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雨,黃亞橋
學生興趣對思想品德課影響的實證研究
——基于學生評價的視角
劉 雨,黃亞橋
學習興趣對初中生學習思想品德課具有重要影響,它不僅是學生自身導向的結果,更受制于課堂教學與質量。通過一項基于學生評價的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習興趣年級差異明顯,了解初中生思想品德課興趣現(xiàn)狀,在初中生學習興趣總體情況和學習興趣差異情況等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改進教學方式與方法、積極開展實踐課等改進策略。
初中生;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
2011年《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提出“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薄爸荚诖龠M初中學生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的進一步發(fā)展,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而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前提是培養(yǎng)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現(xiàn)實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如何?評價如何?初中生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存在哪些問題等?本文在了解城市初中生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來加以解決,從而為培養(yǎng)和提高初中生學習興趣和促進思想品德課更加具有實效性提供幫助。
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滁州市某中學初一到初三年級學生各發(fā)放問卷60份。共發(fā)放180份,回收169份,經(jīng)過篩選剔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一共148份,有效問卷率是82.22%,其中男生人數(shù)為75人,女生人數(shù)為73人。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初中生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現(xiàn)狀進行調查,參考屈政的《初中生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調查問卷》[2],并結合現(xiàn)行思想品德課教學實際情況,將問卷分為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師生關系、課堂教學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等內容。采用匿名作答的方式,讓初中生如實填寫問卷,根據(jù)答案可以了解學生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狀況。
1.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水平情況
表1 城市初中生思想品德課興趣總體情況
從上表可知,在關于學習思想品德課時的感覺的調查中認為很有趣的學生只占11.5%,比較有興趣的達到了43.9%,認為一般的也達到了35.8%,認為非??菰锏膶W生達到8.8%。從整體上來看很感興趣和非??菰锏膶W生比例比較少,比較感興趣和一般的比例較大,說明了大部分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的學習還是持以積極的心理傾向。當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與其他課程的學習興趣相比時,40.5%的學生認為思想品德課的興趣明顯小很多,37.2%的學生認為稍微小些。說明了與其他課程相比,吸引力的強度還是偏低,思想品德課的興趣水平還是處于較低水平。
2.思想品德課學習態(tài)度情況
表2 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的看法情況
表3 關于思想品德課堂秩序情況
表4 城市初中生思想品德課堂主動性的情況
表5 學生的聽課態(tài)度情況
表6 學生課堂外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時間安排情況
從上表可知,有關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方面,每次都能按時交作業(yè)和幾乎都能按時交的達到了達到87.8%,這說明大部分學生還是能夠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秩序方面,比較有秩序和十分有秩序的達到了66.9%,上課態(tài)度比較認真的達到了65.5%,但十分認真的僅占10.8%。說明大部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態(tài)度比較認真,但這種認真主要體現(xiàn)在基本能夠完成作業(yè),基本能夠遵守課堂秩序,基本能夠尊重老師的教學成果;在課堂教學主動性方面,幾乎不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達到了40.5%,一個學期有1-2次主動答問題的達到37.2%,這也可以看出學生并不主動去積極回答,課堂教學參與程度偏低。
3.師生關系情況分析
調查顯示,在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次數(shù)方面,有72.3%學生幾乎不請教老師問題,這說明學生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在有關教師印象方面,印象很好和比較好的達到了93.9%。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從而增強對老師的信任感,改善師生關系。
表7 初中生向老師請教問題情況
4.課堂教學情況分析
表9 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學方法的看法情況
從上表可知,學生認為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十分單調和比較單調的達到了51.3%,對于課堂氛圍的描述中,十分活躍僅占11.5%,認為比較活躍的達到了52%。這說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是很認可,單一的講授法雖然具有提高教師的講課效率的優(yōu)點,但很難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和學習興趣。[3]這就要求教師思考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5.理論聯(lián)系實際情況的分析
根據(jù)調查可知,認為初中思想品德課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達到2.7%,聯(lián)系很少的達到了14.2%,有聯(lián)系但不密切的達到了40.5%,十分密切的達到了42.6%。這說明思想品德課的知識與實際生活還存在差距。關于運用思想品德課的知識去思考生活中出現(xiàn)的某種問題或現(xiàn)象的問題時,6.8%學生選擇從未思考過,偶爾有1-2次達到了62.8%。這表明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也比較欠缺,難以將知識很好的融入到生活中去??赡軐е聦W生既不能在生活中去鞏固和完善所學的知識,也不能從生活經(jīng)驗中去發(fā)現(xiàn)和拓展知識,繼而導致知識掌握的不全面性,不能夠很好的理解書本上的內容,導致學習興趣的缺失。
1.性別差異
從表11可知,男生認為思想品德課非常枯燥的達到了5.4%,女生認為思想品德課枯燥的達到了3.4%,男生認為思想品德課一般的達到了17.6%,女生認為一般的達到了18.2%,男生認為思想品德課比較有趣的達到了20.9%,女生認為比較有趣的達到了23%,男生認為很有趣的達到了6.8%,女生認為很有趣的達到了4.7%。從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男生的學習興趣要略高于女生,但是從整體來看,男女生對于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的差異不大。
表11 城市初中生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性別分布狀況
2.年級差異
表12 城市初中生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年級分布狀況
從上表可知,初一年級認為思想品德課比較有趣和很有趣的達到了24.3%,初二年級認為思想品德課比較有趣和很有趣的達到了12.9%,初三年級認為思想品德課比較有趣和很有趣的達到了18.2%。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存在著年級差異。
積極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需要社會和家庭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社會應積極構建一個互幫互助、民主和諧、樂于學習與探究的社會環(huán)境。這樣就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健康成長和學習的良好空間。其次,家長構建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積極關心孩子的思想品德課方面的學習情況,隨時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和道德認知,從而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覺悟,為思想品德教育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的利用情感教材,將教材內容與豐富的時政背景和生活素材聯(lián)系起來,促使教材情感化、生活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內容,如通過講解“馬克思和恩格斯時代精神教育思想,有助于貫徹和落實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提供精神動力”[4]。同時教師還要進行適當?shù)那楦薪虒W,運用自己的語言、表情、動作來創(chuàng)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覺得思想品德課堂有意思,從而調動學習興趣。其次,教師還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善于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合理的問題情境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想要獲取知識的需求,還可以適當?shù)呐浜线\用一些多媒體設備,通過多種感官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增強教學活動的吸引力,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好的教育是親自感悟和親自體驗,因此,不要片面強調書本知識而排斥社會實踐活動。因此,學校要多組織實踐活動,學生也要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善于將理論知識與自己的直接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從而縮小思想品德課與現(xiàn)實的差距。比如說,當在講環(huán)境污染問題時,可以組織學生到污染嚴重的工廠進行實地考察,增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在講到愛國主義時,可以帶學生參觀一些烈士陵園,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不僅增強了思想品德知識的生命力和活力,從而也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保持。
“學生學習主體性是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所具有的獨立性、自覺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內在特性,它是學生主體得以確立的內在依據(jù)和根本標志”。學生首先要認識到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學科體系是一個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思想品德課與其他課程是緊密聯(lián)系的,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會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繼而會影響自身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掌握,會影響自身的學業(yè)成績和升學機會。其次要認識到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德育課程,其教育效果的好壞會影響自身的品行的發(fā)展,會影響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從而會影響自己一生的發(fā)展。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才能夠使其產(chǎn)生學習的間接興趣。
[1]蔡麗莉.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2011修訂)研討[EB/OL].http://www.doc88.com/p -0813763524223.html,2014-03-08.
[2]屈政.初中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7:4.
[3]劉雨.創(chuàng)新型教師培養(yǎng)背景下公共教育學的教學困境[J].滁州學院學報,2014(6):107.
[4]陶春麗.馬克思和恩格斯時代精神教育思想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4(3):30.
G633.2
A
1673-1794(2015)06-0134-03
劉雨,滁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師,碩士;黃亞橋,全椒第三中學(安徽 滁州239000)。
滁州學院教學研究項目(2013jyy027)
2015-08-26
責任編輯:劉海濤