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杰
(遼寧遼陽技師學院)
隨著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我國的國內文化也受到深刻影響。多元文化的發(fā)展為消除文化霸權主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時為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起到了推動作用。極大限度地提高了中職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擴大了與社會的接觸面,促進了中職學生的文化理念向多元化發(fā)展,放棄原有的落后觀念,使本族文化和外來文化互相融合,對促進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多元文化的發(fā)展雖然給中職學校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
受多元文化給中職院校的學生帶來了很多正面能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層面,提高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能力,加大了學生與社會的溝通能力和適應能力。但是,事物的發(fā)展都是相對的。在多元文化時期,中職院校的學生發(fā)展和學校教育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問題的。
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很多國家的負面問題也不斷地表現(xiàn)出來。中職生開始追求物質享樂主義,注重自我感受。一些不好的社會現(xiàn)象也對中職生的思想行為和觀念產生重大影響,使學生在倫理道德、情感認知和文化理念上都有所偏差。有的中職生認為西方文化才是自己所崇尚的,用它來武裝自己,把它作為一種時尚來追崇,嚴重影響了學生本土文化的發(fā)展,使學生的價值觀和社會道德責任扭曲,阻礙了本民族的價值觀體系的建立和發(fā)展。
在中職院校的教育中,人們常常認為中職學校教育就是為社會培養(yǎng)技術性人才。這與《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2014 年修訂)》中所要求的德育目標相違背。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學校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只注重對學生個人技術技能的提升,卻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培養(yǎng)。在社會中人們普遍認為中職院校的學生素質低下,沒有禮貌,人文素養(yǎng)不高,這樣的結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學校的教育。一般中職院校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和叛逆期,如果學校在這時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政治思想的引導,很容易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所偏差。社會需要的是德才兼?zhèn)涞娜瞬?,學校在教育中,不僅要重視技術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學生道德觀念和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
鑒于以上情況,為了適應《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2014 年修訂)》要求中職學校對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是必要的。
中職教育的新大綱要求既要遵循方向性和時代性相結合的原則,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堅持走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道路,實行中國特色主義教育的理念。所以,中職學校的教育重點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體系為主,國外多元文化為輔的原則。在樹立學生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下,借鑒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思想文化的認知程度和認識水平,促進本土文化的穩(wěn)步發(fā)展。
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大綱要求,中職院校教育必須以形成學生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提高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和法律意識為目標。這一要求促使學校必須改變以技術教育為核心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對教學內容重新設置,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在教學內容上,學校應當設置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共黨史和國情教育、個人品德教育,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文明禮儀教育等公共基礎課,把公共基礎課和專業(yè)技能課程緊密地結合起來,一方面提高學生的技能;另一方面提高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為社會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膹秃闲腿瞬拧?/p>
在多元文化的校園意識形態(tài)中,樹立主流的思想意識,重視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指導思想的學習與宣傳,吸收西方的優(yōu)質文化,抵制腐朽思想的入侵,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知識層面,促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
總之,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中職院校必須加強對文化主流的認知能力,既要加強學生技能的提高,又要重視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才能符合中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新大綱的要求,從而為社會提供德才兼?zhèn)涞娜瞬?,進而促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
[1]馮鐲.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分析[J].才智,2012(10).
[2]吳霙斐.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2(10).
[3]尤建國,高慶.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職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向[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