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梅
摘 要:教學觀摩活動有利于深入研究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細節(jié),可以幫助執(zhí)教者理清思路、澄清價值,使教師在自我修正中再次得到自我提升,同時也是同伴間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的過程。
關鍵詞:因人而異;評課方式;自評;反思;教研主體
教學觀摩活動的評價是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是一種學習反饋過程,通過評價可以調動執(zhí)教者和觀摩者共同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合力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動開展深入有效的課后反思活動,促進執(zhí)教、評課雙方在交流、探討、反思中共同提高。結合工作談談我們的具體做法和想法。
一、教學觀摩點評要因人而異
教師在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都要經歷不同的階段,對于不同發(fā)展階段的教師要給予個性化的支持。如,評價工作時間較短的年輕教師的教育活動,要幫助他們挖掘出活動中的閃光點,讓他們明確應當堅持什么以及要改善的教育行為,使其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評價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教育活動時,則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幫助他們梳理出突破自身固有教學方式的點,使其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經常講要帶著欣賞的眼光看活動,把亮點說夠,給人以鼓舞和借鑒;把問題說透,給人以啟迪和反思。
二、評價要調整心態(tài),調整方式
評課者的心態(tài)決定評課質量的高低,要提高評課的效率,作為觀摩者和被觀摩者,雙方都要學會調整心態(tài)。執(zhí)教者要抱著平常的心態(tài)去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要把上課的過程看成師幼互動交往、共同成長的一段生活經歷,不要為了一味追求完美的效果而弄虛作假,從而為評課者呈現(xiàn)一個真實、生動的活動案例。還應樂于接受別人的觀點,虛心接受別人的觀點,虛心接受他人的幫助。同伴之間也要摒棄所謂的利害關系和面子問題,抱著學習和探討的態(tài)度進行交流,不必面面俱到,而應虛心、坦誠地就某個方面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借助別人尋找靈感,反思自己。如果執(zhí)教者和評課者都能從研討的角度、從專業(yè)成長的角度展開討論,以開放的情懷接納別人的建議,就一定能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場面。
三、評課方式靈活多樣
我們點評教學觀摩活動,無論是多說優(yōu)點,還是多說不足,都是為了促進教師通過這次活動以點及面,得到專業(yè)素質的整體提高。評課活動要取得實效,就要不斷變革評課的方式,不能將評課者和被評者分成兩大“對立的陣營”。我們盡量為教師創(chuàng)設一種溫馨、和諧的評課氛圍,如座談會式、沙龍式等,把上課和評課的教師融到一起,讓評課雙方在愉快輕松的情境中進行平等交流。
四、教學觀摩評價要注重自評與反思
為了提高評課的效率,我們擴大了評課主體的范圍,不僅聽課者要成為評課活動的主體,執(zhí)教者和幼兒也要成為評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積極倡導評課者和被評者的動態(tài)互動。執(zhí)教者在接受點評之前,可以先進行自評,把自己的反思講出來,然后再聽取同伴、領導的點評,反思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自己既是受評者,又是主評者。領導在點評前也要先聽聽執(zhí)教者和其他教師的評價,了解教師的認識水平和關注重點,適當做出自己的評價;在評價后,還應與評課教師共同進行討論交流,以修正自己的評價,使自己既是評課者,同時也是被評者。這樣評課者與被評者才能進行真情交流和平等對話,促進各自在反思原有觀點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五、評價要圍繞教研主體點評
雖然每年我們都會開展很多次教學觀摩活動,但每一次觀摩活動的關注重點都是不同的。如側重從教學環(huán)境方面進行評價:場景布置、座位擺放、多媒體運用、教具的設計等;有時則關注教師語言有效性的分析統(tǒng)計:哪些是開放性問題,哪些是封閉式問題,提問的指向性是否明確,問題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否緊密等;要么是圍繞幼兒發(fā)展的有效性等。如,去年我們在觀摩和點評中關注的重點是老師對孩子的回應,活動中,不管是執(zhí)教者還是觀摩教師,重點記錄對孩子的每一個回應和鼓勵,大家評價時一起分析每一個回應的方式和好的回應,合適不合適,該怎么回應等。在評價過程中我們把它作為重點提出,每個教師都開始反思自己平時回應孩子的方法了。圍繞教研主題的評價能有效地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能從每一個方面促進每個教師專業(yè)成長。
總而言之,教學觀摩活動的評價是在引導教師將教育理念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并物化成適宜的教育行為。在多樣化的評課活動中,每一位教師經歷了從理念到行為的轉變,經歷了一次次快樂的成長過程,經歷了從“毛毛蟲”到“蝴蝶”的由內而外的魅力蛻變。有效的評價既能調動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能讓教師在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體驗更多的成功與快樂,增強他們的職業(yè)幸福感。評價活動是一個交流分享、按需取舍的過程,但愿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教學觀摩活動評價中真正的受益者!
參考文獻:
李紅婷.個體化社會下中國鄉(xiāng)村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趨勢[J].學前教育研究,2013(0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