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文峰
摘 要:“彈幕網站”這一新型交流服務平臺傳播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受眾的參與度,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視頻傳播受眾被動接受的角色,這種傳播既形成了其優(yōu)勢,也突顯了其不足,應當加強引導。
關鍵詞:彈幕網站;參與度;同臺呈現
彈幕網站作為一類視頻網站,在2006年起源于日本的“Nico Nico”。彈幕網站最初在2008年被引進到中國,主要有“AcFun”和“Bilibili”兩大彈幕網站。彈幕網站進入中國后并沒有立即得到很好的發(fā)展,直到今年夏天才逐漸被大眾熟知。因此對其傳播特點與相關信息傳播的走向進行研究對我們進一步認識、利用彈幕具有重要意義。
一、彈幕網站受眾參與的形態(tài)
彈幕網站的運作方式是網民們在網站上隨意打開一部視頻,在接受聲音、圖像等傳播信息的同時,可以將自己的感受或評論通過文字輸入的方式,以實名或匿名的形式出現在屏幕上。最大限度的實現了信息共享,從最初的“一對一,一對多”的傳播方式到現在的“多對多”傳播方式,彈幕網站無疑為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網絡公共平臺??偟膩碚f,彈幕網站的傳播具有以下特點:
(一)參與的主體內容以二次元文化為主
以彈幕在日本的起源可以看出,彈幕網站最初是在播放動漫視頻的網站上興起的,彈幕文化引進到中國后,A站和B站沿襲了這種風格。彈幕網站所播放的視頻大多為動漫視頻,而后游戲等二次元文化也開啟彈幕功能。彈幕網站參與的主體內容基本形成了二次元文化為主、主流文化為輔的格局。這樣的格局不僅牢固吸引住了深受“宅文化”影響的“御宅一族”,也吸引了一些熱愛主流文化的受眾的眼球。兩種文化相輔相成,為彈幕網站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參與的主體——受眾的年輕化
調查顯示,彈幕網站的高使用率人群集中于社會中一個特別的群體——御宅族。他們中間大多是一些喜歡宅在家里足不出戶的年輕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很喜愛動漫。相比之下,其他網站所顯示出的多年齡段的人群參與與彈幕網站的參與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受眾的年輕化無疑為彈幕網站的發(fā)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他們的觀點和看法往往會更加直觀和尖銳,更具有代表性,更加與眾不同,進而促進了網站的個性化發(fā)展。
(三)參與渠道的多樣化
就評論本身來說,它不僅能成為彈幕,還可以發(fā)送至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直接生成微博內容。同時,在播放器右側的微博欄里會不斷呈現同愛好者發(fā)布的關于此視頻的微博,這是傳播內容的渠道的多樣化呈現。這些多樣化呈現形式促進了信息的多維走向和信息流通速度,使彈幕網站的信息范圍更加廣泛,信息量也隨之擴大,進而吸引更多的受眾使用此網絡平臺。
二、彈幕傳播中受眾的參與度
彈幕網站為什么會風靡網絡呢?從傳播內容上來看,視頻網站在播放視頻時,通常會有很多引發(fā)槽點或笑點的橋段。網民們?yōu)榱四軌蚣磿r、迅速的針對某一情節(jié)做出反饋,還廣泛使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語言符號、諧音字??偟膩碚f,受眾參與的特點如下:
(一)受眾參與的表達方式以文字、符號為主,視頻、圖片為輔
彈幕一族參與其中的方式是必須掌握一套約定俗成的語言體系,共同偏好某些主題,并對特定的情節(jié)、畫面、聲音產生特定的反應。而這套語言體系大多由文字符號為主。例如在動漫《月刊少女野崎君》中,彈幕族在遇到一些比較搞笑的能夠引發(fā)笑點的情節(jié)后,會大量的發(fā)一些“2333333……”,有少數人會發(fā)“哈哈哈哈”;土豆網上播放熱播劇《古劍奇譚》的彈幕視頻時,網友們也大都是通過文字形式來進行實時評論的。有調查顯示,彈幕族除了在網站上發(fā)表文字評論外,一些級別比較高的彈幕成員還經常自制圖片或小視頻以評論的形式使之出現在視頻界面上。
(二)受眾參與的吐槽點:碎片化的情緒表達多于劇情分析
彈幕族在發(fā)表評論時,他們的觀點會更集中于感性層面,我們稱之為“吐槽”。例如:在電視劇《古劍奇譚》的某集劇情中,少恭(劇中角色)在彈琴時出現了網友們仔細辨認便可發(fā)現的破綻,幾乎是同一時間,屏幕上就被各種吐槽的話語覆蓋。如:“前方高能233333……”,又如:”真替少恭的演技捉急“,再如《月刊少女野崎君》中,經常會出現“字幕打卡”等類似字樣,這些彈幕都是網友感性的表達而非根據劇情發(fā)展所發(fā)表的理性的評論與分析。當然,彈幕網站的評論雖以碎片化的情緒表達為主,但還是有一部分網友喜歡對劇情進行評論分析:網友會通過視頻中出現的道具、色彩、音樂等對劇中人物的心理,下一步劇情會如何發(fā)展等作出評論,只不過這種執(zhí)著于理性分析的網友居于少數。
三、結語
彈幕網站是新興網絡傳播發(fā)展的重要形式,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了受眾的參與度,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視頻傳播受眾被動接受的角色,反饋及時且豐富,并能迅速傳遞給原作者,也可以同時傳播到觀看者那里。這對促進網絡信息的有效傳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帶來了許多違反網絡法規(guī)、不顧客觀實際的任意評價的泛濫,不利于健康傳播環(huán)境的營造。應當引起網絡運營商、傳播者、網民的深刻反思。
參考文獻:
[1]陳一.網絡青年亞文化現象——迷上“彈幕”的諸種理由[N].中國青年報,2014(09).
[2]李禮,魏寶濤.彈幕網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現狀[J].中國傳媒科技,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