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功能語言學視角下婉約詞英譯對比研究

      2015-06-23 23:09:14姜祝青
      關(guān)鍵詞:及物性聲聲慢英譯

      摘 ?要:本文從功能語言學角度,考察李清照《聲聲慢》六大英譯本,以原文為參照,對六大譯文做出及物性分析,以尋求最佳譯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六大譯文共性與個性并存。共性:六大譯文均以物質(zhì)過程為主,其次為關(guān)系過程;物質(zhì)過程參與者基本上用“I”;環(huán)境成分具有共性。個性:六大譯文所用過程類型和數(shù)量有差異,徐忠杰譯文采用過程總數(shù)最多;環(huán)境成分具有差異;茅于美譯文與原文符合度較高。

      關(guān)鍵詞:功能語言學 ?及物性 ?《聲聲慢》 ?英譯

      一、引言

      婉約詞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李清照詞的英譯文(徐忠杰,1986;許淵沖,1996;卓振英,1996;楊憲益、戴乃迭,2001;茅于美,2003;賀淯濱,2004)陸續(xù)問世后,對李清照詞英譯研究成為熱點(如鄭麗華,2011;付桂英,2012),但鮮有從功能語言學視角研究。本文擬從韓禮德功能語言學視角,對李清照《聲聲慢》原文和六大譯文做及物性分析,再對每句話英譯與原文符合度作出評價,以驗證及物性分析在婉約詞英譯中的實用性。

      二、理論回顧

      功能語言學中,經(jīng)驗功能指用語言談?wù)搶κ澜绲慕?jīng)驗(Thompson,2008:28)。其最重要的是及物性系統(tǒng),及物性分析是語言建構(gòu)經(jīng)驗的方式之一,即把人們對現(xiàn)實世界和內(nèi)心世界的經(jīng)驗通過若干個過程表達出來,并指明過程所涉及的參與者和環(huán)境成分(黃國文,2002)。Halliday(1994)提出六種主要過程:物質(zhì)過程、心理過程、關(guān)系過程、言語過程、行為過程和存在過程。在存在過程與物質(zhì)過程之間有一種關(guān)于天氣現(xiàn)象的特殊的過程,稱為氣象過程(轉(zhuǎn)引自黃國文,2002)。物質(zhì)過程表示做某件事的過程。心理過程表示“感知”等心理活動。關(guān)系過程反映事物之間關(guān)系的過程。行為過程是兼表生理活動與有意識的心理活動的過程。言語過程是交流信息的過程。存在過程是表某物存在的過程。

      三、及物性分析

      《聲聲慢》將李清照亡國之痛與個人孤苦凄慘的生活晚景融為一體,悲傷愁緒渲染到極致。本文共收集六篇英譯文,簡稱楊譯(楊憲益、戴乃迭譯),徐譯(徐忠杰譯),卓譯(卓振英譯),許譯(許淵沖譯),賀譯(賀淯濱譯),茅譯(茅于美譯)。

      (一)上闋及物性分析

      第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原文采用物質(zhì)過程,用尋、覓呈現(xiàn),動作者“我”是隱性成分,冷冷清清是對環(huán)境的描寫,凄凄慘案凄凄體現(xiàn)心情,疊詞的連用,表明詞人心境凄涼。由于對原文理解不同,動詞具有不同選擇,六大譯文過程類型不一:物質(zhì)過程(14次)>關(guān)系過程(6次)>心理過程(3次),見表1。如楊譯用動詞拷貝式“seeking,seeking”,把動作者“I”的動作描述得恰到好處,再用“painful and miserable”表示詞人當時的心情,用“chilly and quiet”和desolate表環(huán)境凄涼。第一句中,譯文銜接(如重復(fù))的應(yīng)用,如茅譯中,物質(zhì)過程采用了動詞“seek、seek、search、search”,以展現(xiàn)詞人的迷惘。楊譯、茅譯均采用單一物質(zhì)過程,其余譯文則是多種過程結(jié)合,從功能語言學視角看,這兩個譯文跟原文較為接近。但是原文采用4個物質(zhì)過程(尋、尋、覓、覓),楊譯采用2個物質(zhì)過程(seeking、seeking),茅譯采用4個(seek、seek、search、search)??梢娒┳g與原文較為接近。

      表1:原文和譯文第一句及物性分析

      第二句: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原文采用物質(zhì)過程,由動詞將息體現(xiàn),動作者是詞人,時間是乍暖還寒時候。短短10個字,可謂秋風秋雨愁煞人。六大譯文過程類型不一:關(guān)系過程(13次)>物質(zhì)過程(4次)>存在過程(1次),見表2。如徐譯采用1個關(guān)系過程(turns),載體為it;2個物質(zhì)過程(proved、obtain),動作者為the weather和隱性成分“I”;用“unkind”和“cold”表天氣惡劣。徐譯、卓譯、許譯采用了物質(zhì)過程,動作者是“我”,徐譯采用兩次物質(zhì)過程,由“proved、obtain”體現(xiàn),卓譯采用一個物質(zhì)過程(endure),許譯采用一個物質(zhì)過程(warmed up)。但是,徐譯中第二個物質(zhì)過程(obtain),動作者為隱性I跟原文最為吻合??梢?,徐譯與原文較為接近。

      表2:原文和譯文第二句及物性分析

      第三句: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原文采用了物質(zhì)過程(敵),動作者為隱性主語“我”。風為環(huán)境成分,指當時的天氣。時間用晚來體現(xiàn)。但六大譯文時間翻譯不同,有的譯為早上(如楊譯、卓譯),有的譯為傍晚(如許譯、賀譯),有的譯為晚上(徐譯、茅譯),哪種較好值得商榷。關(guān)于第三句,原文采用了一個物質(zhì)過程,由敵體現(xiàn),六大譯文均采用了物質(zhì)過程(11個),但數(shù)量有差異,見表3。從功能語言學視角看,楊譯、卓譯、許譯都采用了一個物質(zhì)過程,表面似乎與原文一個物質(zhì)過程吻合,但進一步分析看出,楊譯采用物質(zhì)過程(ward off),動作者為“wine”,與原文物質(zhì)過程(敵)和動作者(酒)更符合。而卓譯采用“cure”一詞,動作者為“I”,許譯采用“endure”一詞,動作者是“I”??梢姡瑮钭g與原文較為接近。

      表3:原文和譯文第三句及物性分析

      第四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原文采用一個物質(zhì)過程(過),動作者為雁,和一個關(guān)系過程(是),被認同者為雁,認同者為舊時相識,詞人的心境是傷心。六大譯文過程類型不一:物質(zhì)過程(9個)>關(guān)系過程(7)>心理過程(3個),見表4。如,賀譯采用物質(zhì)過程(passed),動作者是“geese”;關(guān)系過程(feel),載體是I,心情是“heartbroken”;心理過程(know),感覺者是隱性的“I”;關(guān)系過程(are),被認同者是“they”,認同者是“old friends of the past”。從功能語言學視角看,許譯、茅譯與原文較為接近,都采用了物質(zhì)過程和關(guān)系過程。許譯中,與原文符合的是第三個物質(zhì)過程(pass)和關(guān)系過程(are);茅譯中,則是物質(zhì)過程(fly)和第二個關(guān)系過程(are),兩者物質(zhì)過程的動作者均為“geese”,關(guān)系過程的被認同者均為“they”。可見,許譯、茅譯與原文較為接近。

      表4:原文和譯文第四句及物性分析

      (二)下闋及物性分析

      第五句: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關(guān)于憔悴損,有人認為人因傷心而消瘦;有人認為菊花即將枯萎。六大譯文,只有卓譯指人傷心憂郁(feeling blue),其他譯本指菊花凋謝,如許譯用“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做伴隨狀語修飾“yellow flowers”。從過程來看,原文用兩個物質(zhì)過程,物質(zhì)過程一(堆),動作者黃花;物質(zhì)過程二(摘),動作者誰,指詞人。六大譯文過程類型不一:物質(zhì)過程(12個)>心理過程/存在過程(3個)>關(guān)系過程(2個),見表5。如,賀譯采用四個過程:存在過程(are)、關(guān)系過程(are)、心理過程(cares)、物質(zhì)過程(pick),對應(yīng)不同參與者:存在物(yellow flowers)、載體(they)、感覺者(who)、動作者(who)。從功能語言學視角看,和原文兩個物質(zhì)過程符合的是:楊譯、茅譯。但進一步分析,原文物質(zhì)過程二的動作者為“who”,楊譯恰好吻合,而茅譯采用了“anyone”,與原文稍有差異。可見,楊譯與原文較為接近。

      表5:原文和譯文第五句及物性分析

      第六句: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原文采用兩個物質(zhì)過程,物質(zhì)過程一(守),動作者為隱性的“我”;物質(zhì)過程二得,動作者也是“自”(“我”),時間是“黑”。六大譯文過程類型不一:物質(zhì)過程(12個)>心理過程/關(guān)系過程(2個),見表6。如,卓譯采用三個物質(zhì)過程,物質(zhì)過程一(sitting)和物質(zhì)過程三(pull through),動作者均是隱性I,物質(zhì)過程二(falls)的動作者是night,心理過程(know)的感覺者是“I”,表現(xiàn)了詞人夜晚寂寞的心境。從功能語言學視角看,與原文兩大物質(zhì)過程相符合的是楊譯。原文中“守”和楊譯中的“l(fā)eaning”吻合,得和“pass”吻合??梢?,楊譯與原文較為接近。

      表6:原文和譯文第六句及物性分析

      第七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原文采用兩個物質(zhì)過程。物質(zhì)過程一(兼),可理解為夾雜著,做動詞,動作者是梧桐。物質(zhì)過程二(到),動作者是隱性的時間,即傍晚。原文中黃昏是環(huán)境成分,相一致的是楊譯(at dusk)、徐譯(draws nigh)、賀譯(upto gloaming),許譯中用小句主語twilight表時間,茅譯為in the evening。六大譯文采用過程類型不一:物質(zhì)過程(11個)>關(guān)系過程/行為過程/氣象過程(1個),見表7。但六大譯文中,沒有與原文物質(zhì)過程完全對應(yīng)的。原文物質(zhì)過程一,譯文大多用跟下雨有關(guān)的動詞,如楊譯(falls)、卓譯(dripping、dropping)等。進一步分析,楊譯雖在過程類型和數(shù)量方面與原文符合,動詞和動作者卻與原文不一,楊譯動作者是the drizzle和rain-drops,原文是梧桐和時間。茅譯用五個物質(zhì)過程,物質(zhì)過程一(collects),動作者為“wutong tree”,符合原文??梢姡┳g與原文較為接近。

      表7:原文和譯文第七句及物性分析

      第八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句寫出了無盡的愁緒。原文采用了言語過程,由“了得”體現(xiàn),義為“說盡”,說話人是隱性的“我”,環(huán)境成分是“這次第”。有人譯為感嘆句(楊譯),有人譯為疑問句(徐譯,許譯,茅譯),有人譯為陳述句(卓譯,賀譯),六大譯文過程類型不一:物質(zhì)過程(4個)>關(guān)系過程(2個)>言語過程(1個),見表8。如,許譯采用一個物質(zhì)過程來(do)“訴說”愁緒,動作者是“I”,更為直接。但與原文最符合當屬茅譯(how can one word“sorrow”express all this?),動詞“express”恰到好處地充當了一個言語過程,只是說話人(主語)和原文沒有對應(yīng)??梢?,茅譯與原文較為接近。

      表8:原文和譯文第八句及物性分析

      綜上,本文從功能語言學角度,對《聲聲慢》的原文和譯文做了及物性分析。發(fā)現(xiàn)六大譯文共性和個性并存。

      共性:第一,以原文為參照,六大譯文過程類型均以物質(zhì)過程為主,如描寫詞人四處尋覓,譯文都用物質(zhì)過程(如楊譯“seeking,seeking”;許譯“I look for”);翻譯“如今有誰堪摘”時,譯文都用物質(zhì)過程(如賀譯“pick them”;卓譯“pluck them”);其次是關(guān)系過程,如描寫乍暖還寒的天氣,基本采用關(guān)系過程(如茅譯“the weather gets warmer”;楊譯“it is warmer”。第二,物質(zhì)過程參與者基本上用“I”,譯文用“I”能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表現(xiàn)詞人的愁緒,讓讀者感同身受。第三,環(huán)境成分具有共性。如,詞開頭描述凄慘環(huán)境,賀譯重復(fù)用“bleak,bleak”,楊譯用“chilly 、quiet、desolate”等詞。

      個性:第一,六大譯文所用過程類型和數(shù)量具有差異。原文用三種過程,共13個,即:物質(zhì)過程(11個)>關(guān)系過程(1個)/言語過程(1個)。楊譯用四種過程,共18個,即:物質(zhì)過程(11個)>關(guān)系過程(5個)>心理過程(1個)/存在過程(1個)。徐譯用四種過程,共25個,即:物質(zhì)過程(17個)>關(guān)系過程(5個)>心理過程(2個)>存在過程(1個)。卓譯用三種過程,共20個,即:物質(zhì)過程(12個)>關(guān)系過程(5個)>心理過程(3個)。許譯用六種過程,共21個,即:物質(zhì)過程(12個)>關(guān)系過程(5個)>心理過程(1個)/行為過程(1個)>存在過程(1個)>氣象過程(1個)。賀譯用四種過程,共20個,即:物質(zhì)過程(9個)>關(guān)系過程(6個)>心理過程(4個)>存在過程(1個)。茅譯用三個過程,共24個,即:物質(zhì)過程(16個)、關(guān)系過程(7個)、言語過程(1個),見表9。由此,原文和六大譯文所用過程總數(shù)為:徐譯(25個)>茅譯(24個)>許譯(21個)>卓譯(20個)/賀譯(20個)>楊譯(18個)>原文(13個),見表9。第二,過程的環(huán)境成分具有差異。由于翻譯角度和理解不同,翻譯“怎敵他晚來風急”時,楊譯和卓譯,把“晚”譯為“morning”,徐譯和茅譯為“evening”,許譯和賀譯為“at dusk”。第三,從與原文的符合度來看,茅譯與原文的符合度較高。茅譯有四句話(一、四、七、八)和原文過程較一致,楊譯有三句(三、五、六)和原文過程較一致,徐譯第二句與原文過程較一致,許譯第四句與原文過程較一致,見表10。

      表9:原文和譯文過程統(tǒng)計表

      表10:六大譯文每句話和原文符合度

      四、結(jié)論

      本文從韓禮德功能語言學角度,以《聲聲慢》原文為參照,對其六大譯文作了及物性分析,發(fā)現(xiàn)六大譯文共性與個性并存。共性:六大譯文均以物質(zhì)過程為主,其次為關(guān)系過程;物質(zhì)過程參與者基本上用“I”;環(huán)境成分具有共性。個性:六大譯文所用過程類型和數(shù)量具有差異,徐譯(25個)采用過程總數(shù)最多;環(huán)境成分具有差異;茅譯與原文的符合度較高。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M].London:Arnold,1994.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3]付桂英.“三美”理論指導下李清照詞英譯的美感再現(xiàn)[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4]黃國文.功能語言學分析對翻譯研究的啟示——《清明》英譯文的經(jīng)驗功能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5).

      [5]賀淯濱.中國古典詩歌選譯[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6]茅于美.漱玉擷英:李清照詞英譯[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

      [7]徐忠杰.詞百首英譯[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6.

      [8]許淵沖.宋詞三百首[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

      [9]楊憲益,戴乃迭.宋詞[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10]卓振英.華夏情懷——歷代名詩英譯及探微[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

      [11]鄭麗華.框架理論視角下的婉約詞英譯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姜祝青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外語學院 ?315211)

      猜你喜歡
      及物性聲聲慢英譯
      摘要英譯
      摘要英譯
      要目英譯
      社會科學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譯
      高中語文教學中文本細讀的策略探討
      從“三美論”談宋詞翻譯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51:00
      《聲聲慢》——李清照的詞里人生
      從及物性角度分析《楓橋夜泊》及其三種譯文
      應(yīng)是易安居士“憔悴損”
      企業(yè)英文外宣資料的批評性話語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25期)2016-05-26 19:14:04
      楚雄市| 大足县| 西安市| 三亚市| 万载县| 长宁区| 沂源县| 夹江县| 三门县| 沙田区| 安远县| 麦盖提县| 修武县| 马边| 英吉沙县| 广州市| 东丰县| 潜江市| 三江| 通州市| 日喀则市| 乌兰察布市| 宜章县| 高陵县| 个旧市| 临汾市| 南漳县| 城固县| 和静县| 鄂伦春自治旗| 米脂县| 体育| 安西县| 那坡县| 旺苍县| 铜梁县| 枣庄市| 若尔盖县| 武鸣县| 新蔡县|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