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麗
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教育的不斷普及,在我國這56個民族的大地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義務教育,在不斷提高著知識文化水平。在教育中,也應該注意更多的問題,尤其是師生關系問題,這是在每個年級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對于師生關系的良好解決,對于小學生來講,也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義務教育;師生關系;小學生
師生關系,是在我們的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我認為它是一個在教學中最普遍的關系。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多種多樣的關系,比如親情,即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之間的關系,以及和生活在周圍的小朋友之間的關系等。這一系列關系,都需要我們很認真地去處理。而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就必須處理好與教師的關系,或者說更多的是和教師的交流時間。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我們和教師一起來解決一些問題,所以師生關系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但是我覺得,在師生的關系中存在著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說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仍然存在,師生之間沒有更多的交流,師生之間交流時間少或者根本不溝通以及師生關系不平等等一系列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解決了,才會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一、師生關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缺乏一定的交流
雖然在當代社會中教育事業(yè)在不斷地進步,而且無論是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都會有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在創(chuàng)新。但是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還是有著很深的影響,比如教師按時去教室,一本正經(jīng)地講了四十幾分鐘的課程,下課后又直接走了,課堂上討論的時間十分少,下課后學生又不敢去找教師。所以,就會出現(xiàn)教師和學生溝通減少的這種現(xiàn)象。
2.師生關系不平等
我認為,在現(xiàn)代的教育中,尤其是在小學教育中,師生關系之間比較普遍地存在著某些不平等的現(xiàn)象。當然,在當今社會中,更多的學校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比較平等的和容易交流的,但據(jù)我了解,這些學校中初中以上的受教育者是比較占主要的地位的。而對于小學生來講,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和教師的溝通能力都存在著一些問題,或者說是障礙。我認為,完成這方面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是由多種原因形成的,比如教師的功利性,現(xiàn)代的教師,在日益發(fā)展的社會中,并不是為了教書而教書,也就是說,教師并不是他們喜愛的職業(yè),而是為了生存而從事的一個行業(yè),所以職業(yè)心并沒有那么重,不會認真地去了解學生的需求,不會與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另一方面,我認為,現(xiàn)在的教師更多地表現(xiàn)出一種冷漠,他們或者在課堂上建立一定的威信,以便于以后可以更好地保持課堂紀律,提高上課效率。所以,與學生之間不會輕松交談,也不會去努力活躍課堂氛圍,這種相對的冷漠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減少了與教師溝通的機會和時間,也使學生沒有更多的膽量與教師溝通。對于上面我們提到的原因,教師和學生之間產(chǎn)生溝通上的問題,這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注意的,只有將這些問題解決好,才可以更好地促進教育的發(fā)展,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因此,我有一些自己的意見來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
二、解決辦法
1.學生的積極主動
作為一個學生,我認為是課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存在,才可以算作為一個教學集體。所以,在課堂上,學生要積極地學習、積極地提問,跟著教師的步伐,用更多的時間努力去和教師交流,詢問自己不懂的問題,這樣既可以幫助自己學習,又可以加深教師對自己的印象,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2.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要不斷提高
當然,現(xiàn)在的教師中,大多數(shù)教師是本著職業(yè)操守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的學生,努力做到一個好教師,讓學生喜歡自己,更喜歡學習,從而使他們的成績或者各方面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對于一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yè)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對待學生,尤其是小學的學生,不僅要擁有專業(yè)的知識,更要有足夠的包容心和理解力。同時,也要給予學生一個輕松的上課環(huán)境,主動與學生交流和溝通,建立一個和諧的上課氛圍和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我認為是決定學生教育水平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師生關系如果處理得當,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各種新興的技術和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將會對學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于正在成長階段的小學生的教育,對他們的人生觀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而不良的師生關系,將影響學習的樂趣和效果。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要在學習或者教育中不斷提升自己,做到彼此之間的包容、理解、和積極主動,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教育的發(fā)展,使學生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邵曉楓.百年來中國師生關系思想史研究[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