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栗娜?。ň沤瓕W院藝術學院 332000)
?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傳承地方民間舞蹈的方法初探
張栗娜(九江學院藝術學院332000)
摘要:近年來,經(jīng)濟和文化全球化的速度不斷加快,屬于中國本土的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不斷沖擊,民間舞蹈更是如此,其生存發(fā)展空間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這一文化傳承的重任落在了高校舞蹈教育的身上,如何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傳承并弘揚民間舞蹈藝術,成為舞蹈高校教育工作者們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先對我國高校舞蹈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說明了民間舞蹈藝術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探討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弘揚并傳承我國民間舞蹈藝術。
關鍵詞:教育傳承;舞蹈;方法
(一)民間舞蹈有利于文化的傳承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更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大國,從古代開始,我國的民間舞蹈文化就已經(jīng)在華夏大地上熠熠生輝,民族民間舞蹈成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保護與開發(fā)關系到我國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高校舞蹈教育在民間舞蹈的教育中同時也推動了我國民間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二)民間舞蹈可以使人得到娛樂
民間舞蹈相對其他舞蹈而言具有娛樂性,即興性的特點,他淋漓盡致表達了當時人們心中的感受,可以使人釋放心中的感受,體會手舞足蹈帶來的快感,使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精神上得到放松。是很多少數(shù)民族在慶典以及重要的節(jié)日中,一種娛樂方式,如傣族舞、苗族舞,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更是一種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悅。
(一)民間舞蹈教育中對文化的忽視
民間舞蹈的特殊因素在于它是由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的,具有娛樂性,即興性的特點,同時,民間舞蹈又屬于一門表演性的藝術,從考試選拔人才就要求舞蹈學習者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從體型、肢體語言表達能力,模仿能力都必須符合專業(yè)要求,這些因素導致更多的舞蹈學習者一般比較重視舞蹈的形體,肢體語言表達能力,而輕視并且放松了對其文化以及理論的學習。所以,最終導致很多學生只是學會了舞蹈的動作要領而已,而不懂得這不僅僅是肢體語言的表達,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他有他的歷史沿革,甚至每一個民間舞蹈的興起都蘊含著這個民族的個性,散發(fā)著這個民族的氣息,學習中如果只是生硬的學習動作,模仿別人,那么也就很難體會到民間舞蹈的韻味。
(二)民間舞蹈教育在舞蹈教育中地位不高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很多藝術課都是以選修為主,民間舞蹈更是選修課的選修課,普通高校所開設的舞蹈課程可分為三種:一是舞蹈作品的選學,其開課門數(shù)、規(guī)模受各高校所具備的場地、師資力量的制約而不同;二是基本樂理和舞蹈基訓等,此類選修課各高校一般都有,普及程度相對較高;三是欣賞類的課程,不同學校開設的課程內也不相同,有舞劇的欣賞、民間舞蹈的欣賞,還有舞蹈作品的欣賞。很多高校對于舞蹈課程并沒有統(tǒng)一完整的教學大綱,也沒有完善的考核標準。
(一)深入挖掘民間舞蹈為教育打好基礎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但是由于我國部分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緩慢,經(jīng)濟落后,其代表自身文化的舞蹈也被漸漸遺失在歷史長河中,難以被人們發(fā)現(xiàn)和了解,還需要我們新一代人們去挖掘歷史的遺珠,將他發(fā)揚光大。
1.實地考察民族風情及文化
時代考察民族風情和文化,通過搜集文獻資料、影像藝術等,挖掘民間舞蹈的根源,民間舞蹈起源于民間,很少是運用語言文字記錄的,大多都是通過口口相傳而世代相傳的,通過實地拍攝影像和對民間藝術家的采訪,才能了解民間舞蹈真正的精髓,才能發(fā)現(xiàn)民間舞蹈的靈魂所在。將這些被挖掘出來的鮮為人知的文化精髓編入民間舞蹈教材,將會使廣大。
2.從歷史遺跡中追溯民間舞蹈的根源
很多歷史古跡,如繪畫、雕塑、壁畫等都記錄了民間舞蹈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這些經(jīng)典的藝術古跡通常都將民間舞蹈最精華的部分記錄了下來,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一直是很多藝術家研究的重點。很多戰(zhàn)爭舞蹈、器械舞蹈、宗教舞蹈都記錄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氣息,搜集這些資料可以探尋民間舞蹈的起源,為民間舞蹈系統(tǒng)全面的教育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理論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水平,為系統(tǒng)學習民間舞蹈提供保障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普通高校在舞蹈教育中,不僅要重視民間舞蹈的技法和動作的教育,更要重視舞蹈理論的教育,在舞蹈教育中,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我們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更加專業(yè)的展現(xiàn)我們的民間舞蹈文化。通過理論教育要懂得民間舞蹈文化的起源、歷史等,為實踐提供導向,這樣才能在舞蹈中更加融入情感,舞蹈才會具有生命力。
2.加強與世界舞蹈教育的交流
新時代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應當面向世界,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提高我國舞蹈教育在國際中的地位,我國有56個民族,其舞蹈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普通高校教育應當多組織交流活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我國的民間舞蹈抬高到歷史舞臺上來,本著謙虛的態(tài)度,將外國先進的舞蹈理論引進我國,不斷改革更新我們的舞蹈教學教材。
(三)調高舞蹈教學質量
1.運用多媒體教學彌補教學不足
現(xiàn)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各大高校的教育中幾乎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教學方式,通過媒體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更加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所要表達的內容,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在民間舞蹈的教育中,媒體教學也相當重要,老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等資料,先讓學生對地方民間的特色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舞蹈才會有靈魂,才能抓到民間舞蹈的精髓。
2.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舞蹈人才
首先,普通高校要提高舞蹈學習者的文化課水平,大多數(shù)學習藝術的學生,文化課水平都相對薄弱,但是要想將舞蹈學習的更加透徹,理解更深刻,就要加強理論的學習,不僅僅跳得好,更要懂得多。
其次,普通高校在舞蹈教育方面要增強學生的綜合藝術審美能力,因為藝術還需要不斷創(chuàng)作,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在舞蹈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欣賞一些經(jīng)典舞蹈作品等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審美能力。
我國的民間舞蹈異彩紛呈,發(fā)展前景一片光明,他的傳承和保護是全世界舞蹈家們的共同理想和目標。是實現(xiàn)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是復興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戰(zhàn)略措施;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的迫切需要。保護和傳承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最終目的,也是為構建和諧社會搭建一個更有作為的精神文明平臺。但是發(fā)揚光大還需要以普通高校為起點,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相信民間舞蹈這顆璀璨的明珠將在華夏大地上永放異彩。
參考文獻:
[1]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潘志濤.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
[3]袁禾.舞蹈與傳統(tǒng)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紀蘭慰.邱久榮.中國少數(shù)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5]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