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聲合唱是在合唱藝術(shù)中最能帶給人們以空靈、清澈的合唱藝術(shù)形式,這種美的享受是其他的藝術(shù)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而帶給我們這一美的享受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童聲合唱的音色。音色訓練在童聲合唱中有著重要作用。美妙的聲音,則需要更加嚴格和精準的訓練,因而在童聲合唱訓練中要首先注重對音色的訓練。合唱需要“輕聲”演唱,也是為了對音準的正確把握和更好的聆聽,這樣有利于整體的音準與聲部間的配合。本文對童聲合唱中音色的訓練提出了幾點策略,僅供探討。
【關(guān)鍵詞】童聲合唱;音色訓練;輕聲;本嗓
引言
英國聲樂教育家金·帕默爾曾說:“唱歌必須自然地進行。美好的聲音產(chǎn)生,在于充分發(fā)揮樂器的功能和經(jīng)過嚴格的訓練。”童聲是美妙的,是純潔的,這樣的天籟之聲,是目前其他所有聲音所無法比擬和取代的。美妙的聲音,則需要更加嚴格和精準的訓練,因而在童聲合唱訓練中要首先注重對音色的訓練,讓聲音達到稚氣、明亮和甜美。童聲合唱是一種歌唱藝術(shù),其中對音色的訓練尤為重要和講究。
音色是指音的色彩感覺。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方式、共鳴腔體的形狀、發(fā)聲體的質(zhì)地構(gòu)造等多方面決定的。音樂中的音色無非兩種,一種是人聲的音色,另一種則是樂器的音色。我們知道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的分類并非是由音的高低來劃分的,而是由不同的音色來劃分的。一個人的音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是可以調(diào)控的,在童聲合唱中的音色亦是可以調(diào)整的。在童聲合唱表演中, 要獲得一支清脆、柔婉的具有良好音色的合唱隊,需要經(jīng)過嚴格和準確的音色訓練。
一、童聲合唱中音色訓練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發(fā)聲意識,避免“本嗓”聲音
樹立正確的發(fā)聲意識,是童聲合唱中音色訓練的前提和基礎(chǔ)。在當下的童聲合唱中還有一些審美的誤區(qū),很多人以合唱的音量大小和合唱曲目中音的高低來衡量一個童聲合唱團的好壞。這就就會使得童聲合唱中存在沒有節(jié)制的“喊唱”。這樣的“喊唱”現(xiàn)象,不僅不利于個人聲音的可持續(xù)和健康培養(yǎng),也不利于合唱隊的整體聲音效果。作為教師,應培養(yǎng)孩子樹立正確的發(fā)聲意識,避免“本嗓”聲音的出現(xiàn),不要用“本嗓”的聲音,這樣每個人的音色的共性就更大,合唱的效果就更好。
要避免“本嗓”的聲音,可以適當運用“輕聲”的唱法。以“說悄悄話”的方式讓學生感悟和學會有氣息的“輕聲”發(fā)音方式,并讓學生將“輕聲”和“本嗓”進行對比。在童聲合唱訓練中,“輕聲”的唱法運用比較多,同時也比“本嗓”更加動聽、更加容易,尤其是在高音區(qū)歌唱時,“輕聲”演唱可以杜絕氣息不支、聲音嘶啞的現(xiàn)象。無論從思想還是行動上,教師都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發(fā)聲意識,有效運用“輕聲”的歌唱方法,徹底避免“本嗓”聲音的出現(xiàn)。
(二)熟練掌握不同聲區(qū)的特點和歌唱要求,做到聲音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
高、中、低聲區(qū)是三個不同的音色分區(qū)。在童聲合唱訓練中,教師需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高、中、低聲區(qū)的特點和歌唱要求。
對于高聲區(qū)來講,童聲合唱需要用真假聲相結(jié)合的方法。一般兒童難以用真聲歌唱#C2調(diào),但可以適當加入少量的假聲,并且隨著音調(diào)的升高逐漸擴大假聲的成分。這樣童聲合唱才能自然、連貫、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地過渡到較高聲區(qū)的演唱。對于中聲區(qū),教師要教給學生學會運用比較“豎”的聲音來合唱,亦即“微微含著”的感覺。這樣的聲音是具有在經(jīng)過軟、硬口蓋的反射條件下帶有下方氣息控制的特點。對于低聲區(qū),例如be音調(diào)以下,在合唱時要求聲音不撐、不壓,要用自然、舒服的方式來演唱,并且可以用具有高位置的方法來歌唱,這也是低音高唱的基本原理。
(三)準確把握音色,杜絕童聲合唱“成人化”現(xiàn)象
很多童聲合唱的指揮并沒有學過真正的童聲合唱的訓練方法,在童聲合唱聲音的訓練中將美聲唱法硬套進去,以成年人的訓練方法來訓練。這樣就使得童聲合唱失去了它最大的特色——“空靈、純美”。也有一些指揮在聲音的訓練中要求孩子們將口腔充分打開,聲音要唱的厚實,發(fā)聲位置要靠后,這樣不但不會使整個合唱音色一致,還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比如舌頭的僵硬、音準會偏低、吐字歸韻不夠標準,聲音含糊不清、表情僵硬等等。這樣的訓練非但不會使孩子們的合唱能力有所提高,還會使孩子們的嗓子收到損傷。
童聲合唱有別于成人合唱的最大特點就是音色的訓練。在成人合唱的訓練中要以美聲唱法為根基,有三點要求:1.足夠打開的喉嚨。2.盡量高的發(fā)聲位置。3.強大的氣息支持。童聲合唱的訓練中則不需要以上三點,童聲合唱中最重要的要求是“自然”,在自然的基礎(chǔ)上讓孩子的聲音圓潤、甜美、通暢即可。童聲合唱在演唱不同類型的作品時音色也是不同,在演唱中國作品、舒緩的作品時候最好讓音色相對的暗淡。在演唱歐洲作品或者比較輕快的作品時會使用相對明亮的音色。
(四)做出最美的音色,音色與情感要相融一體
每一首歌唱作品都有其一個基本的感情基調(diào),或喜或悲。我們要懂得在表現(xiàn)不同情感的作品時,怎么去拿捏一個更適于這首作品情感的音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以情帶聲、以聲表情、聲情并茂。
《樂記》有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作為一個童聲合唱的指揮,首先自己要有捕捉一首少兒合唱作品中情感的能力,然后才能在孩子們身上調(diào)出最適宜的音色去表現(xiàn)這首作品,這樣就做到了音色和情感的統(tǒng)一,才能將作品中的情感向觀眾傳達的更為清晰明了。作為一個童聲合唱的指揮,還要在日常的訓練中有意識的對孩子們的情感成長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有指揮和孩子們在一首合唱作品中的情感處理達到了統(tǒng)一,才會將這種情感的共鳴傳遞給觀眾,這樣既可以更深層次的去表達合唱作品,也可以讓觀眾得到美的享受。
二、結(jié)語
綜上所示,良好的音色訓練對童聲合唱起著決定性作用。常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里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運用合理、科學的策略不斷提高自身的音色能力。
參考文獻
[1]馬長芹.讓童聲飛揚——淺談童聲合唱中的音色訓練[J].兒童音樂,2008(08):58-59.
[2]程析.合唱中的音色訓練[J].黃河之聲,2011(15):64-65.
[3]徐萌.淺談童聲合唱中的聲音訓練及和諧訓練[J].北方音樂,2014(07):139.
作者簡介:曾冬霞(1972—),女,廣東河源人,廣州市建設六馬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