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芳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兒童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里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周轉(zhuǎn)”?!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也指出:教學活動要能夠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fā)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實踐和運用,從而保持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的樂趣并掌握在交際中正確使用英語的能力即實現(xiàn)語言的“周轉(zhuǎn)”呢?我認為,在“周轉(zhuǎn)”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是至關(guān)重要的。
一、有效實施互動教學
互動教學有利于擴大學生參與面和增加使用新學語言的機會,為學生提供積極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更大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度越高,可以得到越多的可理解語言輸入,有澄清問題以及得到及時反饋信息的機會,有機會調(diào)整自己的語言,使之能夠與同伴的語言水平相符。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 2的there be句型時,我正在和學生一起進行there be句型的交流,突然有學生說:“Miss Guo, telephone is on the floor.”我扭頭一看,原來是我貼在黑板上的telephone的圖片掉在地上了。本想和往常一樣撿起圖片再重新貼到黑板上,轉(zhuǎn)念一想,馬上提問了:“Whats on the floor?”學生馬上會意地回答:“There is a telephone on the floor.”我并沒有馬上就此停止,繼續(xù)問:“A,can you come and put the telephone on the blackboard?”A同學上臺的時候,我又說:“Boys and girls, close your eyes.”隨后我和A同學耳語了一下?!癘pen your eyes. Wheres the telephone now?”“On the desk?” “behind the door?”猜測由此展開。最后在A同學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telephone。這樣高頻自主的互動活動,語言不僅進一步得到了擴展,更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有效綜合運用語言、表達自我的機會。
二、活動有效
教師要在遵循小學生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需求和特點的前提下,依據(jù)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精心設計每一個活動,使活動形式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人腦通過感知、識記保持的信息,再經(jīng)神經(jīng)通道聯(lián)系分析器運用,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確的回憶得到強化,錯誤的回憶得到糾正,遺忘了的再進行識記,久而久之終生不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斷使用。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不應變成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不能視為就是為了儲備,而要進入周轉(zhuǎn),加以運用,才能鞏固,才有效能。我在教學5B第四單元的carefully,loudly,fast等副詞時,我有意引導學生展開有效拓展,What other things can we do carefully?學生都能說出write carefully,draw carefully,sing loudly, read loudly,swim fast,ski fast,skate fast等等,再配上動作,不僅增加了學習的樂趣,更使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
簡言之,掌握一門語言,僅僅懂得用法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正確并反復運用知識,靈活“周轉(zhuǎn)”,才算真正懂得一門語言。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開放課堂,解放學生,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使用英語,使語言的“周轉(zhuǎn)”成為可能。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