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麗娜
近年來,海淀區(qū)民族小學在關注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方面,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責任與擔當的意識和能力。比如學校設有分餐員、黑板美容師、窗臺管理員、節(jié)能小衛(wèi)士、圖書管理員、作業(yè)管理員、營養(yǎng)快遞員、課前提醒員、桌椅小管家等幾十個崗位,學生自己選擇想要負責的一個崗位,佩戴工作標牌,堅持每天為大家服務。在這些崗位上,學生學會關愛他人,愿意服務、幫助他人,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懂得擔當與責任,并逐漸形成一種習慣,志愿服務崗的教育實踐活動已經深入學生的內心。
責任人人知 同伴互提醒
作為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孩子,他們的能力還相對較弱,有的時候可能還會忘記自己的職責。因此,每個班都會把本班的責任崗和相應的負責人名單張貼在班級顯眼的位置,并標明每個崗位的服務標準。小伙伴之間相互知道每個人的責任和服務標準,不用老師去評價,小伙伴間就可以相互監(jiān)督。比如:窗臺臟了,他們就會去找相應的負責同學進行整理;離開教室了,節(jié)能小衛(wèi)士忘記關燈,也會有同學提醒他回去關燈;花兒缺水了,一定會有同學來澆水,有的同學還會提醒他不同植物的養(yǎng)護方法。班里的小伙伴們朝夕相處,他們會相互學習,互為榜樣?,F在,就連一年級的小同學們都能把自己的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
人人皆勞動 尊重互體諒
通過小小責任崗,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自我管理,服務他人,還在勞動中學會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學會了體恤別人的辛苦。
比如:小小分餐員每天中午輪流負責為本樓層的同學分餐,有的分菜、有的盛米飯、有的打湯,還有的檢查是否有倒飯、浪費的情況。他們每天都穿好服裝,戴好帽子和手套等,熱情地為同學服務,而他們自己則要等到所有同學打完飯后才能吃飯。雖說勞動辛苦,但是他們從中體會到了服務他人的快樂。
學校的區(qū)域劃分為六部分,分別交給各個年級負責。課間時,本年級的學生就要關注這個區(qū)域是否有紙屑等垃圾,并隨時撿起來,保證校園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干凈的。三年級學生的責任區(qū)是教學樓前的小花園。每個課間,都會有學生輪流拿著抹布到花園中的長廊,擦拭長廊中的座椅和柱子。因此,任何人隨時到長廊中休息時,座椅都是干凈的。
正是因為辛苦付出了,所以學生會格外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如果有同學隨時亂扔垃圾,他們就會主動上前制止,并撿起垃圾扔進垃圾桶;如果有同學腳踩在長椅上,他們也會告訴他,長椅是用來坐的,不能踩臟。不用老師管理,小伙伴間就很自然地進行了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同伴互監(jiān)督 人人守規(guī)則
學校為學生搭建了一個七彩樂園,里面有蹦床、蹺蹺板、秋千、攀巖等游戲設施。學生通過安全游戲的資格考核后,就可以憑卡自由進出玩耍。但是,這里不設立老師的監(jiān)督崗,而是由學生擔任游戲管理員,其他同學也起到相互提醒和監(jiān)督的作用。在游戲中,學生懂得了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玩秋千時,如果有同學在排隊等待,小伙伴們就要商量好,用旁邊放置的沙漏進行計時,時間一到,就要自然輪換。
樹立榜樣 快樂成長
每學期,學校都組織全校學生在志愿者旗幟下進行宣誓,通過莊嚴、隆重的宣誓,讓學生懂得自己肩上的一份責任是神圣的,為他人服務是快樂的。每學期,都會由學生投票評選出自己身邊優(yōu)秀的小志愿者,全校進行表彰。這些盡職盡責的小志愿者們?yōu)樾』锇閭儤淞⒘藢W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