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資涵[河南大學文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論《桃花扇》中“侯李入道”的深刻性
⊙焦資涵[河南大學文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桃花扇》中“侯李愛情”因二人的愛情觀念、思想意識及其帶有的政治色彩而成為錯位末世之愛?!度氲馈分?,愛情線索和象征主題的“桃花扇”被撕碎,表明了侯李愛情悲劇結局的必然性,也包含著孔尚任對末世及人生的哲思寄托,即向封建末世訣別,并以此邁向新的文明。
《桃花扇》 錯位末世之愛 訣別與希望
(一)侯方域、李香君人物新論
侯方域乃儒林末世之文人。在第一出《聽稗》中,侯方域初次登場道:“暗思想,那些鶯顛燕狂,關甚興亡!”口頭上在斥責貴家公子“學金粉南朝模樣”,對于飽讀詩書、自視甚高的復社文人來說,本應以批判權奸、拯救末世為己任,卻如吳應箕道:“中原無人,大事已不可問,我輩且看春光?!弊詽h朝開始至明朝末年,統(tǒng)治者為了更集中自己的皇權,儒家學說便漸漸成為統(tǒng)治者表面上實行仁政實則殘酷壓制人民的治政工具,其中宋明理學更是發(fā)展到了極致甚至成為御用教條,大大抑制了社會的進步力量。在經(jīng)歷了儒家經(jīng)義漸漸被消磨掉的時代后,中國儒林之士身上的劣根性已經(jīng)愈來愈明顯?!短一ㄉ取分袕蜕缥娜艘怀鰣霰阋辆葡啻?,全然不顧家國危亡,接著《哄丁》一出祭孔大罵阮大鋮“唐突先師,玷辱斯文”,在《偵戲》一出中又反過來向阮大鋮借戲,歌酒作罷卻痛快大罵,到了《鬧榭》,上演了一場文酒笙歌之會,仍然是將國事危急拋之腦后?!短一ㄉ取分兴茉斓娜迨咳合裆羁探沂玖巳寮宜枷氲乃『头饨┦赖某翜S,孔尚任是想借此“懲創(chuàng)人心”,然而身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子孫,他其實是一個極大的矛盾體,一方面對承載了千百年文化根基的文人身上那種清高、儒雅持贊賞態(tài)度,一方面又對儒林之士的軟弱無能感到無可奈何。在《桃花扇》中,孔尚任塑造的侯方域便是這種矛盾體的真實寫照。
《卻奩》是《桃花扇》全劇中劇情轉折的最重要一出。侯方域與李香君共度美好春光之后,將“妝奩”從何而來這一問題拋出,侯生的搖擺不定在香君堅決地拔簪脫衣的映襯下顯得更為突出。妝奩一事是香君提出,侯生只說“昨日承情太厚,也覺不安”,直到楊龍友說出“皆出懷寧之手”,侯生居然問道“:那個懷寧?”此處侯生這一問并不是猶疑,懷寧二字一出,他便已心知肚明,楊龍友再答“:曾做過光祿的阮圓?!?,侯生又問“:是那皖人阮大鋮么?”這一問更是多此一舉,直到最后才問道“:他為何這樣周旋?”以侯生之才應該早已心如明鏡,卻還在這里裝糊涂,再三相問就是心中搖擺不定作祟,及至楊龍友托詞一出,侯生立接“:俺看圓海情辭迫切,亦覺可憐。就便真是魏黨,悔過來歸,亦不可絕之太甚,況罪有可原乎?”此時侯生竟可憐起了阮大鋮,只因為阮大鋮為自己出妝奩梳櫳一事,其復社之立場全無,文士之精神何在!到了《鬧榭》,侯生甚至在復社面前為阮大鋮開脫“:罷!罷!他既回避,我們也不必為已甚之行?!贝藭r的侯生又怎會想到日后遭阮大鋮陷害乃至鋃鐺入獄呢?孔尚任雖筆筆都暗含著對侯方域的斥責和批判,卻在不經(jīng)意間也流露出對侯生之才的欣賞。在《修札》一出中侯生代父修書一封以勸左良玉休兵“:老夫愚不揣,勸將軍自忖裁,旌旗且慢來,兵出無名道路猜。高帝留都陵樹在,誰敢輕將馬足。乏糧柴,善安排,一片忠心窮莫改。”在《阻奸》中,更是向史可法論福王的三大罪、五不可立,字字珠璣,慮之甚遠。侯方域就是孔尚任心中的那個矛盾體,也正暗合孔尚任所意識到的儒林末世之態(tài)。在末世腐朽力量的推動下,侯方域跟著命運在走,沒有也無力主動做出選擇。
李香君是孔尚任理想的化身,她身上有著一種侯方域這等文人所沒有的主動抗爭和選擇命運的精神。再看《卻奩》一出,香君在得知妝奩出自阮大鋮之后的行動與侯生大相徑庭。她先是質問侯生:“官人是何說話,阮大鋮趨附權奸,廉恥喪盡,婦人女子,無不唾罵。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處于何等也?”說得侯生無言以對,接著拔簪脫衣道:“官人之意,不過因他助俺妝奩,便要徇私廢公。那知道這幾件釵釧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脫裙衫,窮不妨;布荊人,名自香?!睅拙湓捦纯炝芾?,氣節(jié)凜然,惹得侯生在一旁只得道:“這等見識,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笨咨腥卧趧?chuàng)作此段時,侯生與香君就好似其思想中的兩個極端,一邊是猶疑的矛盾體,一邊是痛斥矛盾體的堅決力量,當矛盾體失去信念時,這種決絕的力量便將其猛地驚醒。統(tǒng)觀全劇,《桃花扇》無不是作者在這股力量的鼓舞和不斷驚醒中改創(chuàng)出來的。
在封建王朝漸漸衰亡之際,一切蒼生都被這種無形的、即將沒落的力量推著向前走,有的人在命運面前無力做選擇,軟弱如侯生,有的人卻在命運面前勇敢、堅決,錚錚如香君?!皡s奩”即為香君自己主動做選擇的第一件事。在田仰聘金三百欲納香君為妾之時,香君道:“奴家已嫁侯郎,豈肯改志。”“奴家不圖富貴,這話休和我講?!睌嗳痪芙^改嫁是香君第二次主動選擇自己的命運。到了《守樓》更是將香君的主動性推向制高點,香君言道:“阮、田同是魏黨,阮家妝奩尚且不受,倒去跟著田仰么”,“我立志守節(jié),豈在溫飽。忍寒饑,決不下這翠樓?!苯又棺财苹ㄈ?,血染詩扇,成就了著名的“桃花扇”。這一撞香君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用鮮血捍衛(wèi)了心中所堅持的對愛情、對名節(jié)的信仰。再到《罵筵》,香君控訴面前這群奸佞,在國將不國之時,只知道尋歡作樂:“堂堂列公,半邊南朝,望你崢嶸。出身希貴寵,創(chuàng)業(yè)選聲容,后庭花又添幾種。把俺胡撮弄,對寒風學海冰山,苦陪殤詠?!毕憔粦竹R、阮之威大罵:“東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干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更加激怒馬士英、阮大鋮之輩,欲將香君推入雪中,香君仍未吐盡胸中之憤恨:“奴家已拼一死。吐不盡鵑血滿胸,吐不盡鵑血滿胸?!毕憔哉亲髡吆吞煜轮页剂x士、黎民百姓痛斥魏黨的心聲。在《罵筵》中,香君主動與權奸和命運的抗爭達到頂峰。黑格爾說過:“人格的偉大和剛強只有借矛盾對立的偉大和剛強才能衡量出來,環(huán)境的沖突愈眾多、愈艱巨,矛盾的破壞力愈巨大,而心靈仍能堅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顯出主體性格的深厚和堅強?!雹勰┦赖暮诎党淮斡忠淮蔚貙⑾憔葡蚪^境,而香君卻不甘被命運所征服,她堅守信念,奮起抗爭,為此,不惜以生命為代價。
(二)錯位末世之愛——侯李愛情新闡釋
一個是風流倜儻、博才儒雅的文士,一個是妙齡絕色、技藝超群的佳人,本應擁有理想中的美好愛情,卻因錯位的結合、末世的籠罩而注定成為悲劇。
侯方域與李香君的結合方式為“梳櫳”。“梳櫳”是指為青樓中所養(yǎng)少女在正式成為妓女之前選擇一位名士與其結合,并非正式的婚姻關系。晚明時,文士與名妓的結合已經(jīng)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和文化現(xiàn)象?!懊咳缒艿玫矫说那嗖A,方顯出倜儻風流,為人艷羨。反之,一個妓女能否成名,也要名士來捧,她們除了自己具備出眾的色藝之外,有沒有名士的題名,也至關重要?!雹芎罘接蛘潜е@樣的態(tài)度來為李香君梳櫳的?!皩θ缕G陽之節(jié),住六朝佳麗之場,雖是客況不堪,卻也春情難按。昨日會著楊龍友,盛夸李香君妙齡絕色,平康第一?,F(xiàn)在蘇昆生教他吹歌,也來勸俺梳櫳……”再看二人結合之時,眾人作樂迎接,生旦相見,鄭妥娘道:“俺院中規(guī)矩,不興拜堂,就吃喜酒罷。”侯李二人的結合本就是司空見慣的露水姻緣,卻被香君自己當成堅定不移的至情?!毒苊健分校瑮铨堄训溃骸昂罟右粫r高興,如今避禍遠去,那里還想著香君哩?!彪m是借楊龍友之口說出,但也未必不是實情,當時社會的世事人情即是如此。再看香君,李貞麗道:“香君自侯郎去后,立志守節(jié),不肯下樓,豈有嫁人之理。”而到之后《守樓》中的血染詩扇,這種氣節(jié)與至情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侯方域和李香君對于愛情觀念上的不同首先造成了二人愛情關系上的錯位。
再次,侯李二人思想意識的不同也導致了其愛情關系的錯位。侯方域作為復社文人,其政治覺悟既混沌又不堅決。在接受阮大鋮的妝奩之后,其政治立場竟有些動搖。在隨高杰監(jiān)軍河防時,只因高杰一句“書生之見,益發(fā)可笑。俺高杰威名蓋世,便是黃、劉三鎮(zhèn),也拜下風”的譏諷,便言道:“是!是!是!元帥既有高見,小生何用多言。就此辭歸,竟在鄉(xiāng)園中,打聽元帥喜信罷。”侯生如此自負地拂袖而去直接導致高杰被許定國所殺,冷笑著賭氣離去早已忘卻了國家的危亡。侯方域空有才學卻無力救國,注定了是儒林末世之文人,是孔尚任心中的矛盾體;敢于“罵筵”的李香君果敢、堅定,是孔尚任理想的化身。侯生與香君的理想追求不同,便無法達到內心的通約。
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愛情還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短一ㄉ取分袃蓷l敘事線索,一條細參離合之場,一條總結興亡之案,兩條線索并行交織。封建王朝末世奸佞專權、政治混亂的時代背景奠定了侯李愛情的悲劇基調。先是因阮大鋮幫襯妝奩才讓侯李得以結合,而后因為卻奩遭到阮大鋮的忌恨,接著侯生遭陷害并關聯(lián)到左良玉,無可奈何只得投奔史可法,二人這一分離已知后會遙遙無期。如香君言:“滿地煙塵,重來亦未可必也。”“離合悲歡分一瞬,后會期無憑準?!薄睹淖芬怀龅目偱袑懙溃骸盃幎穭t朝宗分其憂,宴游則香君罹其苦。”⑤二人分別后,侯生這條線寫到迎立福王,四鎮(zhèn)內訌,左良玉因子叛亂自盡,史可法絕望沉江,南明王朝大勢已去。香君一條線通過“拒媒”“媚座”“罵筵”“選優(yōu)”等事,寫出弘光小王朝的驕奢淫逸。侯李再次相遇之時,南明王朝已將覆滅,二人的愛情也只能為之殉葬。
“入道”的深刻性不僅僅在于侯李愛情的悲劇結局,還在于寫盡了國破家亡的悲哀,揭示出道統(tǒng)朽壞、文明衰落的末路。
(一)《入道》中“撕扇”——侯李愛情之結局
《桃花扇·凡例》中寫道:“劇名《桃花扇》,則桃花扇譬則珠也,作《桃花扇》之筆譬則龍也。穿云入霧,或正或側,而龍睛龍爪,總不離乎珠?!雹蕖疤一ㄉ取笔呛罾類矍榈年P鍵線索,撕掉桃花扇也就喻示著侯李愛情的破滅。
“桃花扇何奇乎?妓女之扇也,蕩子之題也,游客之畫也,皆事之鄙焉者也;為悅己容,甘面以誓志,亦事之細焉者也;宜其相謔,借血點而染花,亦事之輕焉者也;私物表情,密痕寄信,又事之猥褻而不足道者也?!雹咦畛酰睹呦恪分泻罘接驅⒁槐鷮m扇贈與香君,為其訂盟之物,并且在扇上題詩,原為狎妓之作。在《守樓》中,香君拼死守節(jié)撞破花容,血染詩扇,此血為香君錚錚不屈之血。接著在《寄扇》中,楊龍友以草汁點染,將血點竟畫成了折枝桃花,實乃荒唐之筆。蘇昆生替香君在亂世中將血扇寄與侯生,更為離奇。多情文人的定情信物,被香君的正氣之血染紅。當香君得知自己的血跡被點染成畫時說:“咳!桃花薄命,扇底飄零?!边@一句中飽含著香君的悲情與無奈。而扇上之桃花本是香君的一腔憤恨,楊龍友卻將其化解成了雅麗之畫,這樣的點染究竟是點睛之筆還是曲解之意?一把桃花扇,血淚與艷詞、草墨合為一體,多么荒唐!多么觸目驚心!《寄扇》一出的總批中寫道:“聞桃花扇之名者,羨其最艷、最韻,而不知其最傷心、最慘目也?!雹?/p>
在《入道》中,侯李在大祭之場再續(xù)兒女私情,被張瑤星怒斥道:“兩個癡蟲,你看國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他不斷么?”如此荒唐的“桃花扇”最終必須被撕碎,纏繞在其中的侯李愛情也必然會破滅,其所喻示的封建王朝統(tǒng)治也終將進入末世之境。
(二)“入道”——向封建末世訣別,邁向新的文明
《入道》中,張瑤星率眾人,老贊禮攜村中父老設壇祭奠死難君臣,忠臣超升天界,奸佞紛紛被天道所譴死于非命,正所謂“善有善報,天理昭彰”。祭奠是一種向靈魂告慰的儀式,也是一種向末世訣別的方式。這是塵世之人生命的完結,也是一代文士精神生命的最終皈依。劇情發(fā)展至此,作者將封建統(tǒng)治下的文明毀滅給我們看,已經(jīng)到了只能訣別的時刻,就算擺在前方的只是理想中虛幻的桃花源,也必須堅決地向前走。
孔尚任的精神世界是儒道合一的,在看到國破家亡、道德淪喪、文明衰落之時,他選擇了歸隱。子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這種歸隱中包含著中國古代文人的傳統(tǒng)文化品格,也包含著孔尚任將希望存于天地之間的精神寄托。
在《聽稗》中,柳敬亭論孔子正樂之功時道“:俺們一葉扁舟桃源路,這才是江湖滿地,幾個漁翁。”并配以解說“:這四個人,去的好,去的妙,去的有意思?!本赐ぶ畷∏≌f出了孔尚任心中之理想。所謂“贊天地之化育”(《禮記·中庸》)“,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關于天地之謂也”(《莊子·知北游》)?!短一ㄉ取纺┝耍度氲馈泛蟮摹队囗崱氛强咨腥蔚奶一ㄖ?,他希望可以與“憑世上滄海變田田變海,俺那老師父只管瞳著定六經(jīng)”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朝代的更迭,在天地自然之中孕育出新的社會與文明。
《入道》正是孔尚任向封建末世訣別的儀式,以此邁向新的文明。
所有文學、藝術作品的深刻性都在于發(fā)現(xiàn)人類社會所存在的問題和落后的癥結,并試圖找出解決的道路,每一位作家都為此孜孜不倦,人類的文明也正是因此才獲得前進的力量。孔尚任的歷史劇《桃花扇》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將長久地屹立于世界文學之林。
①周貽白:《中國戲劇史長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第419頁。
②⑥(清)孔尚任:《云亭山人評點〈桃花扇·凡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頁,第11頁。
③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22頁。
④袁墨卿、袁法周:《晚明江南文化殊相——名士與名姝的艷情與悲劇》,《棗莊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⑤⑧(清)孔尚任:《云亭山人評點〈桃花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3頁,第69頁。
⑦(清)孔尚任:《云亭山人評點〈桃花扇·小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8頁。
作者:焦資涵,河南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中國戲劇。
編輯: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