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美鳳 薛秀霞
摘 要: 在提倡“以瘦為美”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遵循語文學科規(guī)律的前提下冷靜思考,深入探究課堂教學“瘦身”之道,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確實是一個全新課題。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追尋“瘦身化”教學,從而讓課堂教學更有效,作者結合實踐談了幾點體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簡約型 課堂教學
當前,簡約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已經引起了教師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關注。簡約化教學是相對以往的那種不求重點的教學方式而言的,簡單地說,簡約化教學就是要將教學過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或形式化的東西剔除掉,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詳細地講,小學語文教學的簡約化需要從簡約的本質、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手段等方面著手進行。
一、簡約務實的內涵符合高效課堂的本質
簡約是一種理念,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前提,簡約是通過簡單表達出來的一種豐富,是教育返璞歸真的體現(xiàn);簡約是一種底氣,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簡約教學絕不是教師“偷懶”,表面上看似輕松的事情,臺上“三分鐘”表現(xiàn),需要臺下“十分鐘”的功夫,這種功夫就是教師深厚的語文學科基礎和文化底蘊,是教師對教材、對學生深入的研究。只有在輕靈而便捷的教學藝術中,才能真正引領學生感悟語文樸質之美,對構建高效課堂有重要作用;另外,簡約是一種深度,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在課堂中要有思維張力、情感張力、文化張力和智慧張力,才能將復雜的教學過程輕松自在地安排。簡約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中承擔著重要角色,簡約教育在紛繁的教學方法、手段、模式中以獨特方式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搭建了平臺,促進了語文高效課堂的發(fā)展。
二、簡約務實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1.設立明確而簡單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設立的“過高過多”,造成課堂教學目標得不到有效落實是當前存在的一個非常重要而迫切的問題。教師要求學生花費大量課堂時間進行擴展性訓練,忽略了語文基礎內容如識字、詞句積累和運用的學習,這無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教學目標的設立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這也是在教師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他們一味追求生成性目標,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目標確實和教學過程雜亂無章。
對于課堂教學目標,《語文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法和過程、能力和知識是設計課程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痹O立課堂教學目標的關鍵是要整合好這三個維度,不能只是將這三個維度簡單地疊加起來。能力和知識是教學目標的核心和基礎,也是實現(xiàn)其他兩個目標的依托。由此可以看出,語文能力是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內容。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法與過程都是建立在能力和知識的基礎之上的,只有能力和知識這個基礎牢固了,他們才能發(fā)展得更好。將能力和知識的訓練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線,在方法和過程中引入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應當成為教學工作的重點。
2.課堂教學內容的“簡約”
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對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了盲目增加、調整和加工,反而導致語文教學臃腫、重疊、呆板,使教學節(jié)奏復雜緩慢。那么,如何使語文教學內容簡約又全面呢?筆者認為應該從兩方面做起。第一,有效整合課程資源,要以教材的課文為主線,科學整合課程資源,只吸取有用的內容。第二,對教學的內容做到突出重點,整體把握,使教學的內容簡約、適度。每一堂課的教學時間都是固定不變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精力卻是變化的。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追求簡約的教學內容才是最佳途徑。簡約的教學內容也不是隨意刪減知識,而是在教師整體把握,認真總結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有效處理,提煉核心內容,使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
3.返璞歸真,簡便的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的“簡便”,是實現(xiàn)“簡約”課堂的“潤滑劑”。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教學手段的合理選取和恰當應用,但這并非等同于課堂教學都要營造出“聲”“電”“光”的交相輝映。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有些課件或多或少地偏離了教學目標,影響了教學進程。新課程倡導教育現(xiàn)代化,首先倡導的是教育觀念的現(xiàn)代化,而不是用媒體技術現(xiàn)代化彰顯教育現(xiàn)代化的全部。如孫雙金老師執(zhí)教《天都峰的掃路人》,既沒有做課件,又沒有表演,卻獲得了師生的好評,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二是師生的朗讀,三是教師對關鍵詞語的理解和處理。這些經典的課例給我們的啟示是,真正的好課不是靠花樣翻新的游戲、表演塑造出來的,也不是依賴聲、色、形俱全的現(xiàn)代媒體包裝出來的,而是在讀、說、寫、背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自然催生出來的。因此,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我們應該返璞歸真,從“簡樸有效”的原則出發(fā),恰當選擇教輔工具,力求簡便實用,且要“用在當用時,止于當止時”。
4.教師語言簡要流暢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如果言簡意賅,簡要流暢,就會讓學生心曠神怡。教師組織教學語言的時候首先讓學生聽懂我們的話;其次問題語言要有啟發(fā)性,有助于師生間的交流,提高教學效率;再次過渡語言要自然流暢;最后評價語言要扼要坦誠。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簡練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生動、有效地學習,把他們帶入魅力的知識殿堂。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應發(fā)揮以下功能:(1)滲透學習方法。新課堂應當讓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過程,改善學法。因此,教師要依據學情,巧妙地運用評價性語言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2)促進認識提高。教師要充分利用評價的導向功能,引導學生在步步深入的思維活動中理解知識,取得成功。為此,教師要深入解讀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情境,積極尋求評價內容與知識點的融合,少些理性和機械,多些感性和靈動。(3)激發(fā)表現(xiàn)欲望。小學生的認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在思考問題時難免出現(xiàn)“偏差”,因而教師要客觀、準確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不足,既肯定學生的長處,又要有針對性地提醒并糾正學生的不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4)溝通師生心靈。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在評價時要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不拘一格,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教師的評價語言應是真誠而恰如其分的,平等而充滿關愛的,贊賞而充滿期待的,要讓學生產生親切感與親近感。
參考文獻:
[1]楊任云.簡約并不簡單.新課程(上),2012.9.
[2]劉永.簡約型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教師,2011.9.
[3]林云萍.簡約課堂,有效教學.文理導航,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