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閩南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
      ——以《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為例

      2015-07-10 11:55:06黃明珍蘇黎琳
      黑龍江史志 2015年9期
      關(guān)鍵詞:閩南人展示中心媽祖

      黃明珍 蘇黎琳

      (泉州市博物館 福建 泉州 362000)

      淺談閩南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
      ——以《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為例

      黃明珍 蘇黎琳

      (泉州市博物館 福建 泉州 362000)

      東南亞國家是我國海外移民的主要聚集地,閩南人移居?xùn)|南亞,始于唐代。宋元明清時期,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閩南地區(qū)的海外貿(mào)易不斷發(fā)展。在海外貿(mào)易過程中,閩南人也不斷向東南亞遷徙,這是個人員遷徙的過程,也是閩南文化在東南亞傳播的過程。

      東南亞華僑;閩南文化;傳播

      閩南地區(qū)位于福建省的南部,以丘陵地帶為主,丘陵山地之間交錯著河海沖積平原,東面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分布著許多天然良港?,F(xiàn)在所說的閩南地區(qū),主要是指泉州、漳州、廈門三市。

      一、閩南文化及閩南人移居?xùn)|南亞

      在閩南這片土地上,南來的中原文化與原住民閩越人文化、以及海上舶來的海外文化相融合,歷經(jīng)先秦至唐代的形成期,五代至宋元的發(fā)展期,最終形成了以漢民族文化為主,兼有獨特方言與強烈地域文化特征的閩南文化,她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閩南文化的核心區(qū)包括泉州、漳州、廈門,外圍區(qū)涵蓋了閩西、閩北、閩東、浙南、廣東、海南、臺灣、港澳的部分區(qū)域,輻射區(qū)波及到東南亞等海外閩南移民聚居的國家和地區(qū),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qū),以及遍布世界各個國家閩南人后裔。隨著閩南人的不斷向外開拓、向東南亞遷徙,閩南文化隨之傳播到東南亞各華僑聚居國,對當?shù)氐娜A僑華人,乃至當?shù)厝说纳鐣罡鞣矫娑籍a(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閩南文化是世界各國各地區(qū)6000多萬閩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閩南人的海外貿(mào)易由來已久,早在唐代,已有閩南人或因商賈而在南洋“住蕃”,或因其他與緣故而“流寓”南洋。五代以后,閩人大量出海貿(mào)易,“東則朝鮮,東南則琉球、呂宋,南則安南、占城,西南則滿刺迦、暹羅,彼此互市,若比鄰然”。宋元至明清時期,中國海外貿(mào)易不斷發(fā)展,東南沿海地區(qū)向東南亞的移民,蔚成風(fēng)尚。閩南人定居性移居海外是在明代以后,自清中期以后,西方人東漸,海洋交通進入航海大貿(mào)易時代,閩南人也被卷入東南亞的勞動力市場中,因生活所迫,越來越多的閩南人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其中僅泉州籍港澳臺僑胞就有2000多萬人,在東南亞各國中,100萬人以上的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國,10萬人以上的有緬甸、泰國、越南等國(1)。這些華僑華人把家鄉(xiāng)先進的生產(chǎn)、生活用具、技藝等帶到海外,與當?shù)厝嗣裨陂L期的共同生活中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并在所在國家娶妻生子,生根發(fā)芽,與居住國人民一道,共同為當?shù)氐陌l(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居住在東南亞的華僑與家鄉(xiāng)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guān)系。他們常存在著“落葉歸根”的心態(tài),盼望在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財富以后,得以衣錦還鄉(xiāng),光宗耀祖。由于這種心態(tài),加上閩南人在移民和再移民的歷史過程中,保留了中國最為完整的宗族文化形態(tài),都以聚族或聚鄉(xiāng)而居的形式,來鞏固發(fā)展自己固有的生存空間,這使得許多華僑得以更多地保存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

      二、《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展示的東南亞華僑文物

      2013年在舉辦第二屆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期間,為了給世界閩南文化留下一個永久的記憶,泉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舉辦世界閩南文化節(jié)期間建成《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該展示中心設(shè)立于泉州市博物館內(nèi),總面積為4200平方米,通過300多張照片,2000多件實物,從閩南方言、閩南歷史、閩南宗族、閩南宗教、文化遺產(chǎn)等五方面,講述閩南人從歷史走向未來的故事,為喚起閩南人對本土文化的珍視,共同保護和建設(shè)世界閩南人的精神家園提供了一處重要的窗口。經(jīng)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于2013年6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在該展示中心的建設(shè)過程中,為了充分體現(xiàn)閩南文化在海外的傳播繁衍,特委托新加坡華僑、文物收藏家呂世聰先生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馬六甲等國家和地區(qū)征集到相關(guān)文物43件,這些海外征集來的文物講述閩南人從歷史走向未來,見證閩南文化“來自中原,航向四方”,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閩南文化對東南亞華僑及當?shù)厣鐣罡鞣矫娴挠绊?。海外征集來的文物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文化典籍

      文化典籍有新加坡、馬來西亞 翻譯中國古代小說《一枝梅平山賊》、《平閩十八洞》、《走馬春秋》;新加坡出版的《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高王觀音救苦經(jīng)》、閩南語《金剛經(jīng)》;《李載鸞永春拳譜》、《四書》等12類。這些書籍多為閩南人移民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后,帶去并在當?shù)氐陌l(fā)行、傳播,成為當時東南亞華僑的精神食糧。

      (二)瓷器

      東南亞地區(qū)的華僑華人經(jīng)常在閩南瓷窯訂燒瓷器,再銷售予當?shù)匕傩铡4舜握钩鋈善?,分別為泰國華人訂燒五彩小盤、青花泰文罐、漳州窯雙獅娘惹瓷罐,具有濃烈的異域色彩,這類瓷器深受東南亞國家人民的喜愛。最特別的是青花泰文罐,以外國文字為紋飾的瓷器,除了歐洲地區(qū)的荷、英、法等洋文、尚有阿拉伯地區(qū)的回文,中南半島的泰文尚不多見。

      (三)民間信仰類

      閩南人出外總會帶著自己家鄉(xiāng)神明神像或香火(香灰),祈求家鄉(xiāng)神明佑護在異地順利平安。此次從馬來西亞、新加坡征集到漆線雕番面媽祖坐像、廣澤尊王、保生大帝等香火盒、天公金木印版、清代慈云閣雙面簽詩木印版等9種民間信仰的文物。媽祖信仰遍及泉、漳、廈等閩南地區(qū)及臺灣地區(qū)、東南亞諸國,此尊媽祖坐像系東南亞國家所出,她有一張“番仔臉”,冕冠后面綴有一撮玫瑰紅發(fā)髻,使媽祖番客韻味十足,這在媽祖形象中堪稱奇葩。

      (四)其他類

      從18世紀開始,華人在東南亞的開發(fā)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漸成當?shù)赜杏绊懥Φ囊环絼萘?,或是一地的統(tǒng)治者,遂模仿當時中國通用的銅錢樣式,取材于當?shù)爻R姷你U錫,制作發(fā)行了各類華人的錢幣。展示中心展示三枚印尼華人鑄幣“列港公司”、“瑪瑙公司”、“中和公正”等鑄造于18世紀的錫幣,出水于蘇門答臘(印度尼西亞)邦加島(Pulau Bangka)等地。另有從新加坡征集來的源崇美茶莊茶具,由紫砂壺、茶盤(錫制)、茶罐(錫制)組成的整套茶具,其中紫砂壺壺身有“新嘉坡源崇美茶莊”等款識。

      三、閩南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

      從這些海外征集而來的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到東南亞華僑在僑居國不僅較好地保持了閩南文化,而且不斷地在當?shù)貍鞑?、弘揚閩南文化。

      (一)物質(zhì)方面

      人是文化的最忠實、最活躍的傳播者。由于中國人的海外遷徙是一種被迫的移民行為,他們移民居住國后的少數(shù)民族地位和被統(tǒng)治、被支配的現(xiàn)實處境,使他們無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上還是在心理上都需要與自己的祖國保持一種身份上的認同,以使自己無論走到哪里,走得多遠,都有一種精神上的歸屬感。所以閩南華僑在移居海外過程中,幾乎將他們在故鄉(xiāng)的生活方式完整地移殖到僑居國。如這次展出的源崇美茶莊茶具,就是其原主人為了促銷茶葉,從宜興定制了茶壺,從潮州定做了錫制茶罐,從香港定制了錫制茶盤,組成了整套茶具贈送給買茶的人,隨著其茶葉生意的興盛,閩南功夫茶文化也隨之在當?shù)氐靡詡鞑?。又如瓷器,移居?xùn)|南亞的閩南人回國定制瓷器,帶到移居國使用,不僅豐富了僑居國的物質(zhì)文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推進了當?shù)厣鐣倪M步,在菲律賓部分比較閉塞地方的土著居民,把擁有中國陶瓷當作估量個人財富和社會地位的主要準繩和象征。瓷器傳到菲律賓,啟迪并帶動當?shù)刂铺諛I(yè)的發(fā)展,推進當?shù)厣鐣拿鞯倪M程。

      (二)精神方面

      閩南人在駕馭海洋世界以及“過臺灣”、“下南洋”時,他們?yōu)榱诉m應(yīng)新環(huán)境、滿足精神生活等需求,又將源于故土的精神文化傳播到僑居國,這些閩南精神文化在閩南地區(qū)與東南亞社會的交流中影響廣泛。如 馬來文學(xué)在19世紀的馬來西亞非常有影響力。這個早期閩南人移民與當?shù)伛R來人結(jié)合的華人亞族群— ,將中國古典通俗小說翻譯成馬來文,其中使用大量的閩南方言,如《走馬春秋》封面上的字眼“CHAU MAH CHOON CHIU”,懂得閩南語的人若拼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走馬春秋”四字的閩南語發(fā)音。這些翻譯的通俗小說成為風(fēng)靡一時的 馬來文學(xué),至今被各方藏家爭相收藏。而被譽為音樂“活化石”的南音,流行于所有閩南人生活的地方,南音唱腔優(yōu)雅中帶有一絲絲哀怨,傾訴著母親、妻子對于漂洋過海的兒子、丈夫的深深思念,折射出閩南歷史上傳統(tǒng)社會和家庭生活的特征。這幽雅的樂曲曾是許多海外閩南人夢牽魂繞的鄉(xiāng)音和鄉(xiāng)愁,于是,圍繞閩南戲曲的社團紛紛在世界各地產(chǎn)生,它們承載著海外游子濃厚的鄉(xiāng)情,也凝聚著世界閩南人深厚的親情。

      此外,共同的信仰不僅是海外閩南人和祖籍地密切聯(lián)系的紐帶,也是團結(jié)世界閩南人的載體。閩南人外出到東南亞一帶后,把祖籍的信仰也一起帶了出去,而這些信仰又影響到了當?shù)厝?,以至于“媽祖”到了海外后,就有了當?shù)厝说男旅婵?,變異成番臉?gòu)屪?,菲律賓不少天主教堂中供奉的媽祖神像是全身天主教服飾的神像。1954年,全世界天主教在菲律賓舉行祗禱大會,教皇特封媽祖為天主教七圣母之一,并隆重為媽祖加冠(2)。這說明不僅菲律賓華人信仰媽祖,一些菲律賓人也用他們的傳統(tǒng)方式來信仰媽祖信仰。媽祖信仰已滲透到當?shù)孛袼字?,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閩南人在世界各地以血緣、親緣、鄉(xiāng)緣、業(yè)緣等為紐帶,通過舉辦各種迎神、祭神慶典活動,創(chuàng)辦華文學(xué)校、華文報刊等方式來強化華僑的民族意識,傳播閩南文化及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完整的華人華僑史就是一部中華文明傳播史。

      注釋:

      (1)《黃河萬里圖》走進泉州,《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6月27日第11版。

      (2)轉(zhuǎn)引自李天錫:《閩南民間信仰在華僑華人中的傳播及作用》,文載《閩南文化研究》,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9月。

      猜你喜歡
      閩南人展示中心媽祖
      峨眉山國際康養(yǎng)展示中心
      2014年第22屆APEC會議展示中心:國際會都 輝煌印記
      媽祖之光
      中華詩詞(2021年9期)2021-12-31 08:52:48
      媽祖祭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0
      閩南華僑華人移民歷史概述以及人文精神探析
      青年時代(2020年21期)2020-09-29 07:45:20
      從張氏族譜看客家人與閩南人的異同
      炎黃地理(2018年8期)2018-09-10 07:22:44
      深圳安巒公館展示中心
      媽祖形像考——兼論媽祖服飾及媽祖形像復(fù)原實踐
      “萬國茶幫”拜媽祖
      海峽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8
      建設(shè)全國一流的科技創(chuàng)新展示中心——中關(guān)村展示中心工程項目管理側(cè)記
      屏南县| 永康市| 都昌县| 监利县| 彩票| 湛江市| 北川| 台州市| 蒙山县| 鹤山市| 玉树县| 衡南县| 玉溪市| 屏山县| 沙坪坝区| 色达县| 沛县| 台中市| 奉贤区| 米易县| 芷江| 林州市| 台东市| 临江市| 潢川县| 峡江县| 桦川县| 任丘市| 新巴尔虎右旗| 巩义市| 郑州市| 彰化市| 曲松县| 遂溪县| 荥阳市| 贺兰县| 蒙山县| 卢龙县| 东乌| 米泉市|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