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藝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語言文字,打好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而閱讀教學則是聽、說、讀、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文章介紹了小學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下面我結(jié)合多年教學積累,談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幾點體會與策略。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營造學習氛圍
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電教手段——用課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實物直接感知觀察的基礎,以課件情景為補充將孩子們喜愛的情感,為后面進一步體會感情打下基礎。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以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辯。教師應是與學生平等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討論、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教師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見解,使小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參與。我在講完《麻雀》一課后進行小結(jié)時說:“讀了這篇課文,從麻雀奮不顧身搶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痹拕偮?,一位男同學立刻舉起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不同意說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老麻雀是公還是母的!”我聽后馬上笑著說:“你讀得很認真,想得也好。老師的概括看來不準確,那么怎么說才確切呢?”課堂氣氛又一次活躍了。最后,同學們總結(jié):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一種親子之情。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fā)揮出來了,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
二、重視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古人所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即說明了這個道理。此外,朗讀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nèi)容具體、清楚等。朗讀可以使學生對讀過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把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適當?shù)亟o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在講授新課之前,都要充分營造與之相適應的意境,使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反復讀課文,既是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三、立足文本,啟迪思維,“言意”共生
在品讀感悟環(huán)節(jié),有效問題的引領,可以促使學生的個性解讀和獨特體驗在積極思考中轉(zhuǎn)化成言語表述,達到既符合語言習得規(guī)律,又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言”“意”和諧共生之境。這一問題的設計,必須立足文本和學生思維的觸發(fā)點,能夠引領學生抓住能觸發(fā)“言”“意”共生的關鍵詞語、句子、段落,通過層層深入的引領,使學生在反復讀、品、悟的過程中領會語言之美,文字之妙;在與作者傾心交流中領會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在師生的平等對話中領會文本蘊含的精神內(nèi)涵、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感。以《狼牙山五壯士》教學片斷為例:導學提示:認真讀一讀課文的4、5自然段,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壯士”的英勇?畫出有關詞語或句子,在關鍵的詞句旁寫一寫理解和感受,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讀、畫、品、批注,再讓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畫出的關鍵詞語、句子,談感受。
對話交流:
生:“他(馬寶玉)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向敵人頭上砸去?!笔^像雹子一樣,這個比喻寫出了壯士們非常英勇,非常頑強!
師:能具體談談你對這個比喻的理解嗎?
生:把石頭比作冰雹,說明石頭數(shù)量多,速度快,寫出了他們對敵人的仇恨,更寫出了戰(zhàn)士們的英勇!
師:理解很到位。關于這段話,哪位同學還有補充?
生:我從馬寶玉的動作中感受到他的英勇頑強。
師:能把你的理解讀進文字里嗎?
生:我從敵人“嘰里呱啦的叫聲”“紛紛滾落深谷”想象出五壯士的勇猛頑強。
師:你從敵人的表現(xiàn)想象出五壯士的英勇,通過側(cè)面描寫表現(xiàn)五壯士的精神,你的發(fā)現(xiàn)很有價值。你還從哪里感受壯士的英勇?
生:“剛要擰開”“搶前一步”“奪過”“猛地舉起”,還有“嗖的一聲拔出手榴彈”這些詞能看出來!
師:你從動作描寫中感受到五壯士的英勇。正是這些細節(jié)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五壯士的“壯舉”啊!
以“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五壯士的英勇”這一問題為引領,學生借助文本中鮮活生動的詞語,精妙的句子,細細“觸摸”、“品味”,深入體會動作的描寫、畫面的想象,以及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妙用,充分展示個性解讀,在閱讀體驗與生活實際的不斷轉(zhuǎn)換中體會到戰(zhàn)士們勇猛頑強、血戰(zhàn)到底的形象,從中品得“言”之真“意”,悟得“意”之“妙”“言”,達到“心意升言”、“言意共生”的境地。
總之,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小學生能在此期間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將會對其終生有益。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進行閱讀,多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從多角度啟發(fā)學生進行閱讀。
參考文獻:
[1]張興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J].
[2]李桂蓮.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