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 本文就童話故事在幼兒教育中顯現(xiàn)的魅力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即:利用童話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利用童話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利用童話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利用童話故事,培養(yǎng)幼兒高尚的道德情操與價值觀。
關(guān)鍵詞: 童話故事 幼兒教育 魅力
童話故事之所以具有那么好的魅力,與童話故事流傳于民間的兒童故事有關(guān)。它適合于兒童的趣味,是對兒童進行教育的良好形式?!栋餐缴挕返撵轫撨@樣寫道:“如果人的一生中沒有或多或少的看過一些經(jīng)典童話,那么,這樣的人生是不完全的?!笨梢娛廊艘呀?jīng)公認童話故事的魅力是無限的。
一、童話故事的三大特點
1.富于幻想。列寧說:“童話里如果沒有神仙寶物,孩子們聽起是不起勁的。”比如:《灰姑娘》里的老鼠、南瓜在神仙的指揮下,一到十二點鐘就變成馬車,拉著美麗的灰姑娘參加王子的舞會,這種作者的幻想往往使讀者跟著幻想,讓自己跟著灰姑娘一起喜怒哀樂。
2.內(nèi)容單純明白,人物善惡分明,情節(jié)曲折起伏,引人入勝。在童話故事《小狐貍變身法》中,小狐貍學(xué)會變身法,他變成蘑菇捉弄小兔,又變成石頭捉弄小狗,小兔、小狗都不理他,不跟他在一起玩。最后,下起傾盆大雨,小狗、小兔沒帶傘,在危急時小狐貍變成一把大傘,為小狗、小兔擋住雨,他們又成了好朋友。
3.富于教育意義,通過幻想形式表現(xiàn)人們純樸的傳統(tǒng)美德、創(chuàng)造精神和智慧,也包含各種生活經(jīng)驗和斗爭經(jīng)驗。
二、傳統(tǒng)童話故事內(nèi)容的分類
1.動物故事。動物故事以動物為主體多用以解釋動物的形狀、特點。在童話故事《太陽和小魚》中灰色的小魚把沉睡的大海里的太陽娃娃用哈癢的方式把太陽托起來,而其他全世界的人所想的辦法都不能把太陽從海里撈上來,而小灰魚由于用身體給太陽哈癢把身體染得鮮紅鮮紅的,最后變成人們喜歡的小金魚。
2.童話故事是精靈故事。動物成了精,有了人形,但其動物的本性未變。這類妖精故事,教育孩子們勇敢機智,善于識破狡猾的敵人的偽裝并戰(zhàn)勝它們。在童話故事《小紅帽與狼外婆》中,老狼變成了慈祥的外婆騙吃小孩,把外婆和小紅帽都吃到肚子里,獵人經(jīng)過它旁邊,把小紅帽和外婆從狼肚子里救出來,最后把狼弄到井里淹死了。
3.童話故事是魔法故事。此類故事中有一個重要的寶貝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寶貝是勞動的產(chǎn)物或是對好人、好事的報答,它常常是勞動人民本身,是歌頌勞動和勞動產(chǎn)品的。在童話故事《漁夫和魚》中,漁夫用漁網(wǎng)打到了一條金魚,這條金魚請求漁夫放了它,它能滿足漁夫的三個愿望,漁夫答應(yīng)了那條金魚,但是他那貪婪的老婆卻欲望強烈,最后小金魚生氣了,仍然把漁夫的家變回原樣,什么也沒有。
4.童話故事是人物童話。以現(xiàn)實人物為中心,但仍穿插了很多幻想和夸張的成分。人物童話多說兒童自己的故事,讀來親切易懂,有的帶有寓言性,富有教育意味。如《一半的故事》中,教育幼兒要懂得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故事中,小猴是小朋友的化身,他愛幫助別人,可就是貪玩,做事總是只做一半,結(jié)果讓別人受到傷害,從此以后小猴就再也不貪玩,小動物們又都愛請小猴幫忙了。
三、童話故事在幼兒教育中盡顯童話的魅力
幼兒在幼兒園里的生活是學(xué)習(xí)與玩樂結(jié)合的,利用童話故事讓幼兒懂得一些道理,明白該如何做,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
1.利用童話故事,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幼兒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5分鐘,15分鐘,能夠集中到15分鐘已經(jīng)算是不錯的了。所以在上課期間,一般是采用童話故事給幼兒講一些故事,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讓幼兒在聽故事中不斷鍛煉集中注意力。
2.利用童話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在幼兒園的3—6歲的幼兒,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是逐漸形成發(fā)展的。在幼兒園里,一般利用童話故事,就能很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如給幼兒講《一半的故事》,那只小猴,樂于助人,但是有做事只做一半的壞習(xí)慣。這種壞習(xí)慣多數(shù)小朋友都具有,講這個故事時就能引發(fā)幼兒的共鳴,他們就找到想說話的理由,然后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幼兒們想想如何幫助小猴改掉只做一半的習(xí)慣。
3.利用童話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每篇童話故事都蘊含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在幼兒聽童話故事的過程就能明白過來,因為童話故事具有富于幻想、內(nèi)容單純明白、富于教育意義的三大特點。童話故事通過幻想形式表現(xiàn)了人們的純樸的傳統(tǒng)美德、創(chuàng)造精神和人們的智慧。這個道理幼兒聽懂了,在他以后的言行中就會不斷地用這個標(biāo)準看事物,運用思想分析,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觀察世界。
4.利用童話故事,培養(yǎng)幼兒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價值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人所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而這種精神境界是最難做到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大公無私、臨危不懼、能舍生忘死的一種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是從小就有的,而是要從幼兒就開始培養(yǎng)起。如在童話故事《太陽和小魚》中,那條小金魚的故事能讓幼兒明白,只有為別人做事,為人們謀福利的價值觀才是人生最有意義的價值觀,就像小金魚一樣,只有不怕犧牲自己,才能成為一個人人都喜歡愛護的人,才能像小金魚一樣修成正果。
童話故事在幼兒教育中的魅力是無限的,只有不斷探索、挖掘,才能利用好童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