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一心
(江蘇省昆山中學)
大部分高中學校都把教學目標鎖定到高考上,應試化教學模式非常普遍。英語作為高考的重要一項,受到廣大師生的高度重視,高中英語的教學體現(xiàn)出高壓力、緊張化的特點,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教師又面臨較緊湊的教學進度,課內(nèi)外的活動根本不被重視。相反,部分師生會覺得這些活動是在浪費時間。將課內(nèi)外活動組織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去,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英語教學中組織課內(nèi)外活動符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該標準的基本理念包括:優(yōu)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關注學生情感,提高人文素養(yǎng)。合理組織英語教學中的課內(nèi)外活動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新鮮感,使學生在心理上從被迫接受英語教學轉向期待上英語課,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英語知識,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內(nèi)外活動是由學生共同完成,屬于團體類的活動,學生通過彼此間的合作競爭,多頻率地交流協(xié)作,增進學生間的同學感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社交能力。適量的課內(nèi)外活動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保持學生持續(xù)練習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在運用的過程中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結構方式,豐富學生的情感,因此,課內(nèi)外活動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有利于實現(xiàn)高中英語教學的課程目標。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內(nèi)外活動對學生學習英語具有輔助、促進作用。假如,把高中生學習英語比作一種化學反應,那么,這些課內(nèi)外的活動就是這化學反應的催化劑,使“化學反應”更為強烈。英語技能是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在英語技能培養(yǎng)上,課內(nèi)外活動的作用非常明顯。首先這些活動都是以英語貫通在交流、組織、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這有利于學生建立英語式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是參與者,學生可以是“聽”的角色,也可以是“說”的角色,不管學生在活動中是什么角色,可以肯定的是,學生在活動中肯定會鍛煉到一定的英語技能。在語言知識學習方面,課內(nèi)外活動也有不可小覷的作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不竭動力。學生從活動中獲得的愉悅感會促使學生自主地去學習英語知識,以達到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好的目的。
就牛津版的高中英語教材來說,其課程安排、模塊設計方面實踐性非常強,突出了英語教學中的課內(nèi)外活動的作用地位。每個省份區(qū)域的教育模式、教學結構不相同,就同一版本英語教材而言,英語教學應結合地方自身的教學進度、教學管理,適當調(diào)整課內(nèi)外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占用份額。
開展課前英語演說活動,鍛煉學生聽和說的能力
可以將班級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輪流演說,保證每個人都有機會。演說的題材不受限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用英語講述一個小故事、笑話等。演說的主題也不受限制,學生可以演說和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內(nèi)容,也可以根據(jù)自己個人興趣選擇主題,只要是通過英語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就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權利。這項活動主要針對的就是學生不敢說的缺點,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自信的同時,鍛煉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組織和運用能力。演說只能以英語的形式表達出來,除此限制外,學生不再受其他條件束縛,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進行演說創(chuàng)新。在演說評價方面,要采取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法。在演說完成后,學生先進行評價,調(diào)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對演說學生進行點評,對優(yōu)秀的地方要明確指出表揚,并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在保證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的同時,指出學生的不足。
開展課上英語辯論活動,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在每個單元的Reading部分依據(jù)教材所給的內(nèi)容進行分組辯論,這些準備工作應在辯論前一天給學生分配好,讓學生提前搜尋資料,溫習所學英文文章內(nèi)容及相應的單詞,這樣就在保證學生復習知識的同時,鍛煉了學生在英語方面搜尋信息,并進行相應整理的能力,更有助于對知識的梳理。在對組辯論的過程中,學生要把自己搜集的論證觀點通過英語口述的形式表述出來,這就考查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聽說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語法的應用等。教師這個時候就作為評判,對雙方的辯論表現(xiàn)做點評,針對個人進行鼓勵性的評介,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信心。
定期讓學生用英語寫學習體會,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我們知道,學習一門語言最重要的是要去運用它,光學不用那就沒有學習的意義了,在應用的過程中又會鞏固以前的知識和技能,所以說去運用英語是學習英語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習英語的一種必要手段。文學寫作水平、考試作文成績都是通過長時間的不斷學習積累、鍛煉出來的寫作能力的真實反映,漢語文章要不斷地寫,不斷地練習,英語書面表達也是一樣,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提高其英文書面表達能力。定期讓學生用英語書寫英語科目的學習心得體會,寫作主題不限,可以根據(jù)之前的英語課程寫一些知識梳理,也可以寫一些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想法。教師要及時對學生寫的心得體會進行批改,找出語法、拼寫等錯誤,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找學生面對面交流,鼓勵學生學習英語,寫得好的作品要拿出來公開表揚。另外,教師應從心得體會中感受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心里情緒變化,并將此活動作為同學生進行教學交流的一個平臺。定期讓學生寫心得體會,既有助于學生鞏固多學習的語言知識,強化英語技能,還可以提高學生“寫”的能力,進一步考查學生的單詞拼寫能力和各語法的運用,并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
(1)開展英語話劇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課內(nèi)活動主要針對的就是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基礎能力培養(yǎng)以及語、詞匯等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鞏固,那么課外活動重點就放在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開展英語話劇賽可以促使學生在歡快、具有濃厚興趣為基礎的學習氛圍中鍛煉其綜合應用英語各方面技能的能力。英語話劇賽中編寫劇本、安排演員、排練等每個過程都有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合作完成,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其英語運用能力。英語話劇要求的不僅是基礎性的英文知識和能力了,從劇本編寫到演員表演都要求學生切實考查英文單詞和語調(diào)在表達情感的上的作用,強調(diào)的是情感水平上的英語能力,不再是書面上木訥的文字排列。在獎項設立上要更具針對性,比如最佳編劇、最佳演員。學生可以在活動中體驗外國文學和生活文化,提升學生的作品理解與表達能力,這也有助于學生豐富情感,提高情商。
(2)充分利用教材中Project模塊,提高學生“做”的能力
牛津高中英語中的Project單元教學模塊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促進學生間互助合作。Project是一種開放性探究學習活動,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協(xié)作,利用課外時間完成他們自己選定的課題。設計步驟:planning-preparing-producing-presenting,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查找資料、收集信息、討論方案,最終拿出展品成果。每個單元的Project主題都是Reading部分的相關內(nèi)容,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在回顧之前學的知識。該模塊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通過“做”來學習英語,更具實踐性。“do to learn”必將成為學生獲得英語運用能力的一項重要方式。
(3)每個學期開展英語類的文藝表演活動,拓寬學生的英語舞臺
舉辦英語為主流的文藝活動迎合了眾多青少年高中生的需求,在文藝活動的推動下增加了學生對英語的重視度,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該文藝活動定會成為學生間的聊天熱門主題,在一定程度上產(chǎn)生了英語廣告效應。英語類文藝活動可以多樣的,比如英文歌唱比賽、英文脫口秀比賽等,盡量涉及更廣的領域,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特長都得以發(fā)揮,也提高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集體榮譽感,豐富了學生的生活。
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在課內(nèi)外活動的影響下必會得到提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計、組織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課內(nèi)外活動,并將這些活動同英語教學整合起來,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些課內(nèi)外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富有激情的學習環(huán)境,在此環(huán)境中學生會更好地學習英語,增強教學效果。
[1]賴蓉莎,鄧道宣.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的課程觀論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05):30-32.
[2]萬勝杰.英語學科課后作業(yè)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4(07).
[3]賀嵐.淺談英語歌曲與英語教學[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