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澤鳳
摘 要:探究式閱讀教學,讓學生樂于探究,積極探究,在自主學習中提高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也提高了老師的職業(yè)教學能力。探究式閱讀教學雖然已經成為實踐小學語文新課標的有效教學方式,但是還需要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對教育行業(yè)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閱讀;質疑
語文探究性閱讀是指讓學生自己來確定自己閱讀的目標,自主展開的閱讀,打破了以往以老師為中心的,學生只是單方向的從老師那里接受知識的傳統學習方式。這種閱讀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綜合閱讀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種主人翁的意識,與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相比較,探究性閱讀更適合時代的要求。
在日常的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中,教師的具體實施過程是: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誘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雖然探究式閱讀主要是學生自身主動展開的閱讀活動,但是老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在探究式閱讀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有利于誘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老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因為教學具體環(huán)境的制約往往都是虛擬的情境。例如,在教授《美麗的小興安嶺》時,老師就可以為學生虛擬一個去小興安嶺旅游的情境,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我們現在到了美麗的小興安嶺,這里春天陽光明媚,夏天枝葉繁茂,秋天黃金滿地,冬天白雪皚皚……”學生聽了就會情不自禁地展開想象,因為想了解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所以會產生探究課文內容的欲望。這樣一來,學生通過閱讀,使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景像畫卷一樣展現在學生的腦海之中,課文內容也變得既好理解也好記憶。
二、引導學生質疑,在自主學習中探究答案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師可以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根據課文內容設置懸念,對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閱讀,并在閱讀中尋求答案。只有首先提出問題,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才能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老師需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自己閱讀理解的時間,并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出遇到的問題,老師可以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然后選擇其中有代表意義,比較有價值的問題拿出來與全班學生共同探討,通過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帶動全部學生的思維,既能帶動全部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發(fā)揮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補充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學生的想法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有可能提出老師事先沒有預想到的問題,老師需要不斷地為自己充電,廣泛涉獵,充分做好備份工作,這樣才可能應付學生隨時提出的問題。
三、利用多種渠道輔助日常教學
老師針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可以恰當地利用多媒體設備,對知識進行多種渠道的傳輸,讓學生變化著思路地接受信息。如對于一些重難點,就可以利用電教媒體,將圖像和文字結合運用,使教學內容更形象易懂,也能夠起到活躍現場氣氛,抓住學生興奮點,并發(fā)展學生形象思維的作用。另外,老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多種信息渠道,不斷擴寬自己的閱讀范圍,養(yǎng)成積極主動閱讀的好習慣,這樣也能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閱讀能力,為課堂教學服務。
探究式閱讀教學,讓學生樂于探究,積極探究,在自主學習中提高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也提高了老師的職業(yè)教學能力。探究式閱讀教學雖然已經成為實踐小學語文新課標的有效教學方式,但是還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對教育行業(yè)的要求。
參考文獻:
韓會茹.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神州,2012(2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