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滿
(福建省南安市侖蒼豐富小學)
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
李麗滿
(福建省南安市侖蒼豐富小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學好語文,對于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和成長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提出幾點建議,旨在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教師經常作為課堂的控制者的角色出現,在講臺上配合著板書,進行嚴肅的講解,學生只能坐在座位上,看著教師,被動地接受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這種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與師生關系固然有其優(yōu)點,但是,也存在著十分嚴重的缺點。這樣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了隔閡,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敢提問,在教師提問的時候,也經常會出現害怕回答錯誤被教師責備的現象。所以,要想更加有效地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首先就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當更加親切、溫和地面對學生,從生活上到學習上,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讓學生對教師更加的信任和依賴。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讓學生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多種多樣教學活動的設定,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進課堂中來,讓學生不斷地思考,自主學習。
許多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之中,為了追求課堂的紀律,一味地壓制學生,營造出嚴肅的課堂氛圍。實際上,要想真正地提高教學效率,壓制課堂的氣氛是十分不明智的決定。教師應當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營造活躍的、生動的課堂環(huán)境,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被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來,從而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學習成績自然就提升了上來。教師可以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知識點的切入,讓學生在討論當中,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信息時代的到來,現如今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覆蓋了大部分的課堂,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教學方法盡可能地豐富起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制作一些生動有趣、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課件代替一部分的板書教學,讓學生在觀看課件的時候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比如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孔融讓梨》一文的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孔融讓梨的典故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并且為學生播放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動畫短片,讓學生在短片當中理解這個故事包含的深意,找到這個故事的中心思想。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之間就這個故事進行討論,討論孔融的做法如何,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么做?學生在討論之中加深了印象,得出了結論,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這個時候,教師將準備好的課件展示出來,將文章的內涵講授給學生,讓學生印象深刻,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們就會不斷地去探索、去研究,想要得到一個好的語文成績自然就不困難。所以,教師應當從源頭入手,在日常教學當中采用多種多樣的手段將學生對語文的熱情激發(fā)出來,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語文。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多看文學名著,讓學生不斷地在閱讀中感悟語文的美好,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在如今的教學形勢之下,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是每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當不斷追求的,這關系到教學質量的好壞,更關系著學生一生的發(fā)展。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地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去進行語文課堂上的有效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學習效果得到不斷的加強。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