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萍
(福建省晉江市實驗幼兒園)
淺談開展小班“游戲化”韻律活動的有效策略
陳燕萍
(福建省晉江市實驗幼兒園)
音樂律動是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表現(xiàn)力,增進幼兒音樂活動情趣的體驗,發(fā)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動作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的高效教學手段,幼教工作者應該積極開展游戲化的韻律活動,通過營造游戲情景、合理的語言引導以及開展游戲競賽等手段來提升韻律活動教學的有效性,以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動手能力,并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游戲化;角色;引導;競賽
瑞士音樂家達爾克羅茲的音樂教育體系提出:“音樂活動的核心價值是體態(tài)律動,其主張人在聽音樂的同時,配以身體運動的體驗,有利于把這種體驗化為情感和認知?!甭蓜拥慕虒W過程,把聲音感覺同肌肉感覺完美結合,加強了音樂、聽覺、動作、情感和思維的內在聯(lián)系。因此,為了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表現(xiàn)力,增進幼兒對音樂活動情趣的體驗,發(fā)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動作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應該從小班開始就積極開展游戲化的律動活動。
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愛的活動,天真無邪的幼兒在游戲情境中體驗著其中形象生動的游戲角色,進行著真實的情感體驗,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改善孩子們參與教育活動的效果。因此,在小班幼兒進行游戲化韻律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為幼兒營造逼真、多元的游戲情境,促進幼兒參與韻律活動興趣和積極性的提高,改善游戲化韻律活動的教育效果,促進小班幼兒音樂素養(yǎng)和動作能力的發(fā)展。
如,音樂韻律活動“猴子爬樹”,即教師讓幼兒模仿猴子走路、嬉戲、爬樹等動作的游戲韻律活動,為了使學生感受逼真的“猴子樂園”的游戲情境,教師在上課之前要進行精心的道具準備,如猴子面具、猴子尾巴等主角裝束;猴山、猴樹等環(huán)境畫面;猴子打鬧、嬉戲等各種叫聲的聲音素材。這樣幼兒在充斥各種情境元素的立體空間中,儼然感覺自己就是一群猴子中的一員,從而有利于幼兒隨著音樂節(jié)奏猴子走路、蹦跳、上樹等各種動作的模仿和體驗的游戲,從而促進幼兒對歡快的音樂節(jié)奏的體驗和各種身體動作能力的練習,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韻律活動教學并非簡單地讓孩子們在音樂旋律和節(jié)奏中盡情體驗音樂情感、模仿動作,而是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由一個活動模塊向下一個活動模塊過渡和深入發(fā)展的系統(tǒng)活動過程,只有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活動才能實現(xiàn)韻律活動的教學目標,促進孩子們相應能力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在此過程中的引導要高效而且具有吸引力,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保持幼兒活動的興趣,進而保證幼兒韻律活動的高效性。
如,在“小花貓照鏡子”這個韻律活動游戲中,教師在游戲中起著組織和指導的作用,不僅要用口語來指引幼兒下一步做什么動作,更要用肢體語言來促進幼兒對各種動作的表象建立,進而進行模仿活動。如教師指引幼兒進行第一次照鏡子,小花貓看到鏡中的自己發(fā)怒了:“你是誰?干嘛老盯著我!喵……”教師要用怒氣沖沖的語氣來表達,同時以橫眉冷對的表情出現(xiàn),一手叉腰,另一手指向鏡中……;然后進入下一個游戲場景,“喵!喵!”大叫兩聲,并做動作“弓起背,瞪圓眼,向前跨一步模仿?lián)涞膭幼鳌?;接著引導幼兒進入“小花貓撞到鏡子”的場景:“可是鏡子中的小花貓也很生氣地撲過來,只聽‘砰'的一聲,小花貓嚇壞了,趕忙往一邊倒退躲閃……”,同時老師做相應的肢體動作,引導幼兒體驗動作。因此,教師要合理地運用語言來指引幼兒在韻律活動游戲中進行有目的的活動。
競賽是促進參與者加強活動努力程度的活動形式,有利于提高參與者參與活動的認真程度、體驗強度和參與效果,并挖掘參與者取得活動成果的潛力。因此,在小班幼兒游戲化的韻律活動中,教師應該合理地在活動中設置一些游戲競賽來提升幼兒韻律活動的熱情,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和身體活動的有效性,點燃幼兒韻律活動的激情,把活動推向高潮,以提高幼兒參與韻律活動的效果。
如,在開展韻律游戲活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時,教師為幼兒準備一個活動競賽的空間,最好是人手一件,讓幼兒真正體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義,如幼兒午休的小床鋪,把教室里的玩具、紙張、書本、教具等各種東西平均分布且雜亂無章地放在幼兒各自的小床鋪上,讓幼兒在聽音樂的過程中認真體會其中的道理,且展開活動競賽:看誰先把自己的床鋪整理整齊,讓幼兒在美妙的音樂旋律和節(jié)奏中整理自己的床鋪,把上面雜亂的東西歸類擺放整齊,這樣,幼兒通過競賽,加強了活動的強度,增進了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體驗,促進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整理動作的速度和協(xié)調性。
綜上所述,律動是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表現(xiàn)力,增進幼兒音樂情趣的體驗,發(fā)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手段,韻律活動的過程把聲音感覺同肌肉感覺完美結合,加強了音樂、聽覺、動作、情感和思維的內在聯(lián)系。幼教工作者應該積極開展游戲化的韻律活動,通過營造游戲情景、合理的語言引導以及開展游戲競賽等手段來提升韻律活動教學的有效性,以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動手能力以及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1]李桂梅.小班幼兒韻律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有效性策略[J].考試周刊,2013(103).
[2]張小維.談“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節(jié)奏培養(yǎng)”[J].都市家教月刊,2013(0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