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萬蕊
摘 要:語文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緊密聯(lián)系,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質量是教育活動的生命線,是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重中之重。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解決策略,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水平,端正小學生“三觀”,提高小學生道德水準,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對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和必修課程,加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水平的提高,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強化小學生語文運用實際能力是現行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F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學生的考試成績相對較高、基礎知識掌握得還不錯,但學生課堂表現和語文學習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改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靈活地運用語文知識,缺乏對語文實踐經歷和語文生活實踐的認知。語文課堂教學仍以傳統(tǒng)的機械式、填鴨式教學模式為主,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學生缺乏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氛圍不高,師生互動不積極等等。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摒棄傳統(tǒng)單一、守舊的教學模式,是轉變語文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毫無生機現狀的有效手段,也是新形勢下向課堂教學注入新的血液和生命力的重要保障。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信息資源,開展多媒體課程教學,精心準備教學課件,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工作;還可以參考一定的標準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實施探究性小組合作性教學等等;還可以結合小學生好動、愛玩的心理,在教學中融入游戲、互動等環(huán)節(jié)。
2.結合實際生活,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佳動力。要想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就必須巧妙地運用學科所具有的內在特性,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知識的偉大魅力,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及價值所在。比如說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成語接龍小組游戲比賽,對獲勝的小組獎勵小紅花。通過融入比賽元素,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枯燥的知識變得津津有味,還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養(yǎng)成互幫互助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陳廷華.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的構建策略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3(08).
[2]唐鴻梅.小學數學階段性復習策略探析[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0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