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黃仲則的性格悲劇

      2015-09-10 07:22:44趙鴻飛
      書屋 2015年3期

      趙鴻飛

      西歷1783年,亦即清乾隆四十八年,本是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年份,因為這一年并未發(fā)生驚天動地、足以影響后世歷史進程的大事件。但在乾隆詩壇上,這一年暮春的四月二十五日,則是一個令人欷歔慨嘆的時刻。這一天,乾隆年間天才曠逸、極富盛名的詩人黃仲則在貧病交加,歷盡了一生坎坷后,最終在奔波途中客死他鄉(xiāng),年僅三十五歲,這顆清代詩壇上最璀璨的星辰就此徹底隕落。他的好友洪亮吉在奔喪途中給時任陜西巡撫畢沅的信《出關與畢侍郎箋》中,描述了仲則臨終之前的慘況,曰:“日在西隅,始展黃君仲則殯于運城西寺,見其遺棺七尺,枕書滿篋,撫其吟案,則阿妳之遺箋尚存;披其繐帷,則城東之小史既去。蓋相如病肺,經(jīng)月而難痊;昌谷嘔心,臨終而始悔者也。猶復丹鉛狼藉,幾案紛披,手不能書,畫之以指。此則杜鵑欲化,猶振哀音,鷙鳥將亡,冀留勁羽,遺棄一世之務,留連身后之名者也?!逼淦鄾霰?,讀之令人為之泣下。

      黃仲則悲苦的一生,誠如其好友吳階《哭黃仲則》詩二首其一所云:“一代風流絕世詞,寒灰歷劫僅如斯。萬千著作行行血,三十遭逢處處疵。永夜龍眠珠吐后,當春蠶死繭繅時。有才畢竟青衫老,終古詩人得似誰。”縱觀古今,像黃仲則那樣才高八斗的詩人當是鳳毛麟角,他九歲就能吟出“江頭一夜雨,樓上五更寒”的佳句,十六歲在府試三千人中名列第一,二十四歲時采石吟詩語驚四座,洛陽一時紙貴。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樣終生不遇,八次應鄉(xiāng)試均報罷,“如此清才真曠世,誰知一第比登天”;也沒有誰像他那樣孤露凄涼,至親骨肉相繼辭世:四歲喪父,七歲時隨祖父到常州居住,家徒四壁;十二歲時,祖父去世;十三歲時,祖母去世;十六歲時,唯一的手足——他的異母兄長又離他而去。他的窮困寒素更是無以復加,且看他詩中對此的反復吟誦:

      全家都在風聲里,九月衣裳未剪裁(《都門秋思》)

      多君憐我坐詩窮,幞被蕭條囊橐空(《仇麗亭》其四)

      青山笑客不歸去,為報饑寒驅(qū)又來(《仇麗亭》其一)

      畏寒偏欲沖寒來,我輩謀生不如雁(《東阿道中逢王劍潭》)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懷抱高才卻蹭蹬偃蹇,終身淪落,旅食他鄉(xiāng),寄人籬下,終至客死異鄉(xiāng),落得個令人浩嘆、不勝欷歔的了局?社會之黑暗、世風之澆薄、士風之卑弱、科舉制之腐朽,都是個中原因,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恐怕還是他狂狷孤傲的個性。

      黃仲則的這種個性是與生俱來、由來已久的。洪亮吉《候選縣丞附監(jiān)生黃君行狀》云:“君美風儀,立儔人中,望之若鶴,慕與交者爭趨就君,君或上視不顧,于是見者以為偉器,或以為狂生,弗測也?!边@是他十六歲時參加童子試時的情形,也是他在社會大舞臺上的第一次正式亮相。他因為詩做得好,人也長的瀟灑漂亮,所以成為大家傾慕的對象,都希望能與之結(jié)交。這實在是人之常情,如同今日風行全球的演藝明星、文體大腕,哪一個不是粉絲如云、從者如蟻?時代雖然各異,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追星之風,古今一理。但黃仲則的表現(xiàn)著實令人沮喪,“上視不顧”,冷若冰霜,傲氣十足,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其態(tài)度之倨傲,幾乎達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

      據(jù)其孫黃志述《黃仲則年譜》所引仲則族弟黃懷孝撰《節(jié)孝屠孺人傳》載,“先兄以才名聞海內(nèi),人皆為孺人賀,而孺人獨憂之,戒先兄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才而狂,是益之疾也?!刃种斒苊秩诼渲畾饨K不能掩?!敝賱t之母屠氏,是一位深明大義的女性,仲則四歲時喪父,屠氏含辛茹苦,不僅撫養(yǎng)其身,而更重教導其心。作為母親,她更全面了解仲則的性格秉性。黃仲則少有異稟,九歲既有佳句流傳于世,稍長后更是以才名聞海內(nèi),因此人人都向她表示祝賀。但她不以為喜,反以為憂,因為她深知仲則之秉性,“才而狂,是益之疾也”。

      邵齊燾先生是仲則的恩師,對他也相知甚深,多次規(guī)勸他要養(yǎng)心養(yǎng)氣,豁達開朗,因此二人彼此相得,情同父子。邵先生去世后,仲則十分悲痛,因為像邵先生這樣真正理解他、真心關心他的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為排遣因為邵先生去世而郁積的苦悶,他決意游歷,來到了邵先生的生前好友、時任湖南按察使的王太岳處。左輔《黃縣丞景仁狀》云:“時湖南布政使定興王公太岳,鄭(虎文)同年友也,遂游焉……王故名士,負其才,及見心折,每有所作,必持質(zhì)黃秀才定可否。然狂傲少諧,獨與詩人曹以南交,馀不通一語。”因為邵先生的余蔭,再加上他確實有才,王太岳給予了黃仲則應有的禮遇和尊重。但是,我們?nèi)圆粺o遺憾地看到,黃仲則的表現(xiàn)的確頗成問題,“狂傲少諧”,除了與詩人曹以南結(jié)交之外,其他的人連一句話都懶得說,骨子里是不大瞧得起別人的。

      他的好友之一吳蔚光在《素修堂集》之《黃仲則詩序》中也記載了關于黃仲則的幾則軼事,有云:“汪子劍潭曰:‘仲則為人長身疏眉而秀目,性清異絕俗,然其舉止往往類童稚。曩從朱笥河先生安徽使院,與仲則語,一日中記其自相矛盾者什九。至酒酣談辨間發(fā),人士滿座,而仲則忽僵立如槁木。乃或偃仰身世,欲相對泣下,而仲則持一竿,跳擲下階,效橫刀舞鞘,嘔咦顛倒自樂,人笑之。’余觀仲則良然?!边@段話有幾點值得注意。他的長相外貌、風神氣質(zhì)毋庸多言,但舉止“往往類童稚”,則是一種幼稚的、很不成熟的表現(xiàn)。其次是他的言語,一天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十之八九,就實在讓人詫異??磥?,詩人只能是詩國的君王,而絕非現(xiàn)實的寵兒。在現(xiàn)實中,詩人幾近于白癡。特別是在詩酒高會、議論勃發(fā)的筵宴上,本來是把酒言歡,開懷暢飲,盡情吐露心扉的絕佳時機,但詩人卻神經(jīng)質(zhì)般地突然“僵立如槁木”,實在是大煞風景。尤其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近乎兒戲的舉止,旁若無人,自我陶醉,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荒誕和不得體。如此種種,偶一為之尚可,時間久了,怎么能使人接受和容納呢?朱克敬的《儒林瑣記》也說黃仲則“狷狹寡諧,與人交,雖暫合,終致乖忤。獨與洪亮吉善”。據(jù)洪亮吉《黃君行狀》所云:“居半歲,與同事者議不合,徑出使院,質(zhì)衣買輕舟,訪秀水鄭先生虎文于徽州,越日追之,已不及矣,其標格如此?!边@則軼事是在黃仲則與洪亮吉同在安徽學政朱筠幕中發(fā)生的。本來朱先生對他和洪亮吉都是十分青睞的,以猿鶴目之,但莫名其妙的是,黃仲則因為“與同事者議不合”,不久就質(zhì)衣買舟、不辭而別,另謀他就,直接炒了幕主的魷魚,可謂牛氣沖天!

      洪亮吉《玉塵集》卷上還記載了另一則關于黃仲則的軼事:“(黃仲則)嘗與余游市中,一富人從肩輿出,牽衣道故,黃努目曰:‘汝輩亦知人間有黃景仁乎?’即拂衣去。其標致如此?!痹娙怂赜性娒?,或許經(jīng)常受到傾慕者的崇敬與膜拜也未可知,時間久了也就形成了習慣,所到之處如果無人喝彩就覺得不能接受。按照當時資訊傳播的水平,不要說一介布衣如黃仲則者,即使是貴為九五之尊的皇上,也不可能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窮鄉(xiāng)僻壤,山疆海隅,“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謂屢見不鮮。然而面對無人賞識的情形,黃仲則就覺得受了冷落,受到了羞辱。所以,依他敏感自尊的個性,就勢必還以辭色,以致拂衣而去。

      有的時候,這種狂狷的個性還導致他沉浸在虛幻、浪漫、理想的詩國中,而無視現(xiàn)實世界中某種通行的習俗或規(guī)則,因而鶴立雞群,與眾不同,使人覺得此人不可理喻,無法按照常人常理來與之交往。王昶在《黃子景仁墓志銘》中云:“乾隆戊戌,黃子仲則來受業(yè)門下,讀其詩,固己奇之。及久為之處,落落然,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因以益奇其人?!辈徽擖S仲則如何天才特出,聲名卓著,以世俗而論,他就是一介白衣秀士,既無身份,又無地位。而黃仲則竟能在京中出入周旋于這些縉紳之門,并且常為座上客,把酒論詩,相談甚歡?!罢兄粊怼?,是擺譜拿架子,頗有明星耍大腕的風范;而“麾之不去”,則顯得不識相,不知趣,不知進退,最后可能就是不受歡迎。這個眾人眼里的狂生,在詩歌中也豪不掩飾自己的狂態(tài):“臣本高陽舊酒徒,未曾酣醉起烏烏。稱生謾罵奚生傲,此輩于今未可無?!睙o異于昭告天下的自我宣言,斬釘截鐵,毫不含糊。這種狂狷情感的抒發(f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感慨,在《兩當軒集》中處處可見,如“白日長吁靜夜歌,飛揚慷慨欲如何?”;“寶玦僅存心愈壯,明珠雖去海尤寬”;“顛狂落拓休相笑,各任天機遣世情”;“吳下酒徒猶罵座,秦川公子尚登樓”;“一身未遇庸非福,半世能狂亦可哀”。躁動不安、狂傲慷慨、憤世不平的情緒,彌漫在他的詩句中。

      但另一方面,黃仲則似乎也很敏感于同勢要貴人的交接,雖然這有可能是改變他窘迫地位的一種捷徑。王昶《春融堂集》卷五十八《黃子景仁墓志銘》載,仲則入都后,“都中士大夫如翁學士方綱、紀學士昀、溫舍人汝適、潘舍人有為、李主事威、馮庶常敏昌,皆奇仲則,仲則亦愿與定交,比貴人招之,拒不往也,余因以益奇仲則?!笨峙略邳S仲則看來,所謂的貴人,不懂風雅,不能與之談詩論文,與自己并無共同語言。他之所以拒絕與之往來,或許是因為覺得自己一向窮困潦倒,受不了那些富貴人物對自己的逼視,和那種居高臨下的憐憫。從某種意義上說,恐怕這也是一種自卑吧。

      黃仲則的這種狂狷孤傲、與世少諧的個性氣質(zhì),與他家鄉(xiāng)常州的文化環(huán)境和文化傳統(tǒng)密切相關。據(jù)乾隆《大清一統(tǒng)志》卷六十載:“(常州府)風俗秀而多文,愿而循理,君子尚義,庸庶厚龐?!薄俺刑┎咣櫍杉咀又z烈,居英賢之舊地,雜吳夏之語音。人性佶直,黎庶淳讓,敏于習文。”顧炎武評介“毗陵六逸”之一楊宗發(fā)曰“行身甚猖,文筆甚狂”,這其實也是許多毗陵士人的共同特點,他們不拘小節(jié),耿介、直爽、狂狷、負氣。邵長衡在《毗陵縣志小序·人物志序》中也曾十分自得地說:“毗陵為泰伯端委之墟,而季札型之以禮讓,風氣漸開矣。又歷千有余年,至宋而人才之生號稱極盛,而明足垺之。后先炳烺史冊者,上之扶名教而植綱常,次亦狷介自守,不茍附和。立朝則犯顏敢諫,勵矯亢之節(jié),不幸遭離變故則伏節(jié)捐軀,摩頂不悔。下至閭巷匹夫,皆知義之足榮,而生之可輕也。明高攀龍有言,天下有事,則毗陵人必有……雖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鄉(xiāng)哲之流風遺烈,更千百世猶有感慕而興起者?!?/p>

      乾隆年間和珅當國時,許多常州士人被稱為“戇翰林”。劉禺生撰《世載堂雜憶》有云:“當時走和珅相之門,壯年出任封疆者,以畢秋帆沅、阮伯元為最得意……孫、洪、阮、畢并重一時,但氣節(jié)獨歸孫、洪,官爵皆歸阮、畢。尚氣節(jié)者,固甘為戇物也?!?/p>

      “甘為戇物”,在這樣的文化基因、文化風習的遺傳和熏染下,黃仲則的狂狷氣質(zhì)也就不難理解。作為個人品質(zhì)而言,直率、倔強并非缺點。只要有足夠的資本和適當?shù)南薅?,狂狷孤傲、與世少諧,也未必一定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其間的分寸如何拿捏,頗費思量,搞不好就會適得其反??梢钥隙ǖ恼f,黃仲則絕對不善此道,否則他就不是黃仲則了。

      涉世的最初階段,黃仲則對自己的人生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劃和目標,只是在隨波逐流而已。按照一般讀書人的套路,無非是讀書、應考、中舉、做官、致仕、終老,一路走來,雖平凡平淡,但不失為安妥穩(wěn)健。黃仲則一直在“詩”與“仕”之間徘徊,“詩”是他最精湛的手藝,也是他贏得大名的資本,割舍不得。千百年來,詩被士大夫們抬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詩可以興觀群怨”,“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詩承擔了遠遠超過自身重量的負荷,“若使詩文能救國,興亡何須動吳鉤”,平心而論,“詩”只是茶余飯后、酒酣耳熱之際的消遣和清玩,饑不可食,寒不可衣,沒有哪一個人單純依靠做詩謀生度日;“仕”則是主流價值取向,是安身立命、名垂青史的前提和歸宿。終其一生,他都在這二者之間猶疑彷徨,舉棋不定。包世臣《齊民四術》卷六《黃征君傳》云:“(仲則)性豪宕,不拘小節(jié),既博通載籍,慨然有用世之志,而見時流齷齪猥瑣,輒使酒恣聲色,譏笑訕侮,一發(fā)于詩?!睆倪@則軼事來看,黃仲則是有所醒悟的,他以布衣之身看到了時流的陰暗面,大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事實上,在明、清兩朝論官序爵的世俗社會里,在科舉制大行其道的用人機制下,知識分子的出路在舉業(yè),在八股制藝,除此之外,別無他途。沒有科舉功名,便失去了平步青云、致身通顯的最好機會和最佳途徑。由此導致的連鎖反應,就是沒有官職身份,便沒有社會地位,自然會遭人白眼,受人輕視。這才是主流社會的傳統(tǒng)和常態(tài),而黃仲則理想中的詩人世界、詩人社會才是悖時捍格、不容于世的異數(shù)。詩歌換不來烏紗帽,詩歌也換不來黃金屋和顏如玉,所以,在詩歌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的黃仲則,便只能徘徊在主流社會之外了??v觀古今中外,沒有那個社會是特別優(yōu)待詩人的,即使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也是要消滅詩歌,把詩人驅(qū)逐出去之后,其國度才成為“理想國”的。

      黃仲則到京城后,一度與京中知識精英階層來往及其密切,加入“都門詩社”可視為頂峰。盡管如此,其生活總體上越發(fā)寥落,而他自己也離功名富貴越發(fā)遙遠了。楊懋建《京塵雜錄》載:“昔乾隆間黃仲則居京師,落落寡合,每有虞仲翔青蠅之感,權(quán)貴人莫能招致之。日惟從伶人乞食,時或竟于紅氍毹上現(xiàn)種種身說法,粉墨淋漓,登場歌哭,謔浪笑傲,旁若無人。如楊升庵在滇南時,醉后以胡粉傅面,簪花滿頭,偕門生諸妓輿以過市;唐伯虎與張夢晉大雪中游虎丘,效乞兒唱蓮花落。才人失意,遂至逾閑蕩檢,此亦幸際圣朝,一容其傲兀耳。”這個應該是他屢遭打擊之后的不得已之舉吧。以他的個性,是不可能、也不甘心同流合污的,但又苦無解脫之道,只能破罐子破摔,以一種另類的舉措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抗爭和絕望,而這一切也越發(fā)無力、無用、無聊,徒增笑柄而已。

      黃仲則的種種不合常理、不入常情的怪異荒誕之舉,表面看來,給人的感覺是“狂”,其實背后是深深的自卑。應當說,他的“狂”,部分是性格使然,但究其實,則是因自卑而起,是以狂狷之舉掩飾其自卑之心。其恩師邵齊燾先生在《勸學一首贈黃生漢鏞》詩序中,就曾指出他“家貧孤露,時復抱病,性本高邁,自傷卑賤”。有鑒于此,邵詩勸勉說:“得失亦區(qū)區(qū),何事成忿怒。家貧士之常,學貧古所慮。愿子養(yǎng)疴暇,時復御緗素。博聞既可尚,平心亦有助?!鄙巯壬赋鲋賱t“自傷卑賤”的根源,并據(jù)此規(guī)勸他要把自己置身于浩瀚悠遠的時空中,不要自視甚高,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太大,而是要安貧樂道,平心靜氣。鼓勵他博覽群書,開闊心胸。真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但黃仲則自恃才華絕世,對自己的期望也甚高,期冀能平步青云,而且刻不容緩。其實,一個人不論何等的英才蓋世,置身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茫茫宇宙,都不過是一粒塵埃,實在是微不足道。黃仲則對成功的渴望確實如饑似渴,但他經(jīng)不起成功,一旦小有成功,便手舞足蹈,得意忘形;更容不得失敗,一旦失敗便氣急敗壞,呼天搶地。造化弄人,平庸者腰金衣紫,呼風喚雨,特出者倒麻衣布鞋,沉淪下僚。本是同林鳥,分飛竟失群。當成功者紆尊降貴,以同情的目光俯視失敗者,并施之以撫慰的時候,失敗者往往自慚形穢、心理失衡,這種自卑情結(jié)的逆向爆發(fā),就形成了所謂的“狂”。

      不會隨俗俯仰,不會趨炎附勢,不會同流合污,崇尚氣節(jié),甘為戇物。這種狂狷的個性氣質(zhì),固然磊落高曠,令人景仰,但卻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其結(jié)果便是一生的清貧苦寒和永遠的淪落不偶。黃仲則朋友武億聽到黃的死訊后,曾評論曰:“仲則奇逸絕世,然不知嗇神以養(yǎng)其和,非于世屯嗇無所遇,甚且天以死酷之。桂釀蠢,璧蘊瑕,珠賊胎,凡物之至者,尚以其美自戕而以自累,仲則安能逃此。”所謂“嗇神養(yǎng)和”,就是要收斂自己的憤激之情,培養(yǎng)平和之心。車不得其圓,物不得其全,任何事物都絕非完美無瑕。如果一味追求完美與理想,只能適以自累。黃仲則不通達此理,剩下的就只有失敗了。

      明代嘉萬年間的呂坤在《呻吟語》卷四外篇曾說:“士氣不可無,傲氣不可有。士氣者,明于人己之分,守正而不詭隨。傲氣者,昧于上下之等,好高而不素位。自處者每以傲人為士氣,觀人者每以士氣為傲人。悲夫!故惟有士氣者能謙己下人。彼傲人者昏夜乞哀,或不可知矣?!备嬲]人們要養(yǎng)“士氣”而去“傲氣”,推崇謙己下人,這種強調(diào)個人修養(yǎng)的功夫是有道理的。而古老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中,也是以厚重為崇尚的。如《易經(jīng)》中所說的“君子以厚德載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是如孔子所說的“剛毅”,“不怨天,不尤人”;是曾子說的“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推重的是一種沉穩(wěn)堅忍,不卑不亢的成熟人格。這樣一種人格健全、心智健康的人,一定會冷靜而寬容地對待個人的窮通進退、榮辱得失。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和古往今來許許多多蹭蹬偃蹇、高才短壽的俊彥一樣,冥冥之中似乎總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左右著他們悲苦人生的走向。清人吳仰賢在《小匏庵詩話》卷二中指出,“昔人謂畫入神品、逸品者,以煙云養(yǎng)其性情,其人多壽,如黃子久、沈石田、文征仲、王石谷諸人是也。余謂詩主性靈,凡神動天隨,專寫寄托者,其人亦多享大年,如白樂天年七十五,楊誠齋年八十三,陸放翁、范石湖,年皆八十六,我朝袁子才年八十二。若夫抉摘刻畫,露其情狀,昔人比之暴殄天物,故李長吉二十七而夭,我朝黃仲則年止三十有五。葢怡神者,益人勞神者,賊人也。雖然,詩者易為,而難工者也。有終身為之而不工者,有為之即工,急于行世,而自悔少作者。若年不及中壽,其詩卓然成家,而傳于后世,以予數(shù)之,如謝宣遠年三十六,王子安年二十八,高季迪、何大復年皆三十九,高子業(yè)年三十七,宗子相年三十。歷代不過數(shù)人,即謂之享大年可也。”認為畫家多壽者,是因為“以煙云養(yǎng)其性情”;性靈詩人享大年者,是由于“神動天隨,專寫寄托”;而才高命短如王勃、李賀、黃仲則者,原因在于“抉摘刻畫,露其情狀”、“葢怡神者,益人勞神者,賊人也”。其實就是這些詩人們性格乖僻,性情刻露,作詩追求過分超邈的境界,以致用情過度,勞形傷身。久而久之,必然促其年壽。大抵浮生若夢,智慧與德行,性情與性格,還是中和為好。樸茂溫厚,圓融達觀,縱不為長壽,也為心地坦蕩,一生平安。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黃仲則性格乖僻、狂狷孤傲,好為青白眼,愛憎形于色,不掩飾內(nèi)心情感,不敷衍世俗社會,不屑于媚俗從俗,不善于與世俯仰,不通達事理,不練達人情,這種與世少諧的個性注定了黃仲則充滿苦難的人生悲劇。有路可走,終歸無路可走。悲夫!惜夫!

      永吉县| 上犹县| 武清区| 米泉市| 永德县| 西昌市| 咸丰县| 宜昌市| 昆山市| 深州市| 连山| 甘孜| 佛学| 夏河县| 兴仁县| 漳平市| 平乡县| 澄迈县| 浦江县| 紫金县| 泉州市| 盐池县| 陆良县| 敖汉旗| 鹿邑县| 疏勒县| 西峡县| 广平县| 鄢陵县| 延川县| 绩溪县| 贡觉县| 稷山县| 洪湖市| 丰原市| 和龙市| 邵阳市| 沙坪坝区| 沙田区| 印江|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