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小班孩子剛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一方面不免帶有一些嬰兒的“痕跡”,另一方面,由于身心發(fā)展迅速,他們具有幼兒期的顯著特點。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十分突出,處于神奇的年齡階段。正式進入幼教崗位的我成為了小四班班主任的一員。在小班生涯第四個月結(jié)束后,我對每個月都有不同感受與發(fā)現(xiàn)。
一、第一個月“熱鬧”
開學前就聽說小班孩子會哭、會鬧,尤其是沒有任何鋪墊的、沒上過托班的,情緒很難穩(wěn)定,于是早早為這一天的來臨做好心理準備。真正開學第一天,才知道現(xiàn)實與想象的差距,你永遠無法想象孩子的“哭功”。一個孩子哭了,一群孩子都開始哭,于是和搭班、阿姨人手幾個孩子不停地安慰??偹銊赢嬈敖饩取绷宋覀儯撕⒆觽兊难矍蛞欢螘r間,到吃午飯時,又一陣哭潮來臨,午睡甚至有孩子哭鬧著不肯進午睡室,抱進去又不肯睡。這樣糟糕的情況維持了三天。第四天早上,頓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這些哭鬧尤其嚴重的孩子,家長在送來園的時候都會留下來一會,孩子不肯放手索性一起進班坐一會,這些“放不開”的家長或許是孩子們不肯放手的原因之一,放手總不是一方的事情,要讓孩子們適應(yīng)這個新環(huán)境,首先家長必須狠下心放手。于是我們和孩子家長進行交流,讓他們送幼兒來園后立馬離開,不要留戀,就這樣我們試了兩個星期,孩子們哭的還是哭,但是慢慢能發(fā)現(xiàn)他們在跟上幼兒園生活的節(jié)奏,老師阿姨安慰之后愿意聽,聽到好聽的故事愿意聽,看到好玩的玩具能暫時忘記了哭,慢慢地,“熱鬧”程度降低,突然間發(fā)覺第一個月已經(jīng)過去了。
二、第二個月“呆萌”
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領(lǐng),孩子們在一天又一天幼兒園生活中漸漸穩(wěn)定了情緒。看到現(xiàn)在基本穩(wěn)定的孩子們,心里莫名一陣喜悅。但教育步伐不會因為情緒的問題而停滯不前。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第一個月已經(jīng)挪用了一部分教育時間,這個月著重開始對孩子的“本領(lǐng)”下工夫。制訂了這個偉大的計劃,實施時發(fā)現(xiàn)問題來了,要在這一個月讓孩子有“本領(lǐng)”這件事難度著實不小。聽故事、唱歌是孩子們除了玩具以外最喜歡的兩件事,但是對孩子們來說,他們做到的是聽故事、哼歌,總是處于“呆萌”狀態(tài)。小班幼兒身心發(fā)展不完善,老師對他說一句話,他能做到的就是反映出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也有可能因為害羞,這個環(huán)境還沒有讓他們那么放松。在老師講故事的時候都能很認真很安靜地聽,但是要求孩子們表達自己想法和意見的時候,總是出現(xiàn)冷場情況,這對老師來說是一個不得不解決的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嘗試做好玩的教具、講故事時用色彩鮮艷的圖片,表達夸張、充滿激情,但孩子們似乎只是情緒被調(diào)動了,自己的表達仍然“少得可憐”。難道是因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以這個月初為起點,我開始期待下個月孩子們的表現(xiàn)。
三、第三個月“轉(zhuǎn)折”
對三到四歲的孩子果然不能急求結(jié)果,你永遠無法想象一個孩子的成長那么微妙而驚喜。三月中旬的一天,我還是按照平時對自己的要求,將活動準備好,力求給孩子最舒服、最合適的活動環(huán)境與過程,這是一個語言活動,幾個月來麻木的我對孩子們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抱太大希望,突然發(fā)現(xiàn)這一天活動氣氛比往?;钴S,我發(fā)現(xiàn)平時一直鼓勵但是不怎么起作用,不太愿意講話的孩子被我請到回答問題的時候竟然開口回答了?;叵肫饋恚乙矝]有做什么“神奇藥水”之類的事,只是多用了一點耐心,多用了一些鼓勵,這些孩子的成長就微妙得這么讓我驚喜。這是成功的第一步,我相信所有孩子都是一個整體,雖然孩子們之前有個別差異、個性差異,但我堅信有些事情是通用的,如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只要堅持,對所有孩子都是通用的。雖然只是一個孩子的表現(xiàn),但對孩子們的整體表現(xiàn)來說,三月是值得紀念的“轉(zhuǎn)折”月,一個孩子并不能代表所有,但至少能代表一些,證明我的堅持、耐心和鼓勵對孩子是有用的,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這份堅持讓我期待其余孩子的表現(xiàn),我期待驚喜的那一刻,孩子們會在下個月給我“驚喜”嗎?
四、第四個月“蘇醒”
有人說:孩子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怎么畫,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句話雖然是寫給父母的,但換個角度看,對教師也非常適用。你堅持怎么畫,就會塑造成什么樣的人。雖然孩子們會動,但對這個世界來說還是沉睡的小精靈,他們的思維、行動、習慣、意志都需要老師家長的努力才能喚醒。這個月就用事實驗證了我的想法。這已經(jīng)是孩子們來園的第四個月,對這些手腳不靈活、做什么都不會的孩子來說,要有本領(lǐng),就只能自己多練,成功沒有捷徑,成長也沒有捷徑。在一日活動中,日常生活方面我們總是注重給孩子動手機會,加上家園聯(lián)系方面,我們重點和家長交流,讓家長在家多給孩子動手吃飯、穿衣的機會,多和孩子交流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一方面讓孩子回憶在園的喜悅畫面,另一方面發(fā)展幼兒的表達能力,共同的努力總是有成效的,孩子們在第四個月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大腦開始“蘇醒”,開始有自己思考的主動性,對孩子們成長來說又是一大進步,思考這種無止境的事只有孩子們自己琢磨,別人能幫的只是引導,但在這方面,愛心、耐心、鼓勵是非常有用的辦法,堅持自己這個辦法,有一天你能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大腦開始“蘇醒”,這是多么神奇的一刻,對孩子的發(fā)展是多么重要的一刻。
這苦甜的四個月過去,有更多四個月在等著我,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本職工作,好好準備自己的活動,好好播撒自己的愛心、耐心、鼓勵,同時做好孩子的研究工作,為孩子、為教育事業(yè)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小班的孩子就是這么神氣微妙,傻傻的、萌萌的,剝開來慢慢變成聰明的、靈活的,我期待孩子們的這些變化,期待接下去孩子們帶給我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