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軍旗
語文是一門見效很慢的學科,這也使得學生對語文有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就是學不學一個樣,反正分數(shù)也不好往上提。至于閱讀更是沒有一定之規(guī),讀什么,不讀什么,沒有太明顯的界限,對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短時間也無法見效,因此,學生就變得對語文教學懶散起來。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語文的學習效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 適度擴展,增強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要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必須先增強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趣味性會引導學生逐漸對語文感興趣,對教師在教學中組織的活動積極參與,不知不覺走進語文,愛上語文,語文的教學效率自然會逐漸提高。例如,在講成語的時候,涉及到三十六計的內容,我延伸到相關的故事,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眼里放出異彩,學生的積極性真的被調動起來了。然后,我以比賽的形式考查了三十六計的內容,學生們積極性依然很高,記得滾瓜爛熟。我還留了課下作業(yè),讓學生積累每一個計策相關的歷史故事,并在語文課上講給大家聽。學生們由被動變成了主動,班里掀起一股學習語文的熱潮??梢娫鰪娙の缎允钦{動學生學習語文積極性的重要途徑。
二、適度引入人文文化
初中語文教學其實是靈動的,但大多數(shù)教師把語文上成了死板的知識講解課、記憶檢驗課、考試機器訓練課,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我將語文課堂的內容變得逐漸豐富起來,在不喧賓奪主的情況下,適度引入課外的一些歷史人文知識。例如,在講《岳陽樓記》的時候,我將這篇課文擴展了一下,先讓學生對本篇課文熟讀成誦,并將岳陽樓的相關歷史文化一一介紹給學生,通過它,學生們可以了解到更加豐富的文化知識,當岳陽樓深深印在學生腦海的時候,我又拋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國的四大名樓是什么?學生們面面相覷,我用視頻讓學生欣賞了另三座名樓:黃鶴樓、滕王閣、蓬萊閣。通過這一短片,學生了解到祖國豐富的人文地理文化,激發(fā)了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深深熱愛之情。每一座名樓都是一個立體的文化集結點,學生們將這些文化名樓了解之后,文化積淀也就變得深厚。語文不應該是一堵墻,而應該是一個中國文化的橫切面,或是一個窗口,學生由此看到語文天地的博大美麗。
三、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現(xiàn)代教學法的特點之一是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與指導,現(xiàn)代教育對學生的要求不僅是“學什么”,更重要的是“會學習”。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成為一個擁有豐富知識的現(xiàn)代人。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會獨立面對、處理學習中的問題,通過自己的探究去收獲知識。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訓練,實際上是思維方法的指導和訓練。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在思維過程中學會思維,這是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的根本途徑。如在教學《向沙漠進軍》時,筆者就引導學生辨析、理解標題,一個學生說是“治理沙漠”,另一個說是“改造沙漠”。筆者肯定后,要求學生再讀文章深入思考。學生讀后有的說標題突出了沙漠的危害大,因為沙漠是人類的敵人;有的認為標題突出了治理沙漠的難度很大,才用“進軍”二字,表明要像軍隊攻克堡壘那樣才能征服沙漠;也有的闡明了“進軍”的另一層含義:不僅是防御,而且要進攻;不僅有收復失地的把握,而且能把沙漠變成綠洲。通過此番討論,筆者引導學生上升到了理性的認識,那就是:對一個問題要從多方面進行廣泛思考,這樣才可能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柏拉圖說:強迫學習的東西是不會保存在心里的??鬃右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一件樂事、美事來做,才能有所收益。這就要求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主動地參與教學。
(作者單位:南通市通州區(qū)
金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