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袁丁
摘要:文章根據(jù)高校力學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教學模式落后的問題,提出將建構主義學習觀應用于力學課程教學實踐中,探討了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并
分別從優(yōu)化課程設計、更新教學內(nèi)容、改善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等方面,
提出了建構主義學習觀在力學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力學教學;建構主義;教學方法;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TU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5)04006403
目前高校力學課程教學中,主要還是以“滿堂灌”的教學形式為主。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只是簡單地將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之間互動較少。這樣一來,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利于培養(yǎng)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建構主義學習觀以學生為認知主體,利用一切條件,結合力學課程教學實驗和學生生活場景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圍繞認知目標去主動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斷,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終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探索建構主義學習觀在高校教學,特別是高校力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建構主義學習觀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如:孫紅旗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結合理論力學教學特點、方法及內(nèi)容,提出了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和實施方案[1]。屈本寧、張曙紅對基于建構主義和創(chuàng)造思維理論的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模式的建立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建立教學模式的內(nèi)容和方法[2]。陳鐵冰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對高職力學與結構課程教學模式進行研究[3]。馬曉寧的新課程基本理念與建構主義教學觀具有內(nèi)在的一致性。他在全面闡述建構主義教學觀及其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探討建構主義教學觀下的物理教學[4]。武曉雯在介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統(tǒng)計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
了建構主義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統(tǒng)計學教學中的應用[5]。李秦結合本科教學實踐經(jīng)驗,針對高等數(shù)學課程教學特點及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該課程的實踐應用進行了討論[6]。王曉燕、黃焱探
討了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旨在更加有效地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7]。從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雖然目前建構主義學習觀在一些領域,包括力學課程教學領域已有應用,但是這種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因此有必要開展建構主義在力學課程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一、建構主義學習觀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鑒于目前對建構主義的一些誤解,有必要理清建構主義與學習理論、教學設計的關系,探討建構主義給教育教學理論發(fā)展所帶來的影響 [8]。由于建構主義與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區(qū)別涉及到教育理論的各個層面[9],需要在對建構主義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作簡要歸納的基礎上,分析其優(yōu)勢與局限性,指出其適應性條件,并對該理論在中國本土化問題進行探討[10]??傊?,只有正確認識建構主義,才有可能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應用建構主義學習觀之前,必須對建構主義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教學方法與高校力學課程教學中常用的“滿堂灌”方法存在很大差別,建構主義在應用過程中,要解決如何改變教學理念和解決配套設施問題。首先,需要通過對比建構主義環(huán)境下的教學設計和傳統(tǒng)教學,探索建立一種能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相適應的全新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體系[11]。其次,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教學環(huán)境應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平臺,要具備網(wǎng)絡化的學習場所、文本化的教材、學習共同體式的班集體等要素[12],因此需要將多媒體技術與建構主義等現(xiàn)代教學理論進行有效整合 [13]??梢?,在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應用過程中,首先需要教師樹立建構主義的理念,只有教師接受并樹立起建構主義的觀點,才能真正在教學過程中實踐建構主義。
二、建構主義學習觀在力學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優(yōu)化課程體系,加強課程綜合化改革
進行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工作,首先應該調研目前力學課程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聽課、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調研,然后對目前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再結合建構主義的基本原理,整合課程體系,構建適合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教學的配套體系。具體而言,就是充分利用現(xiàn)有條件,結合力學課程教學實驗、參觀實習和學生生活場景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在這一過程中,注意將不同的知識在整個學科體系中進行整合,使它們互相支撐、互相配合,以期在原有力學課程教學體系中,引入建構主義思想,實現(xiàn)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課題習題綜合化改革。
(二)教學內(nèi)容的動態(tài)調整與更新
教學內(nèi)容的動態(tài)調整與更新是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更新,要跟蹤專業(yè)前沿理論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對適合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內(nèi)容予以吸收,豐富教學內(nèi)容,突出課程的時代特征,使基礎理論、方法、技術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
在新內(nèi)容的引入方面,應
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而言就是創(chuàng)設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通過讓學習者在該意境中合作解決真正的問題,學習與該問題相關的科學知識,掌握
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準備一些問題,并通過合適的手段,向學生呈現(xiàn)這些問題。為了便于學生理解,這些問題一般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比如力學課程教學中的摩擦部分,可以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摩擦現(xiàn)象,如制動、摩擦生熱等,要求學生對此作出解釋。在學生解釋的基礎上,教師通過總結分析,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深入的說明,包括其中的過程、規(guī)律和機制等。
(三)改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
結合建構主義理論,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方式轉變?yōu)橐詣?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為主的方式,重視授課方法的科學性,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改變教學手段的過程中,可嘗試采用交互式教學方法。具體而言:學習是通過教學者和學習者的討論、對話進行的,教學的組織者應該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習者參與到討論中來。因此,互動式對話和交流具有關鍵作用。例如:在力偶理論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列舉砂輪、方向盤等生活中常見的受力偶作用的實物,要求學生對其受力特點進行分析,引導其對比平移運動,提煉力偶的概念,最后由教師總結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交互式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隨著教學的進行,教師要有目的地逐步提高要求,直到學生能獨立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力學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四)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建構主義理論特別重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強調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因此,應改善實踐教學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可采取小組學習的方法,即讓學生在小組或小團隊中開展學習,互相討論,共同協(xié)作,以達到某種學習目的。為了保證學習效果,這種學習小組成員要少,以便所有的人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小組內(nèi)的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某項學習任務。這種合作學習模式的關鍵在于小組成員之間應相互信任、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三、結語
本文探討了建構主義學習觀在力學課程教學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是要對建構主義學習觀有充分的認識;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創(chuàng)造有利于建構主義學習觀實踐應用的環(huán)境。同時還
分別從優(yōu)化課程設計、更新教學內(nèi)容、改善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等方面
就建構主義學習觀在力學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討論。參考文獻:
[1] 孫紅旗.基于建構主義的理論力學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9(3):188-191.
[2] 本寧,張曙紅.基于建構主義和創(chuàng)造思維理論的工程力學教學模式[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07,7(1):43-47.
[3] 陳鐵冰.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高職力學與結構教學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89-91.
[4] 馬曉寧.建構主義教學觀與物理教學原則[J].考試周刊,2010(29):157-158.
[5] 武曉雯.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統(tǒng)計學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3(23):157-158.
[6] 李秦.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與高等數(shù)學教學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5):69-72.
[7] 王曉燕,黃焱.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對物理教學的指導[J].科技信息,2008(27):540-541.
[8] 莫永華,仇雪梅,張際平.建構主義的澄清與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10(1):33-36.
[9] 馬萬華.建構主義教學觀對大學教學改革的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9(5):58-61.
[10] 劉萬倫.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及其在我國的本土化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2005,26(7):7-11.
[11] 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74-81.
[12] 趙蒙成.建構主義教學的條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2(3):72-77.
[13] 孟蘇英,王玉峰. 多媒體技術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中的應用[J]. 計算機與網(wǎng)絡.2014(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