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
摘 要: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要求教師立足現(xiàn)有教學條件,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作者認為“學案導學法”最適合于信息技術教學,它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將老師的角色由原來的指導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培養(yǎng)學生利用“學案”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學案導學法 教學應用
一、什么是“學案導學法”
“學案”不是教案,也不是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師依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jīng)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精心編寫的一種學習方案?!皩W案”的內容不宜太細,可以多給學生提供材料,多提啟發(fā)性問題,多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解答,使教師的教學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導”上。而“學案導學法”以“學案”為引導,通過教師指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學習,突出學生自學行為,強化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如何設計學案
學案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學習探究、知識小結和當堂檢測五個環(huán)節(jié)。因此,編寫“學案”時必須通過發(fā)揮備課組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分工合作,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科學、有效的學案。
1.學習目標:體現(xiàn)信息技術教學大綱中關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原則要求,使課堂教學符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并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有效開展活動。如《Excel圖表》的學習目標為:
知識目標:學會在Excel中創(chuàng)建數(shù)據(jù)圖表;掌握設置圖表類型選項的方法。
技能目標:圖表的創(chuàng)建及設置;圖表的美化。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尋找、追求、創(chuàng)造美的東西,強化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2.自主學習:將一些基礎知識設計成填空、圖表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自主完成知識體系的基本構建,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就是自學、識記、探究的過程。
3.學習探究:針對本知識點精選或設計有代表性的例題,鞏固知識點,檢測學生學以致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積極思維,以實現(xiàn)理解基礎知識之上的認識目標,并不斷深化知識結構。
例如教學《枚舉算法》,在學生已理解枚舉思想的基礎上,我在教學教案中設計了關于尋找1-100之間,個位是1,并被9整除的整數(shù)這樣一題時,學生大多會這樣考慮,通過for語句控制1—100進行變化,通過mod語句實現(xiàn)被9能整除,在考慮個位是l的時候遇到困難,所以我就以這個作為切入點,引導他們加深對函數(shù)的理解,并讓他們設計出完整的程序,設計如下:
For i=1 to 100
If right (str (i),1)=1 and i mod 9=0 then print i
next i
根據(jù)剛才的設計分析,他們是將所學到的函數(shù)知識,再結合枚舉的思想,是從1到100一個數(shù)一個數(shù)地進行判斷,以最終找到1-100之間的個位是1,并能被9整除的數(shù)。那能否將個位數(shù)直接控制在1,從1、11、21…91進行變化,再判斷能否被9整除。學生根據(jù)我的提示,積極思考、深入探究,設計改為如下:
For i=1 to 100 step 10
If i mod 9 =0 then print i
next i
對學生在構建知識體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展開,引導他們真正理解算法的優(yōu)化在枚舉中的應用,讓學生的認識達到一個新高度。
4.知識小結:總結本堂課知識點。將知識結構的內在聯(lián)系,以簡約的文字形式充分展示在學生面前,這十分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從而準確、完整、系統(tǒng)地貫穿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把握知識的定位。
5.當堂檢測:本節(jié)知識點的鞏固練習。
三、如何去實施學案
1.課前準備。課前把學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明確學習目標,做好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2.實施探究教學。問題探究是學案的關鍵,教師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設定好問題,啟發(fā)學生猜想與探究,引導他們思考,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更充分、更安全地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excel公式時:①教師提出問題:其同學的各科期末分數(shù)分別如下,如何計算他的總成績呢?②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是用windows自帶計算器進行計算呢,還是另有其他方法呢?③學生嘗試:若用計算器感到有點麻煩,不太可能,試一下運用公式將單元格逐個加起來。④得出結論:Excel中可以使用公式進行計算。⑤教師引導出Excel的公式。
3.關注差異,層層遞進。在探究活動的設計中,啟迪學生思考的問題難度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知識的應用從記憶到遷移,從遷移到類比呈梯度的變化。引導學生從問題的表象理解、層層遞進到問題實質的理解,對知識的認識從低級向高級飛躍。
嘗試運用欄目習題的設置要體現(xiàn)“步步為營,步步為梯,步步提高”的原則,在講到《循環(huán)語句》時,我設計了四個梯度的問題:
(1)寫出for…next語句的格式(知識點直接應用)
(2)寫出通過循環(huán)語句對1—100進行累加?(知識點提升)
(3)對1—100之內的自然數(shù)分別進行奇數(shù)和與偶數(shù)和?(習題探究)
(4)循環(huán)語句能否實現(xiàn)1—100之間自然數(shù)中奇數(shù)的倒數(shù)和與偶數(shù)的倒數(shù)和(知識的遷移運用)。
總之,學案導學法的實施,使得教師課堂上嘮叨的少了,課下思考準備的多了;課堂上學生聳著耳朵接受灌輸?shù)纳倭?,自己干的事情多了,同時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多了。
學案導學法給學生提供了更寬松的思維空間和時間,通過學案導學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讓學生用自己的學習方法,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當然這會給學生提供復習鞏固的依據(jù)。所以學案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
正是由于學案導學法把目標定位在“提高課堂質量”上,要充分發(fā)揮學案的最大功效,我們要付出更大努力,在教學功底上要肯下工夫。進行推動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改革,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從而培養(yǎng)出具有高素質信息素養(yǎng)的人才,我認為值得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