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根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頂崗實習是學生在畢業(yè)前的最后一個綜合學習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的關鍵教學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學生在完成全部課程后進入企業(yè)一線參與實際崗位工作,進行職業(yè)道德、敬業(yè)精神和職業(yè)技能的綜合強化訓練,使學生提前了解社會,增強崗位意識和崗位責任感,形成較強的職業(yè)意識和獨立勝任崗位工作的職業(yè)能力。雖然企業(yè)與學校共同參與組織管理學生,頂崗實習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也存在諸多問題。
識圖能力是數控專業(yè)學生最基本的必備技能,職業(yè)院校機械類的學生在校期間至少有一年的機械制圖學習時間,但是由于學校用來進行機械制圖教學的實物教具并不多,加上當代學生學習不積極,空間想象能力差,導致大多數學生通過一年左右的機械制圖學習之后,連最基本的、最簡單的零件圖都看不懂,就更別說進行零件的加工了。
量具的使用在機械行業(yè)是相當廣泛的,雖然學生在學習《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的時候學習過相關量具的使用,但是由于職業(yè)院校學生在加工實訓過程中加工的零件過于單一,所以能夠熟練使用的量具也就比較少,最常用的量具也就是游標卡尺,有些學生甚至連游標卡尺的讀數都不會,所以碰到要使用其他量具進行測量的情況時,學生更無從下手。
雖然學生在學校學習了《車工工藝》和《銑工工藝》這些專業(yè)基礎課程,也進行了刀具刃磨的訓練,但是大多學生學習沒有目的性,照著葫蘆畫瓢,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磨,而且學生在學校的加工實訓基本都是零件輪廓的加工,沒有生產任務的壓力,所以大多數學生都不會對加工出來的零件存在的缺陷進行分析。事實證明,大多零件的粗糙度是與刀具的刃磨好壞有關系的,雖然現在很多高精度的加工都使用了標準刀片,但是刀具的刃磨是學生知道在什么條件下選用什么刀具的基礎保障。
針對數控專業(yè)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了更好實現在頂崗實習中,提高數控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我認為應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
職業(yè)院校數控類的學生在校期間一般都有至少一年左右的機械制圖學習時間,也即是學生能進行最基本的識圖。一般情況下,進入機械類加工廠或者模具制造廠的學生都有較多機會見到各種各樣的實體零件,每個零件都配有圖紙,那么只要學生拿著圖紙對著實體零件認真觀摩,認真思考,仔細查看,爭取弄清楚圖紙中的每一個小細節(jié),每一條線,圖紙上的一些線弄不明白的就直接到實體上去看,或者請教工廠的師傅,直到看明白為止。經過一段時間從簡單到復雜、從圖紙到實體的參照強化練習,不出一個月,受訓的學生見到機械類的圖紙都能想象出個大體形狀來,這樣就達到快速提高機械制圖的識圖能力了。
在工廠零件的加工過程會經常用到量具為游標卡尺,內、外徑千分尺和百分表等。如何提高學生對這些常用量具的使用能力呢?一般來說,知道了該量具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后,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師傅的指導下進行多次測量,然后把測量得到的數值和師傅的數值進行比較,如果經多次測量仍有較大偏差,則在師傅的幫助下找出偏差原因。新手測量出現偏差的原因一般有兩個:要不就是測量位置不對,要不就是用力去擠壓量具。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測量出和師傅一樣正確的測量值。
要想在頂崗實習期間提高刀具的刃磨能力,一般情況下要把學生安排在普通車床上進行實習。在車床上加工的零件會使用到各種類型的車刀,師傅在加工零件過程中,每使用一種刀具都最好能向學生教授該種刀具的使用場合并進行刃磨演示,學生則可以使用廢棄的刀具或者方鋼進行磨刀練習,直到學生所磨的每一類刀具被師傅檢查合格為止。經過不斷的訓練和師傅的指導,學生對一些常用刀具的刃磨能力必有較大的提高。
總之,數控專業(yè)的學生通過一年頂崗實習的培養(yǎng),不僅認識到自己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不足。同時,開闊了眼界,增強了對數控專業(yè)的認識,提高了專業(yè)的興趣,獲得了一次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并盡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技術人才,為將來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為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