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南京藝術學院 設計學院 210000)
芬蘭國家委員會應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之邀,敬請青年設計師為兒童生存創(chuàng)造海報。海報的主題為“使之為零”,是指將兒童死亡率降低為零。世界上10所著名藝術院校被邀請參加主題海報設計,每個藝術院校選出10件最佳海報送至芬蘭。100件最佳海報將于2014年6月12日至8月12日,在拉赫蒂城市中心展出,同時也參加2014年拉赫蒂海報三年展。南京藝術學院作為被邀請的其中一所院校,同學們都積極參與到海報創(chuàng)作中來。瑞士著名平面設計師史蒂芬·邦迪教授于2014年4月13日至19日期間來我校為參與比賽的同學們進行為期一周的主題性海報輔導,并由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邊千惠老師擔任翻譯工作,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的40余名平面設計專業(yè)的本科三年級學生和研究生參與了此次課程。本人有幸參與了此次課程,并在史蒂芬·邦迪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海報,最終入選2014年拉赫蒂海報三年展。
參與課程的同學提前做了一些草稿方案,邦迪教授在課前將我們遞交上去的草稿篩選出了部分可以繼續(xù)發(fā)展的,并且為我們評講了選出來的草稿,我將邦迪教授提出的意見總結為以下幾點:(1)海報語言要積極樂觀;(2)海報圖形語言要簡潔;(3)盡量使用國際性語言,因為這是一個國際性的比賽,需要各個國家的民眾都能讀懂海報;(4)文字要與圖形很好的結合,使文字多一層含義。教授給我的草稿點評是:樂高積木是一種國際化的圖形語言,但是圖形復雜,需更加簡潔,修改建議是可只保留其中的“0”,取出其他的文字積木。邦迪教授在第一節(jié)課程中提出海報設計的一個原則,叫做AIDA原則,它是指A:Attention(關注度,海報能引起他人的注意);I:Interest(興趣,海報能引起他人的興趣);D:Desire(渴望,海報能夠激發(fā)人內在的情感);A:Action(海報能激發(fā)人采取行動)。
第一階段:邦迪教授的指導方式是一對一輔導,每一次與教授溝通,我們需要拿著自己的作品到講臺前和教授溝通。我根據教授的建議第一次修改了海報,只保留了樂高字母“0”。我給教授看了我的修改稿之后,教授給我的海報進一步發(fā)展提出了他的建議:圖形要更加厚實,使用實物搭建數字“0”,再用攝影的技術完成。并且教授希望我集中精力做好樂高積木這張,不需要分散盡力發(fā)展其他的想法。
第二階段:于是我拿出了家中已有的積木搭建了字母“0”,通過拍攝方式得到圖形,我?guī)е谱骱玫姆e木和電子稿與教授溝通,教授看了第二張修改稿之后,提出建議:(1)積木的顏色沒有初始草稿的彩色好看;(2)并且制作有些粗糙;(3)畫面中投影是何寓意?如果沒有含義,考慮去除,嘗試做一張沒有投影的圖形對比一下;(4)海報中的“Let’s make it zero”主題文字的字體要重新選擇,可以試一下其他字體;(5)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標志要放上去。話音剛落,教授便拿出自己的相機拍攝我搭建的積木,給我演示拍攝角度,通過教授的演示,我領會了教授的用意是希望拍攝的角度能體現積木的厚度。
第三階段:課后我去商場買了樂高積木,并用這些積木拼出數字“0”,拼完整后,我把積木的局部處理殘缺,將殘缺的部分擺在畫面前端,并且調整了積木的視覺方向,使整個圖形邊緣的直線與水平線垂直,再進行拍攝采取海報圖形??戳诉@一稿修改,教授的意見是:海報主題文字編排很好,字體選的也很好,但積木中的白色要去除,看上去就像中間白色部分亦是缺失的,殘缺的部分可調整致其他位置,現在所出的位置使得圖形看上去比較像是字母“C”。教授問我是否懂得如何使用軟件處理積木的白色部分,我表示不是很確定,于是教授打開他的電腦,指導我如何使用photoshop處理。
第四階段:學會了如何用軟件處理后,我將樂高積木中的白色部分全部處理成彩色的,帶著我這一次的修改稿和教授溝通后,教授表示這張海報基本完成了,并且親自為我調整了主題文字的位置,達到了這張海報的最終效果。
在此次課程中,邦迪教授的指導原則大致包括:(1)切題,邦迪教授根據比賽文件中提到的要求一一對應;(2)專業(yè)性,海報中聯(lián)合國標志的位置、海報主題文字“Let’s make it zero”的字體和位置要和海報中的圖形結合恰當,邦迪教授也明確指出海報中字體選擇Helvetic Neue Regular 52pt optical比較合適;(3)信息交流準確度,表現在海報的主題表達是否準確,例如海報主題強調的是兒童死亡率降低這樣一個積極的現狀,而不是兒童生存的消極方面;(4)中國元素,中國元素做海報比較受國際的關注;(5)可以選擇國際性語言;(6)少就是多,邦迪教授在指導過程中秉承這一原則,認為畫面中所傳達的信息不可以重復出現,如果一個圖形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就不需要用多余的文字解釋,在海報制作過程中,邦迪教授幫助我們?yōu)楹笞鰷p法工作;(7)到課程后期,海報制作基本完成時,邦迪教授明確統(tǒng)一標志的大小以及在海報中的位置;(8)在進行一件作品創(chuàng)作前,不能花費太多的時間做調研和資料收集,這樣就占用了你完成的時間,前期想法固然重要,但只要有個很好的點子,可以花費不多的時間完成;(9)海報中的字體運用要有雙重含義,并且要考慮字體和圖形的關系;(10)海報在街頭展示時,要考慮到它與其他海報的關系。
我的此次主題性海報作品完成過程大致如上。在邦迪教授的耐心指導下,我的作品在不斷完善,最終完成至最佳程度。此次課程,不僅讓我學習了制作海報的方法而且學習到了許多有關海報的理論知識,海報完成的過程雖然歷經多次修改調整,但是邦迪教授每次提出的建議都與學生達到了共識,邦迪教授也十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這一點體現在輔導方式中,邦迪教授會將所有同學的海報共同張貼在黑板上,讓全班同學為每一張海報共同提出建議,這個過程我們也吸收了來自全班同學的建議。我認為完成一件好的設計作品,需要要有一份熱情,期待每一次的進步,不畏懼每一次的改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