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柔性管理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有效性和重要性正日益顯著。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現行的學校管理理念和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教育教學現狀,導致了現代學校管理中很多問題的出現。學校教育管理應當有效結合柔性管理這一重要理念,在有效的具體應用措施中,提升學校的管理質量與效率,進一步推動學校教育的持久穩(wěn)定發(fā)展。
[關鍵詞] 柔性管理;教育體制;現代教育;學校管理
傳統的學校管理模式多數是以規(guī)章制度為中心、高壓強制的剛性管理模式,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人的個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斷增長,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校管理的要求。因此,柔性管理理念和模式越來越為學校領導和教師所接受,逐漸被引入到現代學校管理當中,極大地促進了現代學校管理的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提升。 [1]教育教學管理者應當了解柔性管理發(fā)展的基本概述,分析當前學校教育管理缺乏柔性管理導致的一些問題,思考柔性管理在現代學校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努力提升學校的管理質量與效率,實現其進一步推動學校教育走持久穩(wěn)定發(fā)展之路的意義。
一、柔性管理發(fā)展的基本概述
管理理論的發(fā)展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經驗管理、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在20世紀之前,人們的管理模式多數是靠個人的經驗進行管理;進入20世紀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管理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通過制度、技術以及行為三方面完成管理,也叫做剛性管理,本質上是一種根據規(guī)章制度為核心的管理觀念與方式,必須借助已制定好的規(guī)章制度、組織職責和權力,利用制度的限制、紀律的監(jiān)管和多個獎罰規(guī)定等外部限制力來形成管理。然而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傳統的剛性管理越發(fā)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管理理論的研究也逐漸發(fā)展為以文化為新視角。柔性管理是利用人們的心理與動作變化中的自愿性,努力讓人們心理上形成一種隱藏的自我說服力,從而完成將組織思想轉變成人們非強制動作的一種管理理念和模式。 [2]這種管理模式既將人作為管理的主體,又當作管理的客體,根據人們的內在心理與動作特點完成管治,讓管理更有自身的驅使性、長期的影響力和鼓勵的正確性等特征。但是,當前柔性管理作為一種自覺的管理理論和科學管理的組成部分,在現代學校管理中應用并不多,還處在探索和實踐階段。
二、我國學校教學柔性管理的缺乏現狀
將經驗管理改變成制度管理,對學校管理產生了跨時代的改革意義,極大提升了學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提高了學校的工作效率,促進了現代學校的發(fā)展。但是,高度集權的制度管理并不是將工作設計得適合人,而是把人修改得適合工作,缺乏“人本性”“情感性”和“權變性”,導致在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
1.學校管理缺乏必要的“人本性”
當前學校的管理主要是突出正確管理的意義,往往偏重在事與物方面的管理。這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可以說仍然主導著當前的學校管理工作,其缺乏必要的“人本性”,嚴重制約了學??茖W管理理念的形成和發(fā)展,也影響了學校的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提高。而“人本性”強調的是人在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將人放于管理目標的所有體系內,變成組成要素。但是其他要素只能被人所使用,才可以體現出管理意義。柔性管理不再是將人當作脫離其他管理要素而孤立存在的人,而是要求人必須回歸到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存在,不是作為一個勞動工具和盈利機器。 [3]
2.學校管理缺乏應有的“情感性”
剛性管理是將學??醋饕粋€理性的組織,對學校的管理一般用行政手段來推動,強調學校的組織權威以及各種行為規(guī)范,忽視教師的情感、價值目標等因素,遺漏了教師的社會地位、文化價值、情感思想。筆者擔任校長十幾年來,深刻體會到情感在學校管理中的催化作用。很多時候,教師并不非常在乎物質和金錢的激勵,更在乎領導的關愛和來自集體的溫暖。
3.學校管理決策缺乏必要的“權變性”
在當前的知識信息時期,外部環(huán)境的變更導致了教師工作時長的不確定性、工作結果評核的復雜性,給學校決策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當前的學校管理很多還是依照最優(yōu)化制度,往往想要在某種情況下達到最好的方案。 [4]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很難掌控完整的資料,也不太可能把所有事物與狀況進行精準的估測。因此,多數情況下,學校的管理不太可能依據預先擬定的最優(yōu)化原則實施。當過度地尋求預先制定成的精細化管理方法和準則,不但會忽略掉管理進行中很多不確定與變更元素,也忽略了教師勞動和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極易造成教師心理受挫或管理者陷入自身理性藩籬的結果。實踐證明,學校的剛性考核結果往往讓教師心里不舒暢,若領導固執(zhí)地執(zhí)行原本剛性的制度,不能靈活機動地啟用柔性管理機制,教師不但對領導沒有信任感,對學校的權威也會持否定態(tài)度。故此,剛性管理體制很大程度上存在局限性。
三、柔性管理在現代學校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針對上述學校教育缺乏柔性管理產生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提出幾點關于柔性管理在現代學校管理中的應用建議:
1.需要發(fā)揮柔性管理的精神激勵作用
現代學校在管理中應形成民主的學習管理觀念,實現柔性管理的思想鼓勵作用。教師作為一類擁有很高文化素養(yǎng)與道德品質的特別人群,他們對待事物有不一樣的識別方式,如果簡單地使用命令式的管理,很難讓教師接受。但是,柔性管理看重的是教師內心感受變化與自身認識,這類自愿與主動的管理給教師的影響將是長久和深遠的。 [5]。重視教師的情感需求,才能體現柔性管理情感聚攏的意義。
2.以校園文化突出柔性管理的指引意義
校園文化構建的基礎是共同的價值觀,展現學校獨特的個性與精神狀況,也能夠說成是關聯與統一學校所有人員思想行為的樞紐,是學校發(fā)展的關鍵所在。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發(fā)展的根本,有利于加強學校的凝聚力、向心力,這可以說是學校柔性管理更深層次的目標要求。學校文化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可以成型的,它需要長期的積淀和不斷在實踐中完善形成。 [7]許多學校在管理細則中提到要“以法治校,以德立?!钡霓k學宗旨,反對陳舊的“強制、權威”的管理模式,學校的文化在逐步形成,在此種優(yōu)良氛圍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令則行,“三風”建設也能得到良性發(fā)展。
柔性管理是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認識到柔性管理對于現代學校管理的重要意義,充分運用柔性管理,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顏春華.柔性管理在高等學校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7,(05).
[2]嚴飛.柔性管理:現代學校管理的新趨向——兼對學校唯科學管理傾向的反思[J].職教通訊,2002,(02).
[3]周娟娟.試析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08).
[4]王毅華,柯毅萍.柔性管理在現代大學的模式建構分析[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5]趙詩安.學校管理 以人為本——柔性管理模式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1.
[6]黃娟娟,馬春亞.家長、社區(qū)人員在現代學校管理中角色與職能現狀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06).
[7]張偉,徐松柏.人本管理觀念在現代學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