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燕
[摘 要]一代大師錢學森老人在臨終前發(fā)問,直指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培養(yǎng)?!板X老之問”叩問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毋庸置疑,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創(chuàng)造理念教育思想對當今的教育改革及人才培養(yǎng)宗旨仍具有不可或缺的現(xiàn)實意義和指導意義。教師應遵循陶行知創(chuàng)造理念教育思想,將其實踐于高中英語學教學中,以期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關鍵詞]陶行知創(chuàng)造理念 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 高中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160033
一代大師錢學森老人在病榻上曾多次向前來探望的溫家寶總理提出:“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這雖說主要是針對大學教育而言,然而,對我們中學教育也同樣有著深刻的啟示?!板X老之問”令人深思,發(fā)人深省。當前中國教育問題癥結在哪里?教師灌輸式教學導致學生難以形成自主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刻不容緩。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解放學生的雙手和大腦、眼睛和嘴巴、時間和空間為己任,以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為根本,有機地把“教學做”結合起來,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思考,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成為“錢老之問”中提到的杰出人才。作為一名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的老師,我深感創(chuàng)造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源泉。
一、解放學生的雙手和大腦進行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
陶行知先生曾在《兒童的世界》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辟天地的大好佬?!碧障壬v了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一位貴婦人,她的寶貝兒子把家里的一塊金表拆壞了,那位夫人狠狠訓斥了兒子。陶行知先生知道后,責怪了那位夫人:“你打的不只是孩子,你可能打掉的是中國的‘愛迪生?!辈⒍谀俏环蛉瞬扇⊙a救措施:“把孩子和金表一塊送到鐘表鋪,請鐘表師傅修理,他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但附帶條件是讓孩子在旁邊看如何修理。”就這樣,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孩子的雙手得到了解放,孩子自然得到了發(fā)展。可見,勤于動手、動腦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人類的活動是靠手腦并用進行的??墒?,如今的教育卻被現(xiàn)代的速成教育替代,漸漸地背離了陶先生的“創(chuàng)造教育”的理想,慢慢地把“教學做”分離開了,最后把崇高的教育事業(yè)異化為一種職業(yè),教師也淪為“教書匠”,哪里還有什么自主教學可言,哪里還奢談自主學習?長此以往,何以培養(yǎng)出大師心目中的“杰出人才”?
教師應該深刻領會課程標準的宗旨,著力打造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的課堂”。在學的課堂里,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想學生之所想,為學生之所為。例如,在教牛津高中英語模塊4的Unit 2 Sports events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和發(fā)展的背景知識。我提出問題:“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lympic games?”要求學生“Find out information about the Olympics as much as you can.”學生通過上網(wǎng)、查閱書本等渠道收集、整理,從多方面、多角度找到了許多有關奧運會的信息,如:The first ancient Olympic games—in ancient Greece in AD776. The Olympic motto—Swifter, Higher, Stronger. Some Olympic champions—Michael Jordan, Xu Haifeng, Liu Xiang...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手腦并用,積極探索,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一個個創(chuàng)造念想也就應運而生。
二、解放學生的眼睛和嘴巴進行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
陶行知指出:“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薄皢枴笔谴蜷_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在2008年,江蘇省曾以“好奇心”作為高考語文作文題,劍指語文學科的應試教育,結果考下來,師生沒少挨批。當時,有人把一群小學生、中學生集中在一起,同樣以“好奇心”為題,結果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好奇心遠遠勝于中學生。那么,到底是什么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顯而易見,是應試教育,讓那些剛進校門時的“大問號”經(jīng)過十多年寒窗變成走出校門時的“大句號”。考什么,學什么,一切圍繞考試的指揮棒轉。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學習都是與事先確定的標準答案對號入座,這種教育模式下又如何能培養(yǎng)出大師心中的杰出人才?新的時代召喚著我們,我們要直面“錢老之問”,徹底解放學生眼睛和嘴巴,讓學生永遠保持一顆創(chuàng)造的孩童之心。
例如,學生對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2 Unit 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這一單元話題興趣濃厚。通過閱讀教學,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斷探索自然奧妙的興趣?;谶@種思考,我設計了以下問題:What do the letters UFO stand for?Are they really from another planet? Do you believe in UFOs? What might be the most acceptable explanation for UFOs?這些問題促使學生在自己對UFO了解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I believe in...
I dont believe in...
I agree with...
I think that...
然后,我展示出世界上那些讓世人無法解釋它們神秘的圖片,如:Crop Circles, Stonehenge, the Pyramids, the Bermuda Triangle, Loch Ness Monster來鼓勵學生給出各種猜測,并繼續(xù)提出一些問題如:Do you think such kinds of things mysterious? Can you list anything more unexplained you have ever heard or seen in your daily life? 引發(fā)學生更多思考與想象。在多樣化的任務學習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觀點發(fā)生碰撞時有發(fā)生。伴隨著新觀點的生成,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解放學生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
陶行知是我國“創(chuàng)造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的開拓者,他在《創(chuàng)造宣言》中指出:“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彼膭?chuàng)造教育理論以生活為中心內容,旨在以開放式的教育環(huán)境培養(yǎng)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真善美”的人。雖然現(xiàn)實的教育還不得不令人憂慮,但如今的教育改革還是扎實地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大學實現(xiàn)自主招生,高考有了大變臉。由此,我們的教育出現(xiàn)了“自主學習,和諧發(fā)展”的可喜局面:學校全方位實施素質教育,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
在教高三英語Module 9 Unit 1 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s時,我對學生講:First, you should know our own countrys brilliant culture. Then, what part of culture will you introduce to the other countries?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文化艙,然后讓學生挑選出能夠代表華夏文化元素的物品,裝入文化艙隨飛船遨游太空,讓外星人接受華夏古老文化的洗禮。面對這樣一個意境,學生紛紛心緒飛揚,踴躍拓展思路,一個又一個“金點子”連續(xù)迸發(fā)。此時,我觀察到學生把四大發(fā)明、萬里長城、西安兵馬俑、北京故宮、中國瓷器、南京明孝陵等文化遺產(chǎn)照片裝入文化艙,還有學生挑選了《二泉映月》等民間音樂、刺繡印染等傳統(tǒng)工藝。我反思這個教學片段,覺得不被課本禁錮,適當延伸知識,能夠讓學生通過真實語境的創(chuàng)設,促進學生體驗成功,學會創(chuàng)新。
陶行知先生教誨道:“并非一面教人,一面受教,就算了事。要使學生的精神意志和能力,漸漸地發(fā)育成長。”也就是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離不開對學生創(chuàng)新個性的塑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巧妙地運用自己的動作、表情、教學手段及課堂氣氛,熏陶、感染、啟迪并積淀成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意志、信念、動機和價值觀等,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大無畏的進取精神和開拓精神以及永不滿足的求知欲望和永無止境的創(chuàng)新欲望,這正是陶行知先生所期待的。畢竟教育是“走在學生心尖上”的事業(yè),只要教師以開放的心態(tài),解放學生手腦,解放學生的嘴眼,解放學生的時空,相信,我們的教育一定不會辜負錢老的期盼。
[ 參 考 文 獻 ]
[1]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九五”教育規(guī)劃課題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
[2]吳祥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探索[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8).
[3]劉新玲.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生英語,2012(10).
[4]李蘭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校園英語,2013(7).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