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凱琳
摘 要 小學語文以閱讀教學為中心環(huán)節(jié),閱讀不僅是識字的重要途徑,而且能促進學生說話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同時受到美的熏陶。閱讀是學生認識外部世界、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的高低必將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產(chǎn)生深遠影響。
關鍵詞 閱讀興趣 閱讀習慣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0115-01
閱讀是一種由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記憶等多種心理因素組成的復雜心理活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指的是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滲透科學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拓展學生知識的能力。小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就必須主動閱讀獲取信息,理解、積累語言,在讀中悟義、悟情、悟境,用感官和心靈去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這樣才能逐步形成并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各個方面得到較好發(fā)展。小學生處于人生起步階段,如一株株剛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閱讀去采集。目前的農(nóng)村學校,大量小學生閱讀量少,閱讀興趣不高,作文能力低,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所以,必須加強農(nóng)村小學生的閱讀指導,促進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生成,確保新課程在農(nóng)村積極、穩(wěn)步推行,確保學生達到規(guī)定的閱讀量,為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構筑平臺,使他們得到充分發(fā)展。那么,如何針對農(nóng)村教學的實際情況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首先,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閱讀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個從膚淺到深刻、從理解不確切到確切、從被動記背結合到主動思考理解的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緊緊抓住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靈交匯,產(chǎn)生共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興致勃勃地讀,快樂地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
1.以教師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自己閱讀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xiàn)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
2.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想去閱讀。教師要經(jīng)常向學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因為古往今來凡是有作為的人,無不博覽群書、勤奮學習。這樣就能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
3.發(fā)揮故事的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從小就伴著奶奶的童謠、媽媽的童話長大的孩子,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隨著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述,故事情節(jié)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個懸念百出的世界里。
4.以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合理地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評價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元評價方式,即不以單純的讀書筆記作為學生閱讀評價的標準,而是設計個性化閱讀單,或吟誦與表演相結合,或開展讀書交流會,或分享閱讀成果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評價。
其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不能僅僅停留在文章的表面,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去感受和體驗。只有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體驗和感悟,才能拉近他們與教材、作者乃至作品中人物的距離,使他們通過與教材、作者、作品的多維對話不斷積累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升人格。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將有關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難點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可以將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積累豐富的語言,也可以將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寫日記或讀后感,用日記或讀后感的形式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并在閱讀課上進行交流。此外,教師還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條件,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幽雅的環(huán)境中舒舒服服地進行閱讀。
加大閱讀量、培養(yǎng)閱讀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水平已逐漸成為小學教育界的共識。實踐證明,教師一旦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學生的閱讀理解、表達交流能力就會提高。為了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游,為了讓他們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閱讀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責任編輯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