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會芬
(遼寧省大石橋市特殊教育學校)
淺議聾校數學生活化教學
馮會芬
(遼寧省大石橋市特殊教育學校)
在聾校數學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課堂教學中的數學回歸生活,服務生活,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聾校;數學;生活化
新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數學生活化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使他們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境中學習,獲得有用的知識,更好地生活。
聾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他們比正常學生更需要生活化的數學課堂。
聾校數學教材部分內容偏離生活實際,學生感到陌生,使學習與生活脫節(jié)。為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恰當改換教學題材,使例題與聾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保持學習的新鮮感、親切感。
如“比較數的大小”一課,例題是:松樹苗281棵,杉樹苗312棵。杉樹苗和松樹苗比,哪一種多?這種索然無味的語言并不能激發(fā)聾生的興趣。如果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森林里的杉樹娃娃和松樹娃娃在爭論不休,都認為自己的同伴要多一些。你能做一個公正的裁判嗎?”學生自然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也就空前高漲,得心應手地解決問題。
1.聯系生活,主動求知
有些數學知識,單純地呈現會顯得枯燥、抽象。如果把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就能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化抽象為具體,輕松達成教學目標。
“射線”比較抽象,離學生生活較遠。教學過程中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手電,請一位學生到前面演示。當手電射出光線時,學生一下看到了射線,真切感受到射線的存在,也對射線的特點有了更直接的認識。
2.借助活動體驗,感知新知
有些數學知識單純依靠觀察,學生很難理解和深化。教師設計一些生動、貼切的操作體驗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體驗,就能全方位理解新知,感知新知。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時,組織學生操作——切土豆。切下第一刀,摸摸切過的地方,感覺是平的、滑的——感知“面”;切第二刀,摸摸兩個面相交的一條邊——感知“棱”;切第三刀,摸摸三條邊相交的點——感知“頂點”。這樣的活動,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縮短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輕松突破了“感知面、棱、點”的難點,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
3.從生活經驗切入,提高效率
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知識。”對聾生來說,要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必須從他們的生活經驗入手,在活生生的生活場景中學習新知。
如,“5”和“第5”的教學,老師播放學生趣味運動會“托球賽跑”錄像片段,問學生:“托球賽跑”有幾個運動員?第五跑道是誰?誰跑了第幾名?學生立刻興趣高漲,對“5”和“第5”有了精確的感知。
4.模擬生活情境,強化認知
有些數學知識,單純地枯燥講解,學生很難接受。教師如果能適時地模擬生活情境,就能強化認知,變枯燥為鮮活,較好地解決問題。
學生都有與父母一起購物的經歷,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教師創(chuàng)設模擬超市,引導學生購物,使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情境發(fā)生關聯,幫助學生從真實的體驗中構建起對數學的理解。
5.貼近生活,強化應用
數學來源于生活,還要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對教材內容進行還原和再創(chuàng)造,將數學學習融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幫助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如,學了“時、分的認識”后,教師布置如下作業(yè):先調查了解,再填空。
(1)你今天中午從()時()分開始吃飯,到()時()分吃完,共用了()分。
(2)每天早上,老師()時上班,下午()時下班,老師每天要和學生在一起()小時。
由于練習的設計還原了學生的生活,學生很快就解決了問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
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的生活服務。這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還給學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得更緊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習“軸對稱圖形”后,讓學生用剪紙的方法剪出許多美麗的對稱圖案,再讓學生用這些美麗的圖案創(chuàng)作一幅生活場景。學生創(chuàng)作的一幅幅作品,加強了數學與藝術的聯系,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從中體會到軸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長方形的面積》后,讓學生回家?guī)透改赣嬎阊b修房間所需要的地板及錢數。學生必須對房間面積進行測量計算,再到市場了解地板的尺寸規(guī)格及單價,然后進行計算。這種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活動,學生興趣倍增,既能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又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讓數學又回到現實生活中。
總之,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師要把數學生活化和生活數學化有機結合起來,要把學生更多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力求讓課堂教學中的數學回歸生活,服務生活,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