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磊 (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400047)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興起的原因及其藝術特征
紀 磊 (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400047)
在中國書法漫長的發(fā)展史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尤為璀璨,這一時期的楷書、行書、今草等書體經過書法大家們的不斷推陳出新,以趨于成熟,本文從這一時期書法興起的原因及其藝術特征兩個發(fā)面來詮釋魏晉南北朝書法藝術的具體情況。
魏晉南北朝書法;興起原因;藝術特征;承上啟下;筋骨相連
書法作為中國獨有的藝術形態(tài),因其形式、材質上的獨一無二而成為我國的國粹。書法藝術發(fā)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成就尤為突出。雖然它只有短短370年的歷史,但是在中國書法史上卻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這一時期既是文人書法流派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書體演變的歸結期??瑫?、行書、今草等書體經過書法大家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不斷加工與完善已趨于成熟,并且成為影響以后歷代大家書法風格的重要依據(jù)。
1.社會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可以說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代。在這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 ,戰(zhàn)爭不斷,朝代更是更替頻繁,社會經濟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惡劣的社會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書法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為避免遭受政治上的迫害,當時很大一部分文人士大夫表現(xiàn)出逃避現(xiàn)實、頹廢、玩世不恭的傾向。但同時也在反思著社會文化,于是一股個人主義精神悄然興起,人的本性逐步得到解放。在書法創(chuàng)作方面,藝術家們更加大膽的追求個性表現(xiàn)與情緒的宣泄。
2.魏晉玄學、佛教對書法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社會動蕩不安再加上曹操等統(tǒng)治者提出“唯才是舉”的選拔原則,使得本身注重德行的儒家思想遭到冷落,取而代之的是“虛誕清淡”的意識形態(tài),也就是所謂的玄學。玄學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死板僵化的儒學,使很多書家勇于打破傳統(tǒng)禮教的束縛,大膽的利用書法作品作為載體表達自己的人生觀念,宣揚情感內容。于是書法藝術中就出現(xiàn)了多種神韻異常、方便流暢的字體,出現(xiàn)了像鍾繇、“二王”這樣的書法大家。他們擯棄了自秦漢以來程式化的書寫格式,在自己的書法作品中注入了許多更為人性、主觀的東西。
除了玄學,佛教也對書法的興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大量的佛經傳入中國,寺廟、石窟也隨之興起,以書法作佛事大大的促進了書法的傳播,至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魏晉時期遺留下來的經文的書法遺跡,并且在許多摩崖石窟中都可以發(fā)現(xiàn)大量的書法石刻。
1.承上啟下
魏晉南北朝書法繼承了前代書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且對后世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楷書、行書、今草這樣突出的新書體,但是從這些書體的墨跡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繼承了東漢書法遺風。以鐘繇為例,以他的作品《宣示表》為例,其中的“今”與“之”這兩個字的捺畫都保留有隸書中波磔的痕跡,但是又區(qū)別于隸書,有著自己的特點。作品橫畫寫的較長,這也應該是呼應隸書強調橫勢的一種特征。又例如“書”字在橫折的轉折部分,它也不像后來楷書頓筆那么明顯。這種轉折自然、質樸,整幅作品古雅中透著天然神韻。
在創(chuàng)新方面,我們從鐘繇的《薦季直表》與《賀捷表》中都可以發(fā)現(xiàn)橫畫已經削弱了波磔的態(tài)勢,并且運用了一拓直下的三過折法。鐘繇的書法對后世書家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衛(wèi)夫人、王羲之等人都有向其取法。元、明時期的趙孟頫、文征明等人也都有意效仿,但是由于年代久遠、真跡難尋,因此在表現(xiàn)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
2.筋骨相連
如同人一樣,書法作品也有筋骨血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受到人物品藻風氣的影響,在書法表現(xiàn)中出現(xiàn)了人格象征化的態(tài)勢,因此書法作品中的筋骨血肉必然是和人的筋骨氣血連接在一起的。而人的筋骨氣血則表現(xiàn)為文人士大夫們的素質修養(yǎng)、自身氣度、德行、品味等各方面。人們常說字如其人,文人士大夫們在當時的談吐修養(yǎng)通過他們的字跡就能夠體現(xiàn)出來。在書法中,“骨”起到了支架的作用,如果沒有了“骨”,任何優(yōu)美的姿態(tài)都無從說起了,更不用提神形兼?zhèn)淞恕R咱b的《災禍帖》為例,用筆適宜,骨肉勻稱,作品中不胖不瘦的均勻線條營造出一副精氣神十足的書法態(tài)勢。
筋在書法中表現(xiàn)為筆勢的相連,字與字之間的連接和流通,體現(xiàn)出了字與字之間的聯(lián)系和前后關系。王羲之在很多書法作品中都使用了大量的連筆。以《初月帖》為例,作者將中鋒用筆與側鋒用筆相結合,字體節(jié)奏及其富有韻律,作者運用了連字分組的形式增強了書法表現(xiàn)的趣味性。這種方式將筆畫相連的幾個字構成一組,并且使幾個筆畫不想連的字俯仰相應,態(tài)勢相連,給人形成視覺上的一組,并且各組之間以傾斜的方式相連接。這種布局突出了文字表現(xiàn)的曲線美與生動性,一反前人呆板的直線性布局,也表現(xiàn)了作者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與性格。
再比如說王羲之的《中郎女帖》字與字之間形斷意沒斷,筆斷但是意相連,這就是氣脈的流通,在這里表現(xiàn)為筆勢上的相連,同時筋與骨保持了良好的聯(lián)系。
3.行書的空前發(fā)展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別是兩晉時期,行書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行書是介于草書與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這一時期也涌現(xiàn)出了許多書法大家推動了行書的發(fā)展,使當時書法界的行書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了百花爭艷的繁榮景象,極大的豐富了當時的書法風格,也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魏晉書法之所以能夠屹立于中國書法之林,不僅僅是因為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來了很多的書法大家,同時還要歸結于這些大家在師古人的同時能夠推陳出新。我們在了解魏晉時期書法的時候也能夠感受到文人士大夫們的人性精神、自由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圍,正是有了這些揚棄的過程,才使得魏晉書法在歷史上占有這么重要的地位,推動了書寫的漸變流傳,破除了書法自秦漢以來的嚴格程式,讓書法發(fā)展更為自由和諧。
[1]廖鐵.魏晉書風[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5.
[2]張永紅.魏晉書法[J].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7.27.
[3]張朝陽 張艷榮 . 中外美術簡史[M].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9.8.
[4]于東新. 魏晉書法藝術風格論[J]. 內蒙古民族師院, 2004.9.
[5]吳江年. 試論魏晉書法的空間美[J].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 2001.18.
[6] 黃家寶.“骨”與“勢”魏晉書法的審美追求[J]. 美術研究.2012.9
[7]黃淳.秦漢魏晉南北朝書法史[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