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梅
(石家莊實驗中學)
閱讀是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閱讀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語言的能力及假設判斷、分析歸納、推理檢驗等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閱讀訓練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吸收語言和文化背景知識。在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精讀文章還是泛讀文章,應該設計什么樣的題目來抓住課文文本特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所學內容,引導學生獨立閱讀,更好地閱讀,是高中英語教師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
1.注重理解題設計的條理性教師在設計理解題時,應從學生對課文脈絡掌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并且要注重理解題設計的條理性。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線索對學生掌握的題型進行對比與歸納,從而設計出突出課文主題,并且內容連貫、清晰的題型。例如,在“Great scientists”的理解題中,其中有這樣的題型,“I suggest that the king should_to test the officials.”與“I suggest that the officials should_”由此可見,具有條理性的理解題不僅使文章的內容更加清晰化,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清晰的結構模式。
2.注重理解題設計的針對性閱讀是實現學生對課文認識與理解的重要途徑,由于學生對課文信息的掌握主要通過感知到吸收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從課文的整體角度出發(fā),針對于不同層次的認識設計出不同的理解題。學生在快速瀏覽課文時,最先遇到的應是指導性的題解題,其主要目的就是指導學生掌握課文的大致內容。例如,在“The United Kingdom”的理解題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理解題:(1)How many countries does the UK consist of?(2)Who rules the country:the Prime Minister or the Queen?(3)What are the provinces called in England?(4)Which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England?其中,每一個題型都從側面反映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3.注重理解題設計的層次性教師在設計理解題時,應從學生的情感體驗出發(fā),注重學生成功情境創(chuàng)設。因此,教師在設計理解題時,應注重理解題型的層次性,堅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流程。同時,教師還應從課文的整體出發(fā),注重理解題之間的層層遞進與環(huán)環(huán)相扣,通過理解題的層次性,讓學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認識與理解。例如,在“Making the news”的理解題中,根據內容的層次性,設計出以下兩個理解題“What are his fans worried about?與What is Liu Ming’s intention at the moment?”并且都在不同層面上突出著課文的主題。
4.注重理解題設計的靈活性在理解題設計的過程中,對于同一種題型不僅會造成學生厭煩的心理,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對閱讀理解題的靈活掌握,因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英語教師應注重理解題設計的靈活性。由于問答題與是非題考察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在同一篇課文中應設計出不同題型的理解題。例如,在“First aid”的理解題中,除了“Why should you put cold water on a burn?”的題型,還有“When do you need to know about?When someone suddenly falls ill or has an accident.”的題型。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可以平衡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5.注重理解題設計的多樣性由于不同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與理解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應站在全體學生的高度上,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教師在設計理解題時,也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注重理解題設計的多樣性。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心理發(fā)展需要,同時也符合英語閱讀的教學目標。例如,在“Life in the future”理解題的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設計理解題的需要,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章的內容,這在無形中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想象的空間。
1.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認識與理解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沒有問題的閱讀只是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層意上,但是,有了理解題的設計,學生為了在課文中尋找到理解題的答案,就會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就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與理解。由于,理解題的設計有著層次性與多樣性,所以,學生在思考理解題時就會從多個角度去理解文章,從而實現了學生對課文的深刻理解。
2.加強了學生的基本閱讀技能在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理解題的設計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核心的,因此,學生思考理解題的過程也是在訓練自身的基本閱讀技能。學生要想準確的找出理解的答案,就應帶著問題去瀏覽課文,并且還要分析課文的深刻內涵。由此可見,學生基本閱讀技能的形成是通過閱讀理解題實現的,學生在思考理解的過程中,會將注意力集中到課文的內容上,這在無形中規(guī)范了學生自身的閱讀行為。
3.提高了閱讀教學信息反饋的真實性在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理解題的設計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基礎的,所以,理解題的設計是檢驗學生對課文理解程度的重要渠道。教師通過學生簡答理解題的情況,可以觀察出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這樣,教師在解題時就可以將側重點落在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理解題所反映的信息,適時總結出閱讀教學中的經驗,以便給以后的閱讀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4.仔細閱讀,深層理解問題
在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再認真閱讀一遍課文。這次應要求學生稍稍放慢速度,力求全面了解課文梗概,同時找出難懂的詞、短語和句子。閱讀結束后,可以先讓學生彼此就課文內容進行問答(Pairwork)。最后教師引導全班同學進行討論,找出正確答案,以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并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這一活動也可視情況使用轉換手法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去完成。
總之,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采取什么方法,以學生實踐為基礎來引導學生多看、多讀、多練。通過一系列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技能,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