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宇[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哈爾濱 150025]
誰在傾聽你的心聲?
——解讀《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人物對話
⊙李博宇[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哈爾濱 150025]
推介語
海明威的小說《白象似的群山》主要是由人物之間的對話構(gòu)成敘事,其中也有敘述與描寫。布置討論作業(yè)的目的是研究人物話語在小說中使用的意義。如果僅就傳統(tǒng)文學(xué)理論而言,大致是:“人物語言個性化”“話響人到”“話里有話”“潛臺詞”類的解釋。事實上不僅如此。從敘事學(xué)角度看,人物話語屬于非敘事性話語,統(tǒng)稱為“引語”。按熱奈特的分類及學(xué)者的總結(jié),“引語”可分為直接引語,間接引語;自由直接引語,自由間接引語。同樣的問題,理解不同,則稱謂有異。研究語用學(xué)的學(xué)者認為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是一種語言交際行為,美國的格萊斯提出語言交際中的“合作原則”,此原則與雙方話語的質(zhì)量、數(shù)量、關(guān)系、方式有關(guān)。按生活常識,人與人之間話語交流具有意圖欲望的性質(zhì),而“言不盡意”“言遮其意”“言不由衷”“心口不一”“閃爍其詞”,多是指人與人話語交流時存在著真實與虛假的矛盾。
因而,在給研究生上課布置作業(yè)時,選擇了這篇小說。在課堂討論中,我強調(diào):1.不要限于敘事學(xué)概念,削足適履。2.從生活體驗感受出發(fā)閱讀文本。3.不要受“冰山理論”的影響降低思維具體性的強度。4,考慮男女主人公細膩復(fù)雜的心理狀態(tài)。5.將思考邏輯化,條理化。
這幾篇論文即是討論的結(jié)果。
——劉紹信(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博士,碩導(dǎo))
《白象似的群山》是厄內(nèi)斯特·海明威于1927年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講述一個美國男人在火車中轉(zhuǎn)站的酒吧里勸說一個叫吉格的女孩做人流手術(shù)的故事,作者采用外聚焦的限制型客觀敘事將故事呈現(xiàn),是海明威“冰山理論”的代表作之一,通篇幾乎都是由男女主人公的對話組成,將文本與讀者的審美距離降到最低,真實地將故事還原,正如余華在《眼睛和聲音》中談道:“《白象似的群山》可以說是一覽無余,這正是海明威最為迷人之處,很少作家像海明威那樣毫無保留地敞開自己的結(jié)構(gòu)和語言,使它們像河流一樣清晰可見。與此同時,海明威也削弱了讀者分析作品的權(quán)利,他只讓他們?nèi)ジ惺?、猜測和想象。《白象似的群山》是這方面的專家,在那些如同列車、啤酒和窗外的群山一樣明確單純的語言下,海明威展示的卻是一個復(fù)雜的和百感交集的心理過程。”
“What should we drink?”the girl asked.“咱們喝點什么呢?”姑娘問。
“It’s pretty hot,”the man said.“天熱得很,”男人說。
“Let’s drink beer.”“咱們喝啤酒吧?!?/p>
“Dos cervezas,”the man said into the curtain.“來兩杯啤酒?!蹦腥藢χT簾里面說。
女孩吉格以詢問男人喝什么酒為開端是女孩的一種探尋和對男人態(tài)度的試探。而在這次對話中,男人只是回答天氣炎熱,當(dāng)女孩提議喝啤酒的時候,男人對門簾里的人用西班牙語點酒,簡短而非正面的回答,女孩面對男人這樣冷漠的態(tài)度卻仍然積極地與男人進行溝通,這試探中有著女孩對男人的討好,這討好中也隱藏著女孩深深的期待。
“They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she said.“它們看上去像一群白象,”她說。
“I’ve never seen one,”the man drank his beer.“我從來沒有見過象,”男人把啤酒一飲而盡。
“No,you wouldn’t have.”“你是不會見過。”
“I might have,”the man said.“Just because you say I wouldn’t have doesn’t prove anything.”“我也許見到過的,”男人說,“光憑你說我不會見過,并不說明什么問題。”
在第二次談話開始時,女孩由之前的詢問改為陳述,可見男人的態(tài)度使得女孩的情緒有了一定的變化,但是依然配合著男人。此處是女孩在全文中第一次提及白象,白色象征著純潔的愛情和美好的未來,同時也讓人聯(lián)想到女孩腹中的胎兒。男人的回答使得女孩第二次發(fā)起的談話被迫中止,她又將話題轉(zhuǎn)移到“酒”。
“It tastes like liquorice,the girl said and put the glass down.”“這酒甜絲絲的就像甘草,”姑娘說,一邊放下酒杯。
“That’s the way with everything.”“樣樣?xùn)|西都是如此?!?/p>
“Yes,”said the girl.“Everything tastes of liquorice. Especially all the things you’ve waited so long for,like absinthe.”“是的,”姑娘說,“樣樣?xùn)|西都甜絲絲的像甘草。特別是一個人盼望了好久的那些東西,簡直就像艾酒一樣?!?/p>
“Oh,cut it out.”“喔,別說了。”
“一個人盼望了好久的那些東西”,女孩的話語中仍舊是圍繞著腹中的胎兒,期待男人對胎兒有明確的允諾,在這樣不斷地試探、期待、討好與妥協(xié)中,也折射出女孩自身的軟弱和不安以及對男人的情感依附,期許得到男人對胎兒的認可和承諾,以此來獲得自身的安全感,而男人卻以一味破壞的態(tài)度來回應(yīng)女孩內(nèi)心的希冀。從兩人的談話中,我們可以感知這討好般的詢問和冷漠簡短的回答并非是情感之間無法交流的絕望,而是女孩和男人之間的疏離感和內(nèi)心的孤獨感所致,是人物間各自意圖的矛盾和沖突。
“The beer’s nice and cool,”the man said.“這啤酒涼絲絲的,味兒挺不錯,”男人說。
“It’s lovely,”the girl said.“味道好極了,”姑娘說。
“It's really an awfully simple operation,Jig,”the man said.“It’s not really an operation at all.”“那實在是一種非常簡便的手術(shù),吉格,”男人說,“甚至算不上一個手術(shù)。”
The girl looked at the ground the table legs rested on.姑娘注視著桌腿下的地面。
“I know you wouldn't mind it,Jig.It's really not anything.It's just to let the air in.”“我知道你不會在乎的,吉格。真的沒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用空氣一吸就行了。”
The girl did not say anything.姑娘沒有作聲。
在男人首次發(fā)起談話時,女孩配合著男人,而當(dāng)男人開始提及手術(shù)的問題時,女孩并沒有用語言回應(yīng)?!肮媚镒⒁曋劳认旅娴牡孛??!薄肮媚餂]有作聲?!边@是無聲勝有聲的回答,男人正面地表明了自己對胎兒的態(tài)度,這與女孩期待的回答完全不符,在這萬般的失落中,沉默是失望最好的表現(xiàn)。女孩百感交集,這失望中也融合了對男人自私冷酷的驚訝,在求而不得的失落感中,女孩陷入了痛苦的掙扎,繼而引發(fā)以下的發(fā)問:
“Then what will we do afterwards?”“那以后咱們怎么辦?”
“What makes you think so?”“你怎么會這么想呢?”
“And you really want to?”“你真的希望我做嗎?”
“I know.But if I do it,then it will be nice again if I say things are like white elephants,and you’ll like it?”“我知道。但是如果我去做了,那么倘使我說某某東西像一群白象,就又會和和順順的,你又會喜歡了?”
“If I do it you won’t ever worry?”“如果我去做手術(shù),你就再不會心煩了?”
這看似是女孩對男人的一系列發(fā)問,實則是女孩對自身的詢問,是她與自己內(nèi)心的對話,她在自己愛情的選擇中掙扎著、痛苦著,同時又面對著男人的自私、無情和不肯擔(dān)當(dāng)、不負責(zé)任的丑惡嘴臉。男人無法對女孩的未來做出承諾,只想解決當(dāng)下墮胎手術(shù)的問題,也暗示了兩人的關(guān)系根本就沒有未來可言。男人表面尊重女孩的選擇,卻已經(jīng)表明希望女孩做墮胎手術(shù)的決心。言語的交流暴露了彼此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和意圖。
“I said we could have everything.”“我說我們本來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p>
“No,we can’t.”“不,我們不能。”
“We can have the whole world.”“我們可以擁有整個世界。”
“No,we can't.”“不,我們不能?!?/p>
“We can go everywhere.”“我們可以到處去逛逛?!?/p>
“No,we can’t.It isn’t ours any more.”“不,我們不能。這世界已經(jīng)不再是我們的了?!?/p>
“It’s ours.”“是我們的。”
“No,itisn’t.Andoncetheytakeitaway,younever getit back.”“不,不是。一旦他們把它拿走,你便永遠失去它了?!?/p>
這段對話是在寫兩人感情關(guān)系的破碎,卻彰顯了女孩內(nèi)心的決絕與痛楚,“這個世界已經(jīng)不再是我們的了。”這句話有種蒼涼的失落感,“迷惘一代”中男女青年都無法將自身定位,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是與整個時代的格格不入。在女孩心里,自己的孩子不能屬于自己,連整個世界、整個時代都不屬于自己,而自己卻在與男人的關(guān)系中迷失,這種思想是女孩自我意識覺醒的開始。
“Would you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stop talking?”“那就請你,請你,求你,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千萬求求你,不要再講了,好嗎?”
“I’ll scream,”the girl siad.“你再說我可要尖聲叫了,”女孩說。
重復(fù)使用七個“please”不僅加強了語氣,而且表明這時男人的行為使女孩的情緒激化到了極點。女孩用尖叫作為威脅,是女孩對痛苦和不滿的激烈表達,同時也是她之后冷漠態(tài)度和精神覺醒的前提。
“I’d better take the bags over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ation,”the man said.She smiled at him.“我還是去把旅行包放到車站那邊去吧,”男人說。姑娘對他笑笑。
She was sitting at the table and smiled at him.她正坐在桌子旁邊,對他投來一個微笑。
“Do you feel better?”he asked.“你覺得好些了嗎?”他問。
“I feel fine,”she said.“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me.I feel fine.”“我覺得好極了,”她說,“我又沒有什么毛病羅,我覺得好極了?!?/p>
從兩人短短的談話過程中,我們看到女孩已經(jīng)一點點地關(guān)閉了自己的情感之門。女孩對酒吧女人和美國男人的微笑,代表著她已經(jīng)到了痛苦和絕望的頂端,這是內(nèi)心的冷漠?!拔矣X得好極了?!边@實則是女孩在經(jīng)歷了痛楚和焦灼之后得來的平靜,同時也是女孩在全文中自我覺醒的一個過程,也是女孩獨立意識的開端。雖然全文以“零度結(jié)尾”的方式收束全文,卻也暗示了女孩會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是否墮胎。女孩在全文中的失落并非是兩個人之間情感的破碎,更是當(dāng)時整個時代文明的失落。
在美國男人與女孩吉格的對話中我們看出女孩跌宕起伏的心理變化,從話語的隱蔽性中,我們讀出這是一個女孩從期待到失望再到冷漠,最后逐漸走向覺醒的心理過程,她的焦慮和壓抑貫穿著全文。海明威作為時代的旁觀者,呈現(xiàn)了“迷惘一代”的生存狀態(tài)。女孩最想逃離身邊的男人,但更想逃離當(dāng)時社會文明的重壓?!栋紫笏频娜荷健肥呛C魍c第二任妻子保林在法國南部漁村度蜜月時所創(chuàng)作的,在與哈德萊的上一段婚姻中,他曾反對孩子的降生,并放棄對家庭責(zé)任的承擔(dān)。在這部作品中,海明威通過對女孩言語行為的刻畫,也融入了對自身的思考?!耙粦?zhàn)”后的美國處在愛情、倫理、道德的轉(zhuǎn)折時期,男人和女孩的對話在酒吧由喝酒展開,意味著當(dāng)時美國禁酒運動的失敗,并表明了美國公民對禁酒運動的態(tài)度,墮胎的故事也反映了當(dāng)時美國出生率下降的問題??此魄閭H之間平常的對話內(nèi)容卻隱藏了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和現(xiàn)實狀況,由此揭示了“一戰(zhàn)”后人們精神世界的迷惘和荒蕪。海明威采用外聚焦的敘事手法,以通篇的人物對話模式,在喧囂之中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tài)客觀地敘述了當(dāng)時人們的精神狀況,這種客觀性敘述并非是在批判,而是在傳達,傳達了女孩的心聲,傳達了時代之音,由此可見海明威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一個時代生長在他的敘述之中。
作者:李博宇,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2級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方向碩士研究生。
編輯: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