定比男人更艱辛,更坎坷。但是女人一旦成功,其社會意義和價值也更巨大。endprint
三.在自我提升上的遠見卓識
作為女性,王小麥無論是在鄉(xiāng)下還是在陌生的北京城,她都沒有任何弱者的影子。她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體現(xiàn)出一種強烈主人翁的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面對重重困境,她勇于超越自身,突破傳統(tǒng)。作為妻子,她可以全身心的愛她的丈夫,但是卻沒有埋怨丈夫林木未能在陌生的北京城給她和女兒一個安頓之所。作為兒媳,她能夠理解婆婆楊文彩對她沒有文化和農村身份的嫌棄,但是卻不能接受其對自己婚姻與家庭的無情踐踏。捍衛(wèi)愛情、保衛(wèi)家庭,成了王小麥與婆婆僵持的崇高使命。林家的窘迫現(xiàn)狀刺激著王小麥的責任感,盡快在城里找到謀生之路又成了她的當務之急。她總能在紛繁復雜的矛盾中全身而退,奔著她的主要矛盾而去。
王小麥追隨考上大學的林木進入北京城,躋身于知識分子家庭,似乎是飛上高枝的“鳳凰女”。實際上,林家的集體排斥、林木的情感搖擺,讓王小麥只能孤軍奮戰(zhàn)。這個不服輸?shù)霓r村媳婦,為了養(yǎng)活自己和女兒,為了守衛(wèi)自己的婚姻與家庭,為了實現(xiàn)自己“攻下北京”的夢想,她想方設法地謀生。她吃了別人吃不了的苦,她受了別人受不了的屈,她終于學會了城市謀生。經(jīng)濟問題解決了,她開始解決尊嚴問題、知識問題。城市給王小麥的生活和情感制造了重重困境,但是同樣也給了她很多鄉(xiāng)村不具備的機會。王小麥是在磨練中學會生存,超越中不斷成長?!巴跣←溈即髮W”在婆家人認為是天方夜譚,可她實現(xiàn)了;“王小麥拯救林木”最終是大家公認的事實;“王小麥執(zhí)掌林家”也是眾望所歸。王小麥贏在她的不服輸,贏在她的好學,贏在她的無私,贏在她的包容,贏在她的腳踏實地,贏在人心。
縱觀王小麥和林木的婚姻,王小麥從林木那兒得到了實現(xiàn)愛情、婚姻、事業(yè)的方向,她很好地把握并發(fā)展了它們。王小麥的成功對于新一代女性自我價值實現(xiàn)具有深遠的啟迪意義。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入,市場經(jīng)濟時代將很多學歷并不太高的農村年輕女性帶入城市。很多在城市打工多年的農村女性也開始扎根城市,在城市結婚生子。如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城市文明,經(jīng)營好婚姻與家庭,是她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貪圖安逸、坐以待斃是一種損人害己貽害子孫的行為;像《小麥進城》中主人公王小麥那樣,時時以主人翁的身份在奮斗中提升,在學習中超越才是贏得幸福的法寶。
林家給了王小麥一個進城的理由,王小麥扛起了重建一個林家的責任。《小麥進城》完成了一個女性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典范的塑造,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女性要有勇氣選擇奮斗,而不是坐享“成功”!
(作者介紹:曾雪陽,海南省社會主義學院文史教研部講師,主要從事女性主義文學以及女性問題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