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新
眼下,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教育模式風靡全國,這本是教育的進步,但有的學校追求完全放手的“無師課”,也有的學校過分強調老師的指導作用,如何科學把握自主學習的尺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最近,我加入到跳廣場舞的行列,強身健體之余,我發(fā)現跳廣場舞的過程和自主學習的過程有相通之處。
啟示一,點撥很重要。廣場舞是一個自發(fā)性健身活動,領舞者多為舞蹈愛好者,往往只顧自己在前面跳,并未對后面的成員進行過多指導,后面成員的學習方式主要靠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后面人看前面的跳,左邊人參考右邊的,遠遠看上去整齊劃一,可走近就會發(fā)現每個人的動作都不一樣,原因在于沒有統一的指導。
現在課堂提倡學生自主、合作,這是課改發(fā)展的趨勢,但要注意改革時不能刻意追求教師靠邊站或教師成為旁觀者。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無論在知識積累還是生活體驗上,都不足以領悟到所學知識的精髓。如果沒有教師的點撥,沒有教師對核心知識的梳理,很多學生會走彎路。
眼下,風靡美國的“翻轉課堂”注重師生關系,翻轉了教師的角色,教師在“翻轉課堂”里是策劃、導演也是學習伙伴,整個教學活動的框架設計,教學過程的組織推進,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參與指點都成了教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也明確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放任式的自主合作學習不可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才是精彩生成的有效課堂。
啟示二,給學生思考空間。一次廣場舞活動持續(xù)一兩個小時,伴奏舞曲不重復播放,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是一個高強度“灌輸”的過程。我對音樂舞蹈的感悟并不算差,但在這個高強度“灌輸”的過程中,我很長時間也無法完整地跳完任何一首舞曲。我迫切希望一首曲子能重復兩三次,有了思考和重復我一定可以更快學會。
可想而知,一個“滿堂灌”的課堂,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沒有給學生悟化的過程,沒有適合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只會讓學生缺少成就感,挫傷學習積極性。
課堂里的學生是有思想的生命,是學習的主人,如果教師始終強調學生跟隨自己的學習“套路”,學生不可能萌發(fā)自主成長的活力。教師的策劃、引導、參與必須在了解班級整體學習基礎和學習訴求的前提下展開,不能因“護苗心切”束縛孩子的發(fā)展,而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他們主動參與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迎合人性,順應規(guī)律,給學生足夠的領悟時間和思考空間,自主學習的效果才能達到。
啟示三,責任是一種擔當。一次領舞者在跳舞間歇去接聽電話,下一支舞曲開始時仍舊沒有回來。此時,出現了令我詫異的一幕:幾乎所有的廣場舞成員都手足無措,跟不上舞步,即使領舞者身旁幾個動作一向熟練的“副手”也是左顧右盼、亂了陣腳。
此刻,我想到了“擔當”這個詞,繼而又想到了“責任”。正是因為領舞者有領舞的任務擔當,她才會特別用心去記每個舞點、每個動作,而其他跳舞者只是充當“跟隨”的角色,自然沒有責任,也就沒有了擔當。再回到我們的課堂,很多時候,課堂上經常只有教師和固定幾個學生進行互動,時間一長,部分學生在潛意識中就缺少了自主意識,無論是教師提問還是小組合作,他們總依賴活躍學生的發(fā)言和總結,他們只要記下教師給出的結論即可。
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學習,給每個學生表達想法的機會,是自主學習課堂的價值所在。讓每個學生動起來,讓每個學生有擔當,讓每個學生有主人翁意識,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首先是自己的事,自己是學習效果的第一責任人,他們才會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