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對題目的好奇,筆者一口氣讀完了這篇《遠行之囑》。合上小說,思緒依然難以收回。筆者很清楚是里面的什么東西抓住了筆者的心,很緊,很緊。少時的苦難是未來生活的財富,一點也不錯。筆者曾深深地體驗過。
小說寫于1987年,主題無疑是屬于“傷痕”文學?!拔幕蟾锩睅Ыo一家四口的苦難用語言是無法說清的,物質(zhì)的貧乏、肉體的折磨,但更狠毒的是人格的侮辱、精神的踐踏,但恰恰是這種非人的生活給了這一家人活的勇氣,生的堅強,尤其是姐姐和弟弟,不但從別人“給予”的羞辱中,還從父親“六親不認”的責打中變得堅強。
父親為了愛而遠離了他的海濱城市,同時又為了幸福,坦然地接受從此而生的無窮的非人的折磨。世上能有幾人會為了愛而這樣奮不顧身?非人的虐待扭曲了他的靈魂,變態(tài)的人格使他不時辱罵與責打自己深愛的妻子、女兒和兒子??梢活w頑強的心支撐著他在不斷的批斗中活下去,活下去。幼小的兒女哪知父親真正的傷痛,他們恨他,是他帶給這個家太多的辛酸,是他使全家讓人忌恨得無法安身,林中的小木屋成了屈辱人格的標志。甚至到他死,姐弟倆也沒能從那顆扭曲的靈魂中發(fā)掘出閃光的東西。父親的苦難始終是一個謎。因為他把什么都深深埋在了心底,只有喝醉了酒時,他才說“我是一個老紅軍”?;蛟S他真的是,直到死他念念不忘的還是這句話??蓛号畟冊趺纯赡芟嘈拍??他們深深地誤解著父親,其實,這應該說是這位父親最大的不幸,甚至是這個家最大的不幸。
父親挨“大批斗”,兒子挨“小批斗”,幼小的心靈里便滿是仇恨的種子,七年地獄般的生活使他學會了容忍,學會了堅強。正如他的父親,有著一種生命的頑強??伤约翰恢?,知道了自己像父親反而不安和憤怒。這也難怪他,從一出生就因著父親遭受非人的折磨,以至于視父親為仇人,一定要“殺了他”。這也許是“文化大革命”帶給人們最大的創(chuàng)傷了,精神與靈魂永遠都無法彌補的創(chuàng)傷,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心里。
小說的形式很獨特,并非是一件件憤恨的控訴,而是通過弟弟遠行前,姐弟倆的對話字字泣血地道來。也正是這種形式才得以表達姐弟倆對父親的重新認識,對過去生活的深深思索。姐姐的話似乎句句都蘊含著生活的哲理,她是在替作者的心說話。細細地咀嚼,她的言辭中有對父親深深的懺悔,對父親堅強的肯定,對父親大膽的愛的真誠贊許。因為這些是遠行的弟弟所必須知道的,也是遠行的路上所必須擁有的,痛苦地咀嚼過去的生活,才真正地品味出一個真實的父親,一個被扭曲了靈魂的人的真正的感情。同時,那被痛苦生活所磨練出的堅韌也在這談話中升華了,牢牢地烙在了弟弟的心上。背包里裝的不僅僅是衣服、貝殼、戰(zhàn)刀,更多的則是姐姐對于一個像父親那樣的真正男子漢的希望(當然是心目中那個未被扭曲靈魂的父親),因此弟弟覺得“背囊好沉呀!”
弟弟就這樣扔掉過去的苦難,背起苦難帶來的堅毅與寬容,自信地上路了,筆者想,他一定會一路平安的。
(李艷玲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10024)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 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