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日益推進,語文學科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而小學語文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更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奠基作用。朗讀,作為一種語言藝術(shù),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情境;主體地位
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而言,雖然已經(jīng)具備認字、識字的基礎(chǔ),但很多文章閱讀起來依然存在很大問題,想要讓學生自主理解,幾乎是不可能的。朗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能夠?qū)⒄n文更加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便于理解。那么,該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呢?
一、激情范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研究表明,世界著名學者、科學家受益最多的并不是在大學,而是從小學語文老師那里,可見語文老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的影響尤為深遠,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能夠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樹立模范帶頭作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聲情并茂,才能引導學生描繪畫面,培養(yǎng)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融入課文中去,與課文的作者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配合以音樂、朗讀音頻等等,創(chuàng)設(shè)情境。例如,在講授《葡萄溝》這篇課文時,我為學生示范朗讀了一遍課文,并且在大屏幕上播放了許多新疆吐魯番的景色以及風土人情的圖片,學生紛紛瞪圓了眼睛,眼神中充滿了期待,效果頗豐。
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種朗讀方式相結(jié)合
很多語文課堂中,教師為了趕進度,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并沒有注意到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生的意愿和感受?!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倡“以人為本”,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真正的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師應該讓每一名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因此,除了激情范讀之外,教師更應創(chuàng)新朗讀教學的方式方法,分角色朗讀、小組朗讀、分性別朗讀等等,讓更多的學生勇于嘗試,感受到他們自身的存在感,在實踐中進步。例如,在講授《小柳樹和小棗樹》這篇課文時,我布置學生自愿挑選角色分別來讀小柳樹、小棗樹和旁白,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讀得有模有樣,似乎真正進入了自己的角色中去一樣。
總而言之,朗讀并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學習方法。如果能夠在語文課堂上幫助學生習得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xiàn)“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對學生的一生都是受用不盡的財富。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