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摘 要: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是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該文主要通過訪談法、問卷調查和文獻綜述等方法,并結合多年體育教學的實踐經驗,從多角度選取,評價內容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對體育學習評價指標進行分析與研究。對學生體育知識、體能、技能進行評價同時,加入對學生身心健康、個性與情感、道德品質進行評價;并將學生學習進步幅度納入成績評定指標;構建的評價指標權重以《綱要》為依據(jù),全面體現(xiàn)課程目標所要求的五個水平領域。
關鍵詞:新疆高校 體育課 學習評價指標 分析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57-02
多年來,新疆高校對學生體育學習評價都只是片面的側重于對學生體能和技能的評價,對于評價內容選取,缺乏理論依據(jù),對評價內容權重過于隨意,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方式上,主要以體育教師的標準化評價上,評價標準各自設定,缺乏理論依據(jù)和統(tǒng)一性。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這就要求高校構建一個合理、完善的的體育評價指標體系。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該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對新疆7所普通高校70名育教師及各?,F(xiàn)行的評價指標進行了調查,結合相應的理論依據(jù),查閱了相關參考文獻,對一、二級評價指標內容、指標權重及相應評價方式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從理論上構建了新疆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學習評價指標體系。
2 現(xiàn)狀分析與研究
2.1 體育課教學評價內容和方式
教學評價內容是評價學生體育學習的依據(jù),通過收集的新疆各高校教學大綱來看,7所高校都選擇了運動技能、身體素質、學習態(tài)度和出勤率為評定學生學習的評價內容,只有1所高校評價指標中有理論知識作為評價指標。說明新疆普通高校的評價內容單一,欠缺對學生的體育習慣、情意表現(xiàn)以及交往和合作能力、學生學習進步程度等方面評價。
2.2 新疆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評價指標及權重分配
數(shù)據(jù)顯示,該區(qū)普通高校評價內容為專項技能、身體素質、學習態(tài)度和出勤率、理論知識和體質健康標準,其權重比例以專項技能為主,7所高校中最大比例占到了70%,最小的也占到了45%;身體素質位列第二,最大的占到了40%,最小的分配只有10%;學習態(tài)度和出勤率也是所有高校的成績評價指標之一,比例在5%到20%之間,而理論知識作為成績評價指標只有一所院校,所占比例是10%。調查結果顯示,新疆高校的體育課學習評價的一級指標主要是由專項技能、身體素質、學習態(tài)度出勤率為主。權重分配比例大多也集中在專項運動技能上。
2.3 新疆普通高校體育課學生學習成績評價體系的構建
2.3.1評價指標的選取及權重系數(shù)的制定
依據(jù)《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關于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評價,主要包括體能與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交流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xiàn)等的要求,本著有利于操作的原則,確定評價學生體育學習較適宜的五個方面的內容為一級指標:選項課技術技能、體質健康、情感態(tài)度、體育選項課理論知識、體能和運動技能進步情況。通過教師問卷調查結果,然后再根據(jù)這五項內容選擇“很重要”的人數(shù)百分比(見表1),計算出各內容的權重,計算方法是看每項內容選擇“很重要”的百分比在五項內容選擇很重要人數(shù)的百分比總和中所占的比重。
在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根據(jù)一級指標內容擬定了以下內容作為二級指標??紤]到評定成績的正確性和可操作性,確定了(表1)評價指標體系,并按照一級指標確定了權重系數(shù)辦法得二級指標在其評價內容中權重(表2)所示,根據(jù)一級指標權重乘以二級權重的二級指標在總體的權重,再乘以100得出對應分值如:技術技能應用=0.296×0.3=0.088=0.088×100=8.8,技術技能應用為8.8分。依次所得見表3。
2.3.2 體育課評價方式的設計
1)學生體育課技術技能評價方法
教師可以依據(jù)所教授的技術動作的類型、難度和教學的不同階段,自行設置權重比例和評價標準。
2)體質健康評價方法
學生的體質健康評價方案的設計是由身體素質、身體機能和身體形態(tài)這3部分二級指標組成,關于具體的評價內容與標準,可以參考《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3)情感態(tài)度評價方法
在總分計算中分別賦予不同的權重。從選擇的指標看,基本能夠反映學生體育課學習態(tài)度,能正確樹立學生對體育課的正確認識,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依據(jù)選擇的三項指標組成學生體育課學習態(tài)度指標體系,并通過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
4)知識認知評價方法
教師可以通過筆試、學習心得、口頭提問等評價形式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考試,其主要內容包括:體育基礎理論知識、所選體育項目基本理論知識作為二級指標。
5)體能、運動技能進步評價方法
體能和運動技能進步情況是指對教學始末,學生成績差異的評價,它分為體能進步評價、運動技能進步評價兩個二級指標。在體育學習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基礎是有差異的,學生學習成績提高幅度也是不同的,為解決不同起點提高等量成績權重不同的問題,采用黑爾所提出的指數(shù)轉換法,將學習前、后所收集的測驗數(shù)據(jù),根據(jù)計算公式:T=50+l0×(X-A)÷S(x實測成績、A群體平均成績、S標準差),進行T標準分的轉換。為了評價方便,可以依據(jù)教學始、末的成績制定出相應的T分評價表,再依據(jù)T分與進步分換算表得到一個“進步分”,將教學始、末兩次測驗“進步分”相減得出實際進步分,以此作為成績提高幅度的依據(jù)和定級基礎。見表4。
3 結語
(1)新疆普通高校的體育學習評價體系需要改革,現(xiàn)行的評價體系評價內容單一,欠缺對學生的情意表現(xiàn)、交往合作、學習進步程度等方面的評價。
(2)該研究構建的體育學習評價指標包涵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里面為學生設置的五個水平領域的目標。在對學生體育知識、體能、技能進行評價同時,也要對學生身心健康、個性與情感、道德品質進行評價;在體育學習評定中合理地將學生學習進步幅度納入成績評定不僅必要,而且可行。
(3)新疆高校應加強對體育評價體系的研究,加強對體育學習評價指標體系軟件的開發(fā)和利用,節(jié)省進行評價結果輸入的時間。
參考文獻
[1] 于春艷,王景賢.普通高校體育學習評價體系研究綜述[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5):81-82.
[2] 翟天山.教育評價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金紅珍.體育教學評價的元評價及其量化分析模型[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5):21-22.
[4] 趙文紅,吳巖,史全社.高校體育課程成績綜合評價體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2(3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