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習將
摘 要: 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感悟,需要學生有自己的心得,需要學生有自己的見解,更需要學生有理有據(jù)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讓學生能夠有理有據(jù)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需要思考和實踐,更需要周而復始地實踐和思考。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有理有據(jù) 學生表達 策略思考
語文教學強調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人們也多嘗試著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心得,但學生的表達雖是自己的心得,卻不是那樣有理有據(jù),有時令人感到不能接受。所以,讓學生能夠有理有據(jù)地進行表達,顯得尤其重要。
一、讓學生有理有據(jù)地表達需學生形成真實的心得
為什么學生的表達就不是那樣有理有據(jù)?從一定的角度思考,當是學生閱讀感悟的心得不是學生自己真實的獲取,或者就是學生不是自己閱讀感悟的獲取,要么就是從相關資料上的截取所得,要么就是聽取他人見解之后不完全意義上的所獲。這樣的心得對一個個學生而言,怎么能夠有理有據(jù)地表達出來呢?如果要他們表達,則只能是一種吞吞吐吐的表達。由此,學生能夠有理有據(jù)地表達自己的心得,必須奠定學生表達的基礎。學生表達的基礎是什么?就是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后所獲取的真實心得。譬如教學前蘇聯(lián)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的朋友》一課,高爾基筆下童年的朋友是誰?是高爾基的外婆。應當說童年有童年的朋友,高爾基的外婆怎么竟然成為他童年的朋友了呢?教學中,讓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并廣泛地羅列文本中的相關信息,在大家都獲取了比較廣泛的信息后,同位置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在參與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比較有意義地發(fā)現(xiàn),學生所獲取的信息是真實的,學生的表達也顯得比較具體、完整且是那樣有理有據(jù)。應當說這是文本中比較現(xiàn)成的信息,如果讓學生圍繞這些信息進行探究,那么學生能有如此有理有據(jù)的表達嗎?但在讓學生探究中,還是出現(xiàn)奇跡。如讓學生理解高爾基說外婆是“最知心”、“最珍貴”、“終身”的朋友,學生便比較理想地說出了自己的理解,而且就是那樣有理有據(jù)。這“理”和“據(jù)”有的就是從文本中獲取的,有的則是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閱歷和經(jīng)驗獲取的。
二、讓學生有理有據(jù)地表達需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的心得
從青少年心理學看,初中生喜歡追求自己的表達與眾不同,尤其期望自己表達的別出心裁而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但往往事與愿違,自己的表達總因某些不恰當?shù)淖非蠖鴮е滤磉_的理據(jù)與中心不能夠吻合。這就比較有意義地說明:要想使得學生能夠表達得據(jù)理分明,學生的閱讀感悟必須有最明顯的要求——創(chuàng)新的心得??稍谄綍r的閱讀教學感悟中,由于相當多的課堂上教師還在充當課堂教學霸主,因此學生的閱讀感悟總是無法創(chuàng)新。這應當給予我們警示,離開了學生心得的創(chuàng)新,學生怎可能有理有據(jù)地表達。因此,閱讀教學必須讓學生能夠將一般的感悟與創(chuàng)新意義的感悟緊密結合,在一般感悟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感悟。譬如教學柯巖的《周總理,你在哪里》,這是一篇具備強烈感染力量的詩歌,詩作感情的表達極為真誠深摯,藝術表現(xiàn)的手法也極有特色。全詩不但表現(xiàn)了周總理畢生建樹的偉大功績,而且體現(xiàn)了出總理必將為歷史所記載的不朽英名。教學時,給予學生充足的創(chuàng)新閱讀感悟的時空,讓學生閱讀作者所表達的感情,讓學生悟出作者所表達的藝術。學生在閱讀感悟中,在表達自己的心得時不但在某些意義上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而且對自己的感悟表達得據(jù)理分明。如有學生這樣說,周總理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從不少資料中看到周總理的許多光輝事跡,二從詩歌“你永遠居住在人民的心里”中可以看出,這雖然是詩人的幻想,但代表著全國人民的心聲。也有學生這樣表達,詩作中多運用擬人、排比、反復等修辭,渲染氣氛,強化感情,增強藝術表現(xiàn)力。
三、讓學生有理有據(jù)地表達需學生具備表達的功夫
平時學生的寫作,大家都有這樣的口頭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針對初中生閱讀感悟上的有理有據(jù)表達的具體情形,還需要學生具有有理有據(jù)表達的具體而實在的功夫。平時,多數(shù)學生不表達或者是表達不好,其最根本問題就出在功夫上。學生沒有有理有據(jù)表達的功夫,又怎么能表達或表達得好呢?學生不可能表達得好,也就會讓學生失去表達的欲望和信心。所以,讓學生有理有據(jù)地表達需學生具備表達的功夫,具備表達的功夫,需要學生多進行表達的實踐。進行表達實踐時,多讓學生把表達的內容說具體,說明白;學生進行表達實踐時多期待學生把話說具體,說明白;學生進行表達實踐時多呵護學生所表達的內容,即使學生在表達上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或者失誤,應當呵護的還是需要呵護的;學生進行表達實踐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比較簡單的沙龍實踐,圍繞學生的閱讀感悟,讓學生進行思考,該怎樣表達,該從哪些方面實現(xiàn)有理有據(jù)的表達,等等。當然,對學生有理有據(jù)的表達,老師必須在建立學生表達的功夫上做些相關指點,初中生在得到相關指點后,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譬如,圍繞一定的主題,訓練學生表達的邏輯循序;圍繞一定的主題,訓練學生找出表達的理據(jù);圍繞一定的主題,訓練學生表達的膽量,等等。
讓學生有理有據(jù)地表達,應當成為學生閱讀感悟訓練的必然內容,也應當成為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而又嚴格訓練的內容,更是必須進行科學訓練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感悟和具體表達心得的能力,提高學生邏輯思維的水平,讓學生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梁恕儉.課改到底改什么[J].新課程研究,2012,5.
[2]鄔志輝.教育創(chuàng)新與教育自覺[J].當代教育科學,2003,3.
[3]安文鑄.走進基礎教育的真實世界[M].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