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摘 要]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三組課文的學習主題是感受人間真情。教學這一單元時,教師要有意創(chuàng)設練筆情境,讓學生從課文的閱讀中習得心理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等方法來把事寫具體、感人。
[關鍵詞]練筆 情境 續(xù)寫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6-082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三組課文的學習主題是感受人間真情,此組的習作內容與此呼應:寫一件體現(xiàn)人們互相關愛的事??梢?,編者有意讓學生從課文的閱讀中習得心理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等方法。
寫事,必須把六要素交代清楚。這一要求,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難完成。筆者認為此次習作的難點應該落在“關愛”二字上?,F(xiàn)在的小學生,雖然大多數(shù)過著“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但經(jīng)過細心觀察后還是會有寫作素材的,如父母的關心、同學的幫助、老師的鼓勵等。那么,學生如何才能將這些瑣事寫得感人呢?為了突破這一習作難點,我在本組三篇課文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練筆情境,讓學生從動筆中得法。
《窮人》:桑娜拉開了帳子,他們的生活掀開了另一頁。第二天起床后,他們面臨的困難會是什么?他們將如何帶領這7個孩子熬過去?請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續(xù)寫《窮人》,著重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
《別餓壞了那匹馬》:“我”推開了木板房的門,真相終于大白?!拔摇闭驹谀且欢芽蔹S的馬草前,腦海中也許會浮現(xiàn)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也許還會回響著守攤的殘疾青年說過的每一句話?!拔摇痹谶@一刻都會想些什么呢?請發(fā)揮你的想象,仿照《窮人》第9自然段的寫法把“我”的心理活動寫下來。
《唯一的聽眾》:一切在妹妹的驚叫聲中真相大白。接下來,“我”會怎么說?怎么想?請發(fā)揮自己豐富合理的想象,對得知真相的“我”進行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及動作描寫。
這三次練筆,我讓學生先從早已掌握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練起,繼而把《窮人》一文對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描述遷移到“我”對殘疾青年那善意謊言的無意識破后的心理描寫中,接著在《唯一的聽眾》第11自然段的想象擴寫中把神態(tài)、動作、語言及心理描寫共冶一爐。在一系列螺旋式練筆中,學生隨文想象,不斷回味、拓展文中令人感動之處。
在《窮人》的續(xù)寫中,雖然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都有描述,但比較平淡,只是在情節(jié)安排這一點上出彩,這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善于想象。例如,有的學生想象是比較積極的:“……桑娜扶起老人的一幕,被一個富人看到了,他雇請桑娜到工廠工作。從此,漁夫一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桑娜幫好幾個地主織布,工作量大大增加。漁夫也每天早出晚歸,捕獲更多的魚。夫妻倆經(jīng)過努力,終于攢足了錢買到一張大床,總算如愿以償?!庇械膶W生想象得比較消極:“盡管可憐的桑娜拼命工作,速度比以前更快,但所掙的錢還是不足以填飽肚子。漁夫因為要捕更多的魚,所以他出海的次數(shù)更多了。最終,他遇上了海難……“戰(zhàn)爭爆發(fā)了!沙皇派兵到處抓男人充軍。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和四兒子,還有漁夫,都被抓走了。剩下的三個孩子都染上了疾病,相繼死去。桑娜也含著淚水孤獨地死去了?!边@些感情色彩截然不同的想象,雖然沒有對錯之分,但我在評講時會告訴學生續(xù)寫文章應遵循三大原則:品質不變、主線清晰、情節(jié)合理。
在《別餓壞了那匹馬》的續(xù)寫中,學生的練筆著力點在心理描寫上。如“我忐忑不安地想著:這樣好像不好。唉!如果爸爸知道了會不會罵我?是我先做錯,揍我一頓也好?!薄拔业哪X袋一下子空了,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怎么會這樣呢?那匹吃著草的馬呢?”學生仿照《窮人》第九自然段的寫法,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時“我”看到馬草時的復雜心情。
以下是《唯一的聽眾》的續(xù)寫。
續(xù)寫例一:
“聽到妹妹說的話,我不由得跳了起來,吃驚地喊:‘?。坎粫??’我忐忑不安地想:天哪!我竟然說她是個聾子。我該怎么辦才好呢?要不明早和她說謝謝。不,我現(xiàn)在就去和她說。唉!好矛盾?。〉降自撛趺崔k呢?
‘哥哥!’
‘干……干嗎嚇我!’我被妹妹嚇了一跳。
‘哥哥,我都叫了你三次了,你都沒反應,還說我嚇你!’妹妹大聲說道,‘哥哥,我問你,那個老教授,你是怎么認識的?你知不知道很多人都想跟她學?’
我不安地想:不會吧,那她教我,我要不要給報酬?
我把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妹妹。妹妹說:‘原來是這樣!’她嘆了口氣,‘那你有沒有說謝謝?’
‘沒有?!揖o張地答道。
‘那你準備什么時候說?’
‘明天吧!’我擦了擦額角上冒出的冷汗。
‘哦,隨便你吧!’妹妹說完就一蹦一跳地出了房間?!?/p>
續(xù)寫例二:
“我聽了妹妹的話后,大吃一驚:‘可是……可是……’我的話就像卡在了喉嚨里一樣,怎么說也說不出來。我心潮起伏,原來這位‘耳聾’的老奶奶這么厲害。她雖然是教授,但是對我好似鋸床腳一樣的琴聲,不但沒有不屑一顧,反而靜靜傾聽,給予我肯定與支持……她為我付出那么多,我一定要回報她。我十分激動,立刻開始行動!練琴,練琴,再練琴!我的手磨出了繭子,磨出了血泡,但我不在乎!每個夜晚,只有一間房還亮著燈,一陣又一陣的琴聲悠然飄向遠方。
一個晴天,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提著小提琴便往小樹林走去。天,慢慢地亮了。鳥,歡快地唱著。這一切,仿佛在為我加油、鼓勁。
老教授來了!我在遠處一眼就認出她的身影!于是,我架起琴,立起弓。歡快的樂曲從小提琴里流出來,飄向老教授的耳朵里了。此時,我看到了她臉上的驚喜。一曲終了,我終于忍不住了:‘老奶奶,謝謝您!’老教授的嘴圈成了‘O’形?!?/p>
學生通過一系列螺旋式的練筆后,在續(xù)寫《唯一的聽眾》時,可以靈活自如地將環(huán)境描寫及人物描寫的方法融合起來,為完成單元習作打下了基礎。
在《用心靈去傾聽》的課文教學中,我主要側重于引導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選材。不少學生在課堂的教學引導中,也嘗試著從日常小事中選材。
“因為我是男孩,所以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要我單獨睡覺。記憶中,每次臨睡前,父母都要到我床邊幫我蓋好被子才熄燈關門,安心離去。而此時,我最喜歡從被子里露出瞇著的眼,看著自己臥室的門縫漸細,透入的光逐漸被門縫壓成一條線,然后消失。記憶中,爸爸關門特別輕,媽媽關門特別慢,怕驚擾我的美夢。其實他們不知道,我是假裝睡著的,好讓他們早點休息?!?/p>
“一次,我和‘貪吃鬼’弟弟去麥當勞……我從洗手間出來,看見我的漢堡包和小吃全沒了。我問他:‘我的包和小吃呢?’他爽快地說:‘吃完了?!殷@訝地張大了嘴巴,生氣地揪著他的耳朵。自從那天后,弟弟越來越喜歡去麥當勞,而且胃口越來越大。我覺得十分奇怪。一天,我和弟弟一如既往地去麥當勞。弟弟吃完一個套餐后,說:‘姐姐,我還沒吃飽?!夷缅X給他自己買,故意說我要上洗手間。其實我沒去洗手間,而是躲在墻角。原來,他買了一個套餐,給了門口的乞丐,然后若無其事地坐回原來的位置上。弟弟呀,你之前為什么不告訴姐姐呢?我悄悄地把眼角的淚花擦掉,然后徑直向弟弟走去。”
學生們用一雙慧眼,找到生活中那些互相關愛的瞬間,用心定格,便能感動常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有了“米”,把單元習作“煮成一鍋香噴噴的米飯”,還難嗎?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