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暢,石蘭東
(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學院,湖北黃岡438002)
導師制開始主要適用于研究生教育,現在也引用于本科和高職高專教育。導師制,是師生結為師徒關系,并由導師引導開展一系列活動,激勵學生健康成長的機制。最顯著的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師生良性互動。它著眼于個體學生的整體成長發(fā)展,關注的是學生的精神生活質量與個性化學習需求。
高職院校推行導師制有其堅實的理論基礎,即建構主義。高職院校推行導師制有其深厚的實踐基礎,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中推行的導師制。高等職業(yè)教育定位和高職院校學生本身的特點,為高職院校推行導師制提供了可能性。在高職院校深入推進導師制,有其深刻的理論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學生是學校的直接服務對象,學校希望每個學生成為心理自強、人格自尊、行為自律、生活自理、學習自主的大學生;希望每個學生成為適應社會需要、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快樂幸福生活的社會人。
高職院校實行導師制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增強職業(yè)意識,樹立職業(yè)理想,制訂職業(yè)規(guī)劃,培養(yǎng)職業(yè)情感,修煉職業(yè)道德,鍛煉職業(yè)技能,養(yǎng)成職業(yè)規(guī)范,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促進全體學生成為高素質勞動者和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實行導師制,是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位可以給自己引路的老師。讓學生找到觀念上的引導人,職業(yè)上的引領人,學業(yè)上的指導人,心理上的疏導人,成才上的導向人,讓學生找到自己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讓學生找到影響自己職業(yè)生涯的良師益友。
通過師生交流,導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tài),能夠針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職業(yè)上的困惑、思想上的波動、心理上的困擾等方面給予及時指導和幫助。幫助”思想困惑、經濟困窘、學習困難、心理困擾、就業(yè)困境”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順利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讓每一位學生個性得到張揚,享受成功的快樂,得到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是很強。教師在教學中遇到不少困難,因而教學熱情和激情不是很高。深入推進導師制,是強化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意識、規(guī)范意識和質量意識,努力培育愛崗敬業(yè)、精心施教、誨人不倦的良好教風的需要;是以改進課堂學習、加強課外學習,教育引導全體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學習習慣,努力形成熱愛學習、追求上進、勇于實踐的良好學風的需要。
高職院校學生的入學基礎差別較大決定了傳統(tǒng)的“批量式”教學方式已不適應時代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傳統(tǒng)的班級教學模式難以適應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和社會不同崗位對人才的多樣性需求,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決定了學生應當具備特定崗位所需要的“一技之長”。因此,推進學生導師制是承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實行個性化培養(yǎng)的具體措施,是構建融洽師生關系,充分發(fā)揮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內在潛力的重要機制。
目前,全國高職院校中推行導師制的還不多見,導師制相關的制度與措施也還不是很成熟,高職院校實施導師制與本科院校的做法應該不一樣,高職院校導師的責任與要求與本科院校也應該有差異,推行導師制的各高職院校具體做法也各有特色,總之都是在探索中在實踐中。黃岡職院商學院嘗試通過推進“五導”、落實“五到”、注重過程和效果考核,推行學生導師制。
導師工作的重點在于導。導師導什么,是實行導師制首先應該考慮好的問題?;诟呗氃盒5娜瞬排囵B(yǎng)目標和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高職院校應該引導導師做好“五導”,即成才向導、觀念引導、職業(yè)指導、心理疏導、生活輔導。心理疏導、生活輔導主要是保障學生成人(成為合格公民)的需要,成才向導、觀念引導主要是滿足學生成才(成為有用之才)的需要,職業(yè)指導主要是考慮學生成功(生存發(fā)展)的需要。
成才向導,強調導師對學生開展理想前途教育、勵志激勵教育、人生規(guī)劃教育;觀念引導,強調導師對學生施加先進的理念影響、時代的觀念影響、科學的思維影響;職業(yè)指導,強調導師對學生以職業(yè)導向進行學業(yè)指導,以職業(yè)實踐進行實習指導,以職業(yè)素質訓練和就業(yè)競爭力培養(yǎng)進行就業(yè)指導和創(chuàng)業(yè)指導;心理疏導,強調導師注重溝通傾聽疏導、人格魅力感染、科學方法排解;生活輔導,強調導師對學生的生活方式指導、生活習慣引導、潛移默化影響。
導師工作的導向明確了,還要找準導師制工作的載體或抓手。高職院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實習指導任務較重,因而要對教師提出比較切合實際的工作要求。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差別都比較大,因此要求教師要比較深入地接近、了解并指導學生。在基于這種分析的基礎上,可以對導師提出“五到”的工作要求。
這里講的“五到”是指到方案、到活動、到教室、到宿舍、到記錄。到方案,是要求導師要深入調查、了解情況、整體思考、全面部署,制定導師工作方案,方案要有學生情況分析、有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方法措施等;到活動,是要求導師主動參加或組織開展一些學生活動,如技能比賽、項目研發(fā)、專題調研、觀摩活動、考察活動、社團活動、團日活動、主題班會、文體活動、個別談心等,親臨現場進行必要的指導;到教室,是要求導師深入到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如教室、實驗室、實訓室、圖書館),了解情況,傳授方法,指導學習;到寢室,是要求導師深入到學生寢室等主要生活場所,關心學生日常生活,了解學生行為習慣,指導學生養(yǎng)成文明習慣;到記錄,是要求導師本人在《導師工作手冊》和《導師工作筆記》中,做好基本的記錄記載,將自己開展導師工作的基本情況、將學生的成長軌跡記錄下來,分階段進行小結或總結。
導師制工作的目標是培養(yǎng)人,因此必須關注全部過程,注重階段效果。導師的工作過程可以關注五到,即到方案、到活動、到教室、到宿舍、到記錄等,導師制工作效果可以觀測學生的顯著進步、突出表現、重要成果、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情況等。
導師的工作過程怎樣、工作效果如何,還要有相應的考核作保障。要做好考核工作,必須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考核制度??梢钥紤]成立導師制指導與考核工作小組,負責制定導師制工作規(guī)范,制定導師制工作考核實施細則,制定導師對接具體方案,巡視督察導師工作開展情況,指導導師工作按預期目標進行,組織具體考核工作,提出具體獎處意見。
高職院校在推行導師制的實踐過程中,會遇到不少問題,如導師制的模式、導師的選擇與配備、導師的工作職責和要求、導師和輔導員的職責劃分、導師制的工作效果與具體考核等。下面僅就推進導師制應處理好的四個關系作一簡述。
在實行導師制過程中,有人認為有輔導員就沒必要配導師,配導師之后可能不好劃分與考核兩者的職責。其實,兩者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輔導員主要是學生事務管理者和班級事務管理者,主要是學生的平安健康導師,側重在心理疏導和生活輔導方面,注重群體,關注個體,以專題教育和常態(tài)化教育為主;導師制中的導師,是學生成長發(fā)展導師,主要是學生成長管理和學生發(fā)展管理,側重在成才向導、觀念引導和職業(yè)指導,注重個體,關注群體,以個案教育和開放性教育為主。
實行導師制,導師與學生的融洽與配合是非常關鍵的。要發(fā)揮導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以及對學生的親和力作用,對學生實施親情化、個性化教育,深入學生心靈深處,進一步融洽師生關系,在這個基礎上再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引之以范,授之以漁;要發(fā)揮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導師不能事無巨細地指導,不能包辦代替具體事務,要以觀念影響,以行為感染,以人格感化,以專業(yè)熏陶,讓學生做學習、活動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態(tài)對待所有的學習活動,學生在導師指導下,積極地學習,自主的探究,獨立地生活,促進學生張揚個性、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一般說來,導師通常是要雙向選擇才能確定的,如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師傅帶徒弟等。目前高職院校導師制實踐還處在起步階段,很多條件還不成熟,如導師制的氛圍沒有形成,導師制的運作有待探索,學生人數比較多而且需求不清楚,教師資源不夠充分而且力量不均衡,教師和學生目前都還不熟悉導師制。既然如此,我們可以考慮起步階段采取指定導師、分配學生、協(xié)調搭配的辦法來推行導師制,待全員育人的教育氛圍形成、學生樂于接受導師指導和導師制的實施比較成熟時,再實行雙向選擇的辦法確定導師,可以只對部分意愿明確的學生結對子確定導師。
學生的需求客觀上有很大差別,教師的專業(yè)領域和方向有所不同,輔導員和導師的側重點也有區(qū)別,一名具體教師不一定都能成為所有學生喜歡的導師,學生不一定都全部迫切需要導師的指導,因此實行導師制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導師的個別指導。輔導員和導師要明確各自的角色定位和職責范圍。輔導員要注重學生普遍指導,面向全體學生,抓兩頭帶中間。導師要注重個別指導,面向重點學生,抓重點促整體。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導師對他們的個別指導,要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理解導師對他人的個別指導。
[1]張玉英.論高職院校導師制的實施[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5):32-34.
[2]劉斕.高職導師制度的實踐與問題反思[J].教育與職業(yè),2013(17):109-110.
[3]張忠海.高職院校實施導師制的實踐與探索[J].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