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
在歷代帝王里,梁武帝蕭衍以廉潔簡樸而著稱?!耙还谌?,一被二年”的他在篤信佛法以后,更是“日止一食,膳無鮮腴,惟豆羹糲食而已”。
除了嚴(yán)于律己以外,蕭衍對廉政建設(shè)也并非漠不關(guān)心。他多次下詔,勸誡地方官以清廉為要務(wù),還制訂了獎懲和考核措施。他還有一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加令不從?!边@句話說得非常漂亮,足可以裱在任何一位高級官員的辦公室里。
蕭衍有如此清晰的廉政意識,身體力行,按道理應(yīng)該是全國掀起反腐倡廉的高潮才對,結(jié)果下面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梁朝官員的奢靡是出了名。從蕭衍的弟弟蕭宏以降,羊侃、夏侯夔、徐君、魚弘等等,個個都是浪費(fèi)大王。比如當(dāng)時(shí)有個官員叫徐君,養(yǎng)了許多侍妾,佩戴金翠,穿著華貴,服玩皆用金銀。沒事就用大車?yán)淮蠹易酉眿D出去自駕游。再比如蕭衍有個弟弟叫蕭宏,侍妾足有一千多人,為了裝下這么多人呢,王府建得如同皇宮一般,光是庫房就多達(dá)一百余間,里面裝滿了金銀財(cái)寶各地奇珍。
更絕的是太守魚弘,號稱“四盡”,所到之處,水中魚鱉盡,山中麞鹿盡,田中米谷盡,村里民庶盡,比日本人都狠。別人質(zhì)疑他,魚弘還振振有詞:“丈夫生世,如輕塵棲弱草,白駒之過隙。人生歡樂富貴幾何時(shí)!”
上到皇族,下到太守,個個納妾貪財(cái)不落人后,個個日夜歡飲毫無愧疚。社會風(fēng)氣糜爛到這地步,跟蕭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一位散騎常侍,名叫賀琛,看到朝政混亂,上書梁武帝痛陳時(shí)政。奏章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中心思想只有一個:您再不好好管管,咱們梁朝就完蛋了!
可蕭衍可傷心死了。他一向自詡清廉,自認(rèn)為以身作則,各級官員都會跟從,政治清明,哪里會有什么貪污腐敗的事情發(fā)生。賀琛的奏章,等于把自己最為自得的政績?nèi)冀o否認(rèn)了。
蕭衍親自口授了一篇回復(fù),逐條批駁賀琛對國事的種種指責(zé),成就了一篇千古“反反腐”的奇文—我沒多寫字。
比如賀琛說“人失安居,牧守之過”,蕭衍回答:你說話怎么這么絕對?難道天下的官員沒有好人全是壞人?你覺得是誰?明白說出來啊!
賀琛說“東境戶口空虛,良由使命繁多”,蕭衍回答:你說使命繁多,是哪個使?把名字說出來啊!賀琛說“駑困邑宰,則拱手聽其漁獵;桀黠長吏,又因之而為貪殘”。蕭衍回答:你說的是誰?把名字說出來!賀琛說“女妓越濫”,蕭衍說,你把名字說出來!賀琛說“若不及于時(shí)大息其民,事至方圖,知無及也”。蕭衍回答:行啊,你說說是誰干的?
總之不管賀琛說什么,蕭衍批駁的時(shí)候就一句話:你舉報(bào)誰,得指名道姓,不能憑空污蔑。
最后賀琛說了一句“宜導(dǎo)之節(jié)儉”,口氣還算客氣,意思是您得好好倡導(dǎo)一下節(jié)儉了。這一句話,可真是讓蕭衍的情緒來了一個大爆發(fā),反駁的時(shí)候字里行間都透著絕大的委屈,值得特別引用一下:
“朕絕房室三十余年,不與女人同屋而寢亦三十余年,于居處不過一床之地,雕飾之物不入于宮,此亦人所共知。受生不飲酒,受生不好音聲,所以朝中曲宴未嘗奏樂。朕三更出理事,隨事多少。事或少,中前得竟;事多,至日昃方得就食。既常一食,若晝?nèi)粢?,無有定時(shí),疾苦之日,或亦再食。昔腰過于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余。舊帶猶存,非為妄說?!?/p>
看看,蕭衍覺得多委屈啊,老子不碰女人不過奢侈生活不喝酒不聽音樂,吃得少干得多,都累瘦了。這么勤勞,你還嫌我干得不夠好?你還說我得出頭倡導(dǎo)節(jié)儉?老子還他媽不夠節(jié)儉嗎?
就這樣,好端端一篇奏章,被皇上的敕文砸了個頭破血流。到了這份兒上,賀琛還能說什么?只能磕頭謝罪,惶然離去。蕭衍的哲學(xué)很簡單,只要把提問題的人罵退,問題本身就不存在了。于是他回到深宮,繼續(xù)躬行簡樸生活,念著佛經(jīng)—念到興頭上,他先后四次出家去當(dāng)和尚,被大臣們先后四次贖了出來,一共花了國庫四億“贖身”錢。
一個簡樸的皇帝,為什么治下貪腐如斯?魚弘、蕭宏這樣的人,又是如何逍遙于世的?讀過這一篇反反腐文以后,大概就能知道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